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四川信息产业、中国气象事业、国家统计事业、国防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院创建于1951年,1956年改制为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升格为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由直属中国气象局划转为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直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成为第一所为二炮部队培养国防生的一般普通本科院校;2007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0年成为四川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签约共建高校,国家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2011年成为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2013年入选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学院现有航空港、龙泉、天府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固定资产14.4亿元,各类藏书249万余册;学院现有大气科学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控制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学院、信息安全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应用数学学院、光电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学院、文化艺术学院、统计学院、商学院、物流学院等17个学院,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785人,研究生1537人。
学院现有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专业领域。现有50个本科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1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院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参与学校,有8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参与专业和7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参与专业。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近116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616人,博士学位的教师267人,教授169人,副教授333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近60人次。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6名省级教学名师。
近年来,学院以需求为导向培养创新人才,以特色学科为依托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在服务社会中践行责任,在传承文化中追求卓越,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学院内涵建设,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以深入推进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为抓手,大力推进全程全员全面综合素质教育,致力为国家培养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弄高级专门人才。学院借鉴以麻省理工学院等美欧大学倡导并实施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在全院深入推进以专业建设为主线的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成为全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试点工作组副组长单位、电气组召集单位和四川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院校。学院现有4个四川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6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院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其中一等奖9项;近五年来,学生在全国重大科技竞赛中获得全国性奖励182项,其中,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连续五届获奖总数位列全国高校前七位,位列一般高校第一。据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高校毕业学生的跟踪调研,我院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以特色学科为依托,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学院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2010年成功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学院在新型气象雷达系统、中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大气辐射与卫星遥感、天气动力学与东亚季风、环境系统分析和环境监测与评价、高原动力学、信号处理、卫星通信、信息技术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些科研项目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近五年承担了国家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其他国家级项目8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3项,其他纵向科研项目339项,各类横向科研项目近1500项;共争取各级各类(含横向)科研经费总计到账3.34亿元,年均科研经费达6671万元。共获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等知识产权194项,发表论文近3700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检索论文近1000篇次,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45项。
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已任,建立广泛而有效的合作机制,大力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学院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传统优势,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将信息科技同大气科学、材料、控制、环境、管理、经济、统计等学科专业深度融合,广泛服务于制造业、电子商务、物流产业、旅游产业、三农信息化、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生物电子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气象事业、国家统计事业、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不断丰富大学文化内涵。学院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学科特点、历史文化和发展定位,将办学思想、理念和目标制度化,积极培育具有成信特色的现代大学文化体系;总结凝练出了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校训、爱心、责任、行动的校风、爱生、敬业、求实、创新的教风和尊师、好学、励志、笃行的学风;通过实施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三大建设,营造宁静优美、功能完善、文明和谐、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打造体现办学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让成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形成了文理渗透、科学人文并重的大学文化氛围。
以开放的视野、发展的眼光和战略性思维,坚持开放办学,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近年来,学院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法国第五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加拿大谢尔顿学院、泰国蓝实大学等20所大学开展教师进修访问、科学研究、学生留学等合作与交流;同汕头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40多所高校共同推进CDIO改革;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开展科研合作;同中国气象局、国家统计局等部委,四川省保密局、四川省经信委等部门,同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华云公司、Wipro等企业,成都、攀枝花等市(州)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这些交流与合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为服务社会搭建了更加良好的平台。
新时期,学院将秉承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校训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以人为本、融合开放、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的发展战略,创新求发展,开放促提升,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开放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信息工程大学,为国家战略和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航空港校区地址: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邮编:610225;电话:028-85966502;传真:028-85966503。
龙泉校区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城幸福路10号;邮编:610103;电话:028-84833333;传真:028-85966503。
网址:http://www.cui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