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版高中美术教案 洞穴摩崖壁画-查字典美术网
搜索21
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教案 > 高中美术教案 > 广西版高中美术教案 洞穴摩崖壁画

广西版高中美术教案 洞穴摩崖壁画

查字典美术网 2016-06-21

高中美术欣赏课案例

壁画—洞穴摩崖壁画

一、教

材:广西美术出版社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中学试用课本

《美术欣赏》 高一年级全一册

二、课

题:第二章

壁画

三、教学内容:洞穴摩崖壁画欣赏

四、课

时:一课时

五、教材分析:壁画这一章内容我分两个课时,一个是着重学习原始艺术的板块,一个是中西方壁画相比较的板块,本课是第一课时洞穴摩崖壁画欣赏,重点在于认识人类最早的绘画,从作品美术语言的角度和从文化的角度展开美术欣赏课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多角度”的欣赏意识和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六、教学对象:高一乡镇学生

在高中生心理及生理都趋于成熟的阶段,学生已经形成较独立的个性,各自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审美主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体验等进行联想、感受、以激起思想的火花。一般要求学生能根据所学的美术鉴赏知识,联系文学、地理、历史等人文学科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洞窟、摩崖壁画作品,着重观察和分析作品的色彩、线条、肌理、造型、构图等艺术语汇,使学生了解其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2、能力目标:以多种提问、讨论方式引导学生交流、评析和欣赏作品,体会从多角度去鉴赏艺术作品,激发美术学习的兴趣,拓展思维,培养学生鉴赏、求知、探究的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用文化比较的方法,比较中、西方不同时期的原始艺术的异同及联系,认识人类早期的原始艺术及其文化艺术价值,提高对壁画艺术的认识、欣赏能力,培养文化关怀的素养,对多元民族、文化艺术的尊重和本土文化的自豪感。

八、教学重点: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野牛图》、广西花山岩画《人物图》

九、教学难点:体会史前人类的洞穴壁画、壮族先民摩崖壁画的风格特征及表现手法,形成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十、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壁画

2、《野牛图》、《人物图》的相关图片、影像资料

十一、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讲授法、评述、讨论法为主,在学生个人审美经验基础上,结合影像、图片资料展示,引导学生比较、评析和欣赏作品。

十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步骤与教学过程实录(片段)

一、导入及初步欣赏:

1、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加强趣味性,营造轻松、开放的学习氛围为后面能自由讨论评析作品的环节做热身。

2、学生采用交替插话竞相发言的形式,教师要从七嘴八舌的聊天中捉住要点,及时以斗牛这一话题引入正题:西班牙,野牛,并展示图片,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野牛图》:

二、进一步整体感受:任何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设计聊天的话题、对话和图片、影视资料可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致,并积极参与到美术学习中,为积累审美经验打下基础。

一、创设情境导入:

1、

师生互动,聊一聊身边的壁画、西班牙斗牛的场景

生:学校文化走廊的墙上装饰有壁画,画中人物有阅读、运动的,也有象医生、科学家的……

师:很好,观察得很细致!壁画上的内容、题材都与我们身边的事、物有关,艺术家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去塑造艺术形象。请问,一提起西班牙,你们首先想到的大型活动是……

2、生:斗牛!是在电视里见过

师:斗牛士身姿矫健,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去引逗、躲避、刺杀那蛮牛,西班牙人的祖先正是凭借这敏锐的观察力,画下了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野牛,看,这头牛像不像你们见过的斗牛……画得很象吧,猜猜是多少年前的作品?

生:几百年前?几千年前?

师:距今至少有一万五千多年,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留下的遗迹,史上第一个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绘画作品。

3、生:难以想象,蛮荒时代的原始人竟然会画画,还能画出这样的画作。

师:对,这就是著名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野牛图》,和大家一样,当它被发现时,人们也不相信是原始人画的,说起来还有段有趣的故事,

二、请学生观看发现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的影视片段:1879年的一天,一位名叫马萨利诺•桑托拉的生物和历史学家,他带着4岁的女儿玛丽亚到阿尔塔米拉岩洞考察,桑托拉找到一些文物碎片,女儿则在一边玩耍。突然,传来女儿的惊叫声。桑托拉急忙放下手中的事儿来到女儿身边。原来,玛丽亚手拿蜡烛发现洞顶有一头野牛睁大眼睛正在盯着她。

……

三、通过看影视资料,学生能亲身体会《野牛图》是画在黑暗洞窟顶上的,将近2米长如真牛一般,了解到画幅的大小和特点等,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感受到作品所在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情境。

三、进一步呈现作品、感受、分析、欣赏:

这一教学环节的安排主要围绕课程目标“三维度”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设计的提问、抢答、讨论:

1、看完影视资料后,教师给出预设好的思考题和图片资料,欣赏后让学生抢答,由于之前带着好奇的心去观看,所以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发言,逐步提高欣赏、评析作品的能力。

2、引导学生围绕艺术形象、造型特征、色彩特点、艺术感受、原始壁画产生的原因等知识点去思索、议论,避免学生思维过于涣散,使教学节奏紧凑有效进行。

3、问第5个问题目的是为了过渡到观看影视资料,了解原始人狩猎的情景及产生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的“狩猎观”的理论依据, 最终达到学习原始洞穴摩崖壁画的教学目的,学会去尊重原始艺术,关怀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

三、作品评析和欣赏一.——洞窟中的瑰宝

谈谈你的观后感,为什么人们不相信这是史前人类画的,甚至认为是造假的?

1.

为什么当时的人们怀疑桑托拉的发现是个诈骗行为?

2.

画中的线条、色彩在造型上起什么作用?

3.

从哪里你可以感受到画中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4.

为什么在黑暗的洞窟顶上作画、画了多少、有多大?

5.

对“野牛”的形象你有什么体会.

6.

为什么原始人在壁画中多表现形体巨大、行动迅捷的动物,而很少表现象鸡、鸭、狗、兔这样的小动物?

(参考资料:旧石器时代晚期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

壁画:依次为1.受伤的野牛、2.野牛、3. 野牛、4.马、5. 鹿、6. 山羊

1.

这些岩画大多为彩色,主色调是赭红和黑色,也有些许紫色,色彩艳丽,动物形象逼真。野牛的形象充分显示出史前人们对于动物所具有的精熟的解剖学知识。显然,原始艺术家们对于这些动物的观察深入而且敏锐,他们不但善于使用生动有力的线条更擅长色彩与光影的处理。

2.

仔细观察,画的边缘都有线条状的刻痕,沿刻痕是黑色的线条。这让人们猜测,万余年前这洞窟里的主人是先用坚硬锋利的石器在岩石上刻出动物的轮廓,然后用黑色勾边儿,再用红色和黑色等颜料着色。

3.

考古学家们推测当时所用的“画笔”可能是苔藓类植物或是兽毛,据研究,洞窟的主人使用的颜料是用动物的脂肪和血调和天然矿物质。艳丽的色彩经久不褪。许多画巧妙利用洞顶岩石凹凸不平的自然形状画就,更显动物的自然本色。

4.

洞顶和洞壁大多是分散的动物画像,如野牛、野马、野猪、猛犸、山羊、赤鹿等,原始人刻画熟悉的动物形象,有站、有跑、有卧、有叫,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这些形态逼真而又生动的大型野牛壁画多以写实、粗犷和重彩手法表现。

5.

写实风格的《野牛图》制作时间,距今至少有一万五千多年,这幅画在绘画技巧上运用精简的轮廓和多种色彩,创作出精彩的形象:这头野牛被画在主洞的窟顶上,显然是先勾线后涂色的,色彩以赭红与黑为主,黄色和暗紫色是辅助颜色。这头站立的野牛,比例真实,肌肉丰满,尾巴翘起像在甩动,脸上表现出狂野不羁的神态。

6.

在旧石噐时代捕获到大型猎物可以解决人们长久的温饱问题,所以画下了当时狩猎的场面;此外从探究原始文化的角度考虑,也可能是一种图腾崇拜。在那个茹毛饮血的年代,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很低,原始人渴望能拥有超人的能力,征服这些梦寐以求的猛兽,原始人认为这些画可以赋予他们莫大的自信心和神奇的力量,所以原始人有选择地绘画这些动物,是原始文化的产物,也说明了原始审美意识的萌芽。

7.

总之,深藏在洞窟中的旧石器晚期的壁画,苛求形象的逼真,显然是在象征巫术祈求野兽的繁衍。所以史前艺术家在技术上不断磨练、探索与追求,其真实性使油脂彩绘的效果近似油画的写实技法,堪称是人类最早期的优秀油画作品。)

四、设疑、补充与课程拓展:

这一教学环节是本课的亮点,也是美术欣赏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

1、观看“狩猎观”影视片段,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树立学生美术欣赏的自信心,丰富美术欣赏的情境体验,拓展学生知识面。

2、观看“意象观”影视片段,这部分内容属于艺术知识拓展,旨在了解,不做深入探讨。目的为使学生明白美术鉴赏绝非天马行空胡编乱造,其观点也许先有大胆的猜想,但最终都有严谨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科学验证;其次学生从中可以体会从多种角度、多个观点欣赏艺术作品。

3、同时这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为欣赏广西花山岩画《人物图》做铺垫。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大胆进行各种设想。

四、迷一般的艺术

播放原始人狩猎情景和对意象绘画展开研究的2个影视片段,要求边看边思考:

1.

洞穴壁画的产生,除了“狩猎观”,还能有什么观点

2.

在大约七八十平方米的洞顶上,除了布满野牛、野马、野山羊和鹿等动物的绘画,还有一些远古人的手形和一些至今没能破译的符号,它们包含着什么含义呢?

图1.《手印》法国科斯凯洞窟壁画

图2.《符号》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参考资料:

一、意象美术:

(一)

意象美术作品不拘泥于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美术家的主观认识和情感渗透所占的成分要多一些。美术家在这类作品中往往采用了夸张、变形、重组等手法,或突出结构特点,不符合客观物象比例;或强调某种色彩感受改变了客观物象的色彩关系;或打破惯常的时空概念,营造出一种幻境。这类作品扩展了我们的视觉范围,丰富了我们的审美经验。

(二)

影片中展示利用科学研究,揭秘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是重现脑中想象的绘画——幻象式的意象,进入史前人类的脑部,成为平面图像的记忆,产生了平面图像的洞穴壁画,他们记录视觉影像,而不是身边的马、牛,不是仿造自然万物,而是复制脑中出现的视象

二、参考网络文章:《绘画艺术思维的象征型空间意象的表现从○维步入二维》

1、原始人完全以意象的方式将风马牛不相及的物体、幻想联系在一起,如手印、符号、野牛、野马、驯鹿等,这些活跃在原始人脑海里的表象思维,同有意识的塑造形象的欲望结合起来,并且凭借色彩、线条等造型手法表达出来,意象才能转化为艺术形象,才属于艺术思维的范畴。这是人类从表象思维到象征式绘画艺术思维的飞跃,标志着人类思维从自发走向自觉阶段。

2、原始绘画总是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其原因就是它本能的贴近现实,充满着童趣和野性的呼唤,具有着无穷的生命力。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等,是人类早期象征型绘画艺术思维的绚丽花朵。原始壁画具有如此惊人的魔力,连毕加索都自叹弗如!所以后来的许多现代派艺术家要返朴归真,那就是因为这人类童年原初艺术的魅力。)

五、自由欣赏、分析及探究型评述:

这一教学环节是本课的精彩部分,学生发言非常踊跃,我们会感受到学生的观点是那么的精彩,他们对文化、艺术有着独到的认识和见解。

1.

看图分组欣赏讨论,引导学生提出多种设想和观点,达到较好的鉴赏效果;用模仿作品中的人物动作,身体力行感悟作品中的造型特征,使本课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2.

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美术知识、艺术素养,多种学科的综合知识,在个人审美经验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想象。以明确提出问题的形式直接切入欣赏的要点,如艺术感受、画幅特点、艺术形象、造型特征等,从直观感受到逐渐丰富欣赏作品内容,使学生的联想、猜想朝着合理、正确的方向不断升华,进而达到由表及里的更高一筹的审美境界。

五、从多个角度看世界:

作品评析和欣赏二.——人物图(广西壮族花山岩画)

1.

设置疑问,激发解惑的兴趣

师:类似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符号》这样奇异的作品,在我国有没有呢?让我们跨越时空的长河,从一、两万年前回到距今2千多年前,从欧洲回到我们广西壮乡,这里同样拥有优秀的原始艺术那就是——花山岩画,它一样是一个未解之谜。艺术家、学者们一直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

师问:大家探讨古人为什么要在江边的悬崖峭壁上作画?是用什么办法画在距离江面一百多米高的峭壁上的?画中人物的动作象什么?有怎样的造型特征?他们可能在干什么?为什么而画?(展示资料)

2.

我的观点我做主:

先分组讨论,主要围绕老师提出的几点问题进行,通过观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论述本组的观点与看法,结合所了解壮族的人文、历史、地理等知识、生活体验,就以上未解之谜谈谈观后感。

3.

学生得出的结论通常有:

由于地壳运动,才出现这一奇观,也许本来就是画在山脚下,没什么稀奇。(依据源于地理,但学者们经过考证已否定了这一观点,至今这仍是个迷)

图腾崇拜 ,祭祀活动仪式。(依据源于历史、人文知识,因为壮族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青蛙,学生通过模仿动作,觉得造型特征象青蛙)

犹如练兵习武,作战会师。(通过感受画幅饱满、人物身配刀剑的特点,喜欢军事题材的同学还提出最近热播的《赤壁》就是在江边集结了众多士兵,与画中场面相似,片中还出现跳大神的情景,很像画中的动作,年代也是在东汉。)

又如狂舞欢歌,集体娱乐,庆丰收大会。(喜欢歌舞的同学,认为红褐色的壮观场面很喜庆,动作特征很像舞蹈)

机械的动作,奇异的头饰、象一个钟的器物和绘画壁画之谜让人联想到外星人(此猜想源于科学幻象)• • • • • •

(参考资料:

人物图(花山岩画) ——古代壮族艺术的瑰宝:

壮族先民骆越人的杰作:广西左江流域的宁明、龙州、崇左、扶绥、大新、天等、凭祥等县市的沿江地区都分布有摩崖壁画,共79处,这些摩崖壁画多集中在江河转弯处宽大、平整、垂直峭壁上,陆地石壁和洞穴也有少量分布,绵延200多公里,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崖壁画群,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花山崖壁画是其中规模最大的,全幅画长135米,高44米,分布在宁明县驮龙镇的明江左岸河段,临江转弯处的花山崖壁上,一般绘在离江面5一1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一些高的离地面达120米,画满了各种呈土红色的人像和物像的图画,非常宏伟壮观。朱红色人物1800多个;最大的高达3米,最小的仅0.3米,间有少量兽类和器具,规模宏大,内容十分丰富,似是作战会师、庆祝大会或集体娱乐等场面。据专家考证,这些崖壁画绘制于战国早期至东汉之间,这些画面可能是壮族先民通过图腾崇拜以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是一场祭祀活动仪式的记录,是巫术文化的遗迹。

现存图像包括人物、动物和器物3类,以人物为主。人物只画出头、颈、躯体和四肢,无五官等细部。基本造型分正身和侧身两种。正身人像形体高大,最大的高达2米以上,皆双臂向两侧平伸,曲肘上举,双腿叉开成立马式,屈膝半蹲,腰间横佩长刀或长剑。侧身人像数量众多,形体较小,多为双臂自胸前伸出上举,双腿前迈,面向一侧,两腿微蹲作跳跃状。既像练兵习武,又如狂舞欢歌。

花山岩画动物图像主要是狗,皆侧向,作小跑状。器物图像主要有刀、剑、铜鼓、铜羊角钮钟。刀、剑一般佩带在正身人腰部。铜鼓数量多,只画出鼓面,有的鼓面中心有芒,个别鼓面侧边有耳。

这些图像在画面上交错并存,组合成一个个单元,排满整幅画面。典型的组合是:以一个高大魁伟、身佩刀剑的正身人为中心,脚下有一狗,胯下或身旁置一面或数面铜鼓,四周或左右两侧有众多的形体矮小的侧身人。体现了古代壮族人民的独特审美情趣和高超的艺术水准。充分体现了古代壮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绘画颜料可能是赭红色的赤铁矿粉,用动物脂肪稀释调匀,用草把或鸟羽直接刷绘在天然崖壁上。画法采用单一色块平涂法,只表现所画对象的外部轮廓,没有细部描绘。风格古朴,笔调粗犷,场面十分壮观。令人称奇的是,经历了如此久远年代的风吹日晒雨淋,壁画那赭红色的颜色仍然非常鲜艳,不知先民们是用什么颜料画的?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如斧劈刀削般、高耸险峻的崖壁上,这些图像是怎么画上去的?花山壁画所表现的内容和主题是什么?花山崖壁画成画年代尚未定论,但据历史学家考察,至少在xx年以前;在花山崖壁画群附近的(扶绥县城对岸)贝丘遗址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是否与花山壁画有直接联系?是壁画作者留下的还是他们的先祖?这许许多多的问号都成了千古之谜。一个个谜一样的问题,吸引着无数的学者和游人去思考,去探索。)

六、评价:

以两幅作品相比较的方法,通过中国和外国的洞穴摩崖壁画比较,让学生来了解各民族作品的风格特点,能掌握重点知识,了解洞穴摩崖壁画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六、小结:就以下几点总结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与花山岩画的异同: 1.绘制地点、绘画题材;2. 色彩特点、造型特征;3. 绘画方式、手段

总结:壁画是人类最早的独立绘画形式。现存史前遗迹欧洲、亚洲都有发现。最早的距今约 2、3万年。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是1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留下的遗迹,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瑰宝。1985年,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遗产名录。

中国近年发现摩崖壁画已有数十处,有的被断定为新石器时代。花山崖壁画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崖壁画群,不仅在广西,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从中不仅看到壮族先民的绘画艺术成就,同时还看到古代壮族人生活的丰富内容和勇敢奋斗精神,难怪人们说花山崖壁画这壮族古代艺术可与敦煌壁画相媲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明珠。

十三、教学反思与回顾:

新课改在我市各校积极实施,我校使用的美术欣赏教材是1995年编订发行沿用至今的,非新课改教材,但只要能贯彻落实课改精神,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艺术素养,合理研究、利用原有教材、灵活整合教材,我认为一样能上出精彩的课来。本课在做一个积极的课改尝试:我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每节课的授课需要,拓展与之相关的知识,教学中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情感、个人审美倾向,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欣赏环境,这个课例在实际教学中收到理想的效果:

本课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比较的方法,大胆设想,用探究的眼光看待艺术作品,从学生的热烈争论中老师也会从中得到许多启发和感悟:譬如在欣赏人类最早发现的洞窟壁画——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壁画时,教师在课件中展示了原始洞窟壁画作品,欣赏了原始人狩猎的视频片段,和人类怎样因意向产生原始艺术绘画的视频资料,从表情可以看出,所有学生都感到很新奇,欣赏的热情非常高。当老师提出一连串目的明确的问题,如:“花山岩画画在距离江面一百多米高,在如斧劈刀削般、高耸险峻的崖壁上,这些图像是怎么画上去的?为什么而画?象什么?他们在做什么?”等,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围绕主题,做到教学的收放自如。

开放的课堂教学可以避免教师的一言堂,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和设疑设问,带给学生较强烈新颖的刺激,再放开束缚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可以说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是学生美术教育的普及过程,也是美术鉴赏力的提高过程。学生五花八门的结论,教师都给予肯定和鼓励,容许这种合情理的肆意想像和多角度的任意观点,这对作品的鉴赏是很有帮助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变换提问、讨论、交流的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造自由宽松,趣味盎然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审美感受得到升华。

为了适应乡镇学校的教学环境,我把文字、图像、影视资料课件自制成vcd,以便于在只有碟机和电视机的教室播放。课中把艺术与地理、历史、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等纵横联接,与多功能型的美术鉴赏课件紧密配合,在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学生通过接触丰富的图像资料、鉴赏评析的过程和课件快速链接多种知识结构,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审美体验和教学效果。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广西版高中美术教案 洞穴摩崖壁画"相关的文章

热门高中美术教案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