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格列柯:给画布以生命-查字典美术网
搜索21
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视点 > 埃尔·格列柯:给画布以生命

埃尔·格列柯:给画布以生命

查字典美术网 2013-01-29

剥去基督的外衣(油画) 285×173厘米 埃尔·格列柯 1577-1579年 托莱多大教堂圣具室藏 约1541年,多米尼柯·狄奥托科普洛出生于克里特岛,他学习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意大利度过的,但他梦想获得更大的成功,于36岁时移居到西班牙当时的首都托莱多,直到去世他一直生活在那里。在今天,他仍然作为西班牙具有代表性的画家而广为人知,而他的通称“埃尔·格列柯”的本义却是“希腊人”。 埃尔·格列柯在托莱多生活了大半生,可以说他的所有重要作品都是在那里诞生的。他定居于这座城市也许是偶然的,但事实上,托莱多对他艺术才能的展示是最理想的地方。因此,在西班牙大部分地区因饥馑和瘟疫导致经济萧条的年代,繁荣的托莱多没有像其他城市那样受到损害。 埃尔·格列柯的作品像个多棱镜,曲折地反映了西班牙16世纪下半叶动荡的社会和没落贵族的精神危机。他在西班牙前期的作品还保留有意大利的风格,气氛比较宁静,色彩典雅、明快。之后,他想借《莫里斯的殉教》跻身西班牙宫廷画家,但并未得到皇室的赏识,从此安心住在托莱多再无妄想。格列柯是个在思想上充满矛盾的画家,作品中经常反映出苦闷、沉思、怀疑、不安的情调。这位怀才不遇的画家厌恶西班牙的上层社会,但又无法走出贵族的生活圈,一生在半封闭的状态中度过,把他在阴暗画室中的冥想带到了画布上。 《剥去基督的外衣》是格列柯到西班牙后创作的第二件重要的作品。基督在受磔刑之前被剥去外衣这一主题在美术作品中并不多见,但对于悬挂这幅绘画的场所——托莱多大教堂的圣具室(存放神职人员法衣的场所)却再合适不过了。格列柯在1577年夏着手创作这幅作品,直到1579年的春天才完成。 关于该作品预付款的文件(1577年7月2日)告诉我们,当时西班牙的支付体制是何等的奇特。在制作期间,作为定金先支付小额的费用,最终价格要在绘画完成之后才能决定。价格的商定在画家指定的核定人和订件者之间进行,无法达成一致的时候则请调解人。格列柯的代理人开出了900杜卡德(中世纪的货币单位)的价格。为了压低价格,大教堂的专家们指出了绘画中的错误——背景中的几个头部出现在基督头部之上;绘画中描绘了圣母玛利亚及其随从,但圣经中并没有提到她们的存在。格列柯固执己见,并没有进行改动,结果他只得到了317杜卡德(一说为350杜卡德),而且酬金是过了很久才分期支付的。 这幅作品构图饱满且人物众多,呈现出一种骚动不安的气氛。图中,基督在周围的群众中十分突出,一是因为鲜艳夺目的衣服色彩,二是由于他痛切而崇高的表情。在基督的身后,有两位将同他一起被钉死的罪人,他们痛苦地张着嘴。身穿甲胄、表情严肃、陷入沉思的男子站在基督的右侧,他被视为罗马军队的百人队长。据福音讲,他在基督死去的时候说道:“这个人的确是神的孩子。”传说,这位百人队长以朗吉努斯的名字改信基督教并殉教。在近景的左侧画有圣母玛利亚和两位随从,她们满脸恐怖、紧闭双唇,注视着为将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做准备的一位行刑者。 除了宗教题材,格列柯的肖像画也值得关注。他是一位传神写照的能手,尤擅长通过描绘眼和手去深入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心灵世界。《尼·德·格瓦拉》(又名《红衣主教肖像》)是格列柯最具代表性的肖像画,画家在创作上注重表现人物特有的个性和他的职业特征,通过画面,无需文字解释就能推断出人物的特殊地位。 格列柯的一系列作品中对于复杂情绪的表现,都是他当时心境的反映。格列柯用他那双悲剧的眼睛注视着现实,正如美术史论家芬克斯坦所说:“在埃尔·格列柯看来,周围的整个世界在崩溃。”他的墓志上这样写道:“他用笔给木头以灵魂,给画布以生命。”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埃尔·格列柯:给画布以生命"相关的文章

热门美术视点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