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1册全册教案(新苏少版)-查字典美术网
搜索21
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教案 > 小学美术教案 > 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1册全册教案(新苏少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1册全册教案(新苏少版)

查字典美术网 2016-10-26

苏教版六年级第11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我种的植物

教材分析:

《我种的植物》是本册教材的第1课,属“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人类和植物共同拥有一个地球,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植物。本单元从《我种的植物》开始,沿《蔬菜》、《买菜》、《蔬菜的联想》等一系列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逐步展开。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及植物生长的基本常识,也有了一些观察的经历或种植的体验。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关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把植物主要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和最美丽、最丰硕的时期画下来,也可以用连续的形式表现植物的生长过程。这是一堂想像画创作课。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立足生活,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环境,熟悉了解植物及植物的种植过程。

2、操作目标:通过观察植物或回忆自己种植的体验,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夸张、对比、省略、添加),尝试用不同的画笔纸材,以单幅或连环画的形式表现植物的形态特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及保护环境的意识。用艺术再现自己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培养其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感知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学习运用夸张、对比、省略、添加等表现手法使用自己熟悉的工具材料;运用自己熟悉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突出主题,处理好画面的主次关系,描绘出感受最深的植物形象,构思创作出创意独特的画面。

课前准备:

教具:学生作品、植物图片若干。

学具:水粉颜料、油画棒等绘画材料。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一棵树,让学生判断这是一棵大树还是小树?由于没有比较,学生的答案可能有两种,教师此时在树下画一个人,人画得很小,学生会一致回答这是一棵大树。(板书:对比手法。)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种表现手法,下面我们还要学习其他几种表现手法来创作《我种的植物》。

板书课题:《我种的植物》。

二、启发谈话:

1、你亲手种过植物吗?谈谈你种植物的经历和发生的趣事。

2、你知道植物的分类吗?你知道哪些植物?

3、你喜欢哪些植物?是因为它的形状,它的色彩,还是其他原因?

4、请你讲讲植物生长的几个阶段。

5、你有哪些种植经验?a、种植的季节?b、施肥、捉虫的技巧?

三、欣赏分析:

前面我们认识了对比手法,还有一些表现手法,我们同龄的孩子,甚至比我们还小的同学也会运用了,你们瞧:

1、《顶破房顶的西红柿》(封二) 父子俩在玻璃温室里种了一棵西红柿,长啊,长啊,越长越大,长得比人还大;越长越高,长得比房子还高。终于,西红柿顶破玻璃房顶,伸向天空。(板书:夸张手法。)

2、《我家的瓜果树》 这是一幅八岁小朋友的作品。画面主体是一棵巨大的树,树上挂满了各种瓜果,树下小朋友运用先进的机器在收获这些瓜果。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树,小作者在树上添加了各种瓜果。(板书:添加手法。)这是我们孩子的美好想象,这样的大胆想象值得提倡。

3、《瓜果园》 这位同学的想象更奇特,他种的瓜真大啊!可以让许多小朋友来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既大胆地发挥了想象,又运用了夸张、对比手法。

4、《我们的蔬菜克隆所》 这位同学把先进的克隆技术运用到的自己的画面中,看!他们克隆的蔬菜不仅外观美、产量高,好像味道也不错哦!

5、《我种的扁豆人云端》(封二) “我”种的扁豆只有豆荚和藤,没有叶。(板书:省略手法。)省略无关紧要的内容。豆荚又多又大,一页豆荚和“我”差不多大,藤又粗又长,都跑到云端里去了。“我”爬到藤上摘扁豆,因为爬得太高,妈妈担心地喊:“孩子小心呐!”这里也综合运用了夸张、对比和省略手法。

请同学们欣赏分析封二和第—页上其余几幅学生作品。

四、探讨方法:

1、构思创意。

有种植经历的同学可以选择有意义、有趣味的情节表现。没有种植经历的同学也可以依据在电视、画刊上看过的植物图片或生活中接触过的植物进行大胆想象,可以夸大植物的果实、花叶、藤蔓,运用对比手法,缩小“我”的比例,从而衬托出植物的丰收。

2、表现形式。

可以画一幅植物最丰硕、最美好的时刻,也可以画一个连续的画面,表现植物的生长过程。

3、选择材料。

我们学过很多画种。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材料有哪些?都画些什么画?

a、彩色水笔画b、色卡纸油画棒画c、蜡笔水彩画d、粉印版画e、彩墨画f、彩色铅笔画

我们知道每—种材料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有的适合画精致的细节,而有的适合画粗犷的画面。构思、构图时要考虑到绘画材料的选择。

五、实践操作:

创作一幅《我种的植物》,这是一个关于“我”和“植物”的命题,创作时别忘了“我”哦!

(出示花草、树木、蔬菜、水果等植物图片供学生参考。)

六、展示讲评:

1、自评:①谈自己的构思创意,如是否创意独特、想象奇妙?

②评自己画面主体是否突出造型是否有趣,色彩是否丰富?

2、互评:①我最欣赏的是谁的作品,为什么欣赏?

②我要向别人学习哪些长处?

③我认为哪些同学的作品需要改进,怎样改进会更加完美?

3、师评:肯定学生的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希望。

七、拓展延伸。

植物的果实可以食用,花叶可以观赏,很多植物的根、叶、花还是治病的良药。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不是离不开植物呀?我们还有很多未知的植物方面的知识,同学们课后可以向爸爸妈妈请教,也可以到图书馆查阅,家里能上网的同学可以在网上查找。生活中,我们还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保护环境、净化空气。了解常识,例如防止沙尘暴的侵袭最好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等等。教师介绍多种植物生长的过程图片,提示学生注意其形态、色彩特征。

第二课 蔬菜(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第课的学习为本课做了铺垫。本课是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在自己身边发现美、表现美。青菜、萝卜、南瓜……各种蔬菜都可以入画。菜地里带露珠的蔬菜,菜场上鲜亮的蔬菜,妈妈菜篮里的蔬菜……都可以在我们的画笔下,呈现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有关蔬菜的知识,熟悉常见蔬菜的形态、色彩与质感。

2、学习运用喜欢的绘画方式表现蔬菜,掌握蔬菜的表现方法。

3、通过造型表现,发现蔬菜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知道要爱惜蔬菜,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习内容:

让学生通过欣赏蔬菜的图片和对蔬菜实物的观察,了解蔬菜的造型特点,学会观察,细心体会,发现蔬菜的美,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描绘蔬菜。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蔬菜的形状、色彩以及质感,学习用线条、色彩描绘蔬菜。

教学难点:

如何准确表现出不同蔬菜的形状、色彩和质感。

课前准备:

教具:有关蔬菜的精美图片,绘画大师作品,学生作品,有关蔬菜的资料,绘画工具等。

学具:绘画工具,多种蔬菜实物。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欣赏蔬菜的精美图片。

2、学生谈话交流。

a、图中的哪些蔬菜是你平时喜爱吃的?

b、在我们家乡,还可以吃到哪些蔬菜?

c、谁能说一说多吃蔬菜有什么好处?

3、老师小结:

蔬菜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营养食物。教育学生要爱惜蔬菜,多吃蔬菜。(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式告知学生几种在我们家乡常见的蔬菜所含的丰富营养物质。)

二、引导探究:

1、观察体验。

让学生取出课前准备的各种蔬菜。

①、通过观察发现蔬菜的外形特征。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大致分类:

a、种子、果实类——如:四季豆、毛豆、豌豆、南瓜、黄瓜、茄子、辣椒、番茄等。

b、茎、叶类——莴苣、茭白、青菜、菠菜、芹菜、韭菜、葱、洋葱等。

c、根类——萝卜、胡萝卜、藕、土豆、山药等。

②观察比较各种蔬菜的颜色。

游戏:根据蔬菜不同颜色大致分类。比一比哪组分得又快又准确。

(绿色、红色、白色、黄色、其他。)

③体验各种蔬菜的质感。

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摸一摸不同蔬菜,再说一说体验到的不同质感。

2、欣赏作品:

组织学生欣赏教师准备的绘画作品,有大师作品、学生作品。

引导学生交流绘画作品中蔬菜的形状、颜色以及质感,在大师和小画家们画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学生自主探讨。

3、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描绘蔬菜,引导学生观察,总结作画步骤以及注意点。

a、构图。(选择一种或几种蔬菜作为表现对象,进行合理安排。)

b、用线描绘。(注意用线条的疏密轻重变化表现不同的质感、形状。)

c、着色。(用色要明快又有层次,做到既丰富又统一。)

三、自主练习:

1、可以直接描绘摆在面前的不同蔬菜。

2、可以激励学生自由选择表现对象,如在自己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蔬菜:

菜地里带露的蔬菜;菜场上鲜亮的蔬菜;妈妈菜篮里的蔬菜……

3、自由选择绘画表现形式:如线描、铅笔淡彩、水彩、水粉画、油画棒画等。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四、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绘画作品,并说说自己所画的蔬菜特征以及作画感受。相互观摩、让学生推荐好的作品进行评价,表扬构图新颖、表现力强的学生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绘画热情。

五、小结拓展: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工具材料综合表现蔬菜。

多观察生活,发现美,创造美。

第三课 水墨画蔬菜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围绕自然、生活展开,教材分别展示了青菜、萝卜、南瓜、藕四种蔬菜的绘画作品,并且有单种蔬菜(不同品种)、两种蔬菜、一种蔬菜整体和局部等不同的组合构图形式,引导学生对比赏析画家作品中墨线、墨块、色块用笔的不同、构图的不同以及墨色枯湿浓淡的变化,进而了解到可以用不同的笔墨和构图来表现生活中常见的蔬菜,简练的笔法、熟练的技巧、恰当地控制水分,可以描绘出蔬菜的形状和色彩,表现出它满含水分的滋润和鲜嫩,感受画面中洋溢着的对朴素生活的赞美之情!学生可以写生也可以临摹或改画一幅以蔬菜为题材的水墨画,通过学习绘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的能力,培养热爱朴素生活的情感。

教学方式、手段:

1. 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以尝试、研究的形式开展教学。

2. 通过微视频的运用,开展自主学习模式,变革课堂学习方式。

3. 多给学生比较、观察大师和优秀学生作品的时间和机会,积极开展探究、讨论和交流,提升审美水平。

4.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地、个性化地学习。

5. 灵活应用影像、范画、视频、游戏、音乐等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准备:中国画材料(颜料、墨汁等)、课件、教室布置:优秀学生水墨画蔬菜作品、大师水墨画蔬菜照片。

学生准备:中国画材料(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等)、喜爱的蔬菜及盘子、篮子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比较、感受、分析、了解不同画家水墨画蔬菜作品中用笔、用墨、构图的不同及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蔬菜特征,巧妙组合构图,可以写生、临摹、改画,用合适的笔墨画出蔬菜的形状、色彩、质感和生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水墨画蔬菜滋润、鲜嫩的美感,满纸清芬和特有的水墨韵味,激发学生对蔬菜和朴素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如何抓住蔬菜特征,巧妙组合构图,用合适的笔墨,注意水分和时机,画出蔬菜的形状、色彩、质感和生机。

教学难点:如何用合适的笔墨、恰当的水分、巧妙的构图表现出菜园瓜地的滋润、粘泥带露的鲜嫩,表现出蔬菜的生机和对朴素生活的赞美。

教学设计:

一、尝试表现 探究水墨味

1. 我们有句俗语“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那今天你带你喜爱的蔬菜了吗?摆在桌子中间吧!让我们了解一下身边同学的口味,有的同学爱吃的蔬菜有好几种呢!上节课我们学习过画蔬菜,今天我们还是来画蔬菜,不同是用水墨来画!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来画!

板书课题:水墨画蔬菜

2. 前面《蔬菜》一课,让我们对不同蔬菜的形状、色彩、质感都有了解,看上去蔬菜好像不是太难的表现对象,你敢不敢来挑战一下,尝试用水墨工具来画一下你喜爱的蔬菜?我们知道毛笔是最有趣的工具,可以画不同的墨点、墨线、墨块,墨色有焦、重、浓、淡、轻,还能画出干湿、浓淡不同的变化。赶快来试一试吧

贴绘画形式板书:墨点、墨线、墨块 干、湿、浓、淡

3. 学生尝试作业

水墨游戏挑战要求:

用合适的墨点、墨线、墨块来尝试画喜爱的蔬菜,可以画一样、也可以画几样。

4. 评点学生尝试作业

为什么我们画得不如人意,一起来找找原因吧?

这位同学说他画的是——你们觉得像不像?哪里不像?为什么?

有的同学画的都是黑黑的墨块,画面缺少水墨画特有的感觉。

有的同学画得像,可是好像画面还少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既帮助学生选择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为下面理解不同画家的水墨画蔬菜的不同艺术特色做了铺垫。水墨游戏的练习,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用笔、用墨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水墨来画蔬菜,给学生充分尝试体验的机会,发现学生对于蔬菜的形状、色彩、质感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差异。

二、走进经典 感受水墨韵

1. 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去看看经典的水墨画蔬菜吧!先来看看最平常的青菜题材的水墨画吧!

他们是用怎样的笔墨表现蔬菜的形状、色彩和质感的?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其中的奥秘。

2. 对比分析四张水墨画青菜的作品,看大师画了怎样的青菜,怎样画的,还画了什么?

蒲华、齐白石、石涛、张大千的青菜,请学生重点比较赏析不同画家画青菜的不同用笔、用墨方法,作品中墨线、墨块和色块的对比,以及用墨枯湿浓淡的变化。

将真实照片与水墨画对照,再对比不同画家作品,看是否都抓住了形状特征,再看各用什么笔法、墨色,蒲华和齐白石主要用大笔调浓淡变化的墨块、色块的方法,画出叶子的部分,用墨线画菜棒子和叶脉,墨线、墨块综合使用,石涛是用浓淡变化的墨色画菜叶,空出白色的菜帮子和叶脉,张大千是用大笔泼墨豪放地画菜叶。石涛画的是长在菜地里的青菜,张大千、蒲华、齐白石画的都是采摘下来的青菜,但摆放位置不同,并且分别加了不同的数量的萝卜、辣椒来组合画面。

板书:画出 形状 特征

设计意图:大师水墨画青菜的经典之作让学生开阔了眼界,感受水墨画强大独特的表现力。作品的对比分析让学生知道同一种蔬菜可以用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还可以组合其他不同的蔬菜来表现,打开学生创作水墨画蔬菜的思路,避免局限,帮助学生学习表现水墨表现蔬菜的方法。

三、视频演示 学习水墨法

1. 重点研究蒲华和齐白石的青菜,这样水灵灵的感觉是怎样表现的呢?

教师微视频展示青菜叶子的画法,叶子的滋润要通过饱含水分的墨色或颜色来体现,让水、墨、色在纸上有自然渗透的效果。叶子上的叶脉是用浓墨中锋勾线,视频中对比立刻勾线的效果,化作一团,没有线,感觉“烂”掉了;对比叶子墨色颜色全部干透了再勾的线僵硬死板,像是放了很多天干瘪不新鲜的蔬菜;只有等下面的叶子墨色半干半湿的情况下再勾叶脉,可以等一下先画其他的东西,也可以用吸水纸吸或用手的温度去捂一捂,勾线时的速度力度也可以控制线条的粗细和出墨的程度,这样画出来微微化开的线条融合在叶片上,展现出青菜新鲜、滋润的感觉。简单演示石涛的菜叶和张大千的菜叶的画法,石涛的青菜是长在地里的,他是用碎笔来画,空出青菜的叶脉,透亮的叶脉让人更觉菜园瓜地的滋润。张大千的则是大笔泼墨十分豪放,但墨色也十分滋润。

板书:滋润

2. 在水墨画时,如何安排画面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看这蒲华的青菜画好了,他是怎样构图的呢?一起来看动画吧!

板书:巧构图

设计意图:微视频的播放,更进一步理解感受画家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并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水墨画蔬菜如何画出菜园瓜地的滋润,在注意蔬菜形状特征的基础上抓住用笔水分,墨色变化,墨线、墨块组合的最佳时机。用一个动画的演示,让学生了解画家是如何经营布局画面的,掌握水墨画蔬菜的构图方法。

四、走近大师 感受水墨美

1.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现在让我们走近恽寿平、虚谷、牧谿、齐白石等大师,看看他们笔下的萝卜,又有怎样的水墨美感呢?

对比不同画家画萝卜的用笔用墨方法,关注画面中萝卜的种类和数量及萝卜的组合,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萝卜如何做到纵横交叉、叠压、掩映体现聚散、高低、前后、轻重的关系。

2. 点出各种萝卜的真实照片,分析是否抓住不同萝卜的形状特征和色泽,关注不同画家如何注意表现蔬菜质体的鲜嫩,着意表现它的满含水分,富有色、香、味、形的引人入胜的特质,以及画面中朴素的生活情趣。

板书:色彩 显生机

3. 微视频演示金农的萝卜画法,重点让学生感受颜色的运用,学习表现萝卜的色泽和鲜嫩的感觉,以及如何在颜色未干时用略枯的线条表现萝卜表面略有凹凸的横条的质感。

板书:鲜嫩 质感

4. 其实爱画蔬菜的画家还有很多,一起来看一下,明代沈周画的青菜、清代的罗聘画的藕,虚谷画的青蒜、现代陈衡恪画的南瓜,各有各的精彩!

5. 小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大师们不仅有不同的所爱的蔬菜,也有不同的所爱的笔法、墨法和构图,但大师们都抓住了蔬菜的特征,注意发挥笔和墨的表现力,画出了蔬菜的形状、色彩、质感和生机,画出了瓜园菜地的滋润,画出了粘泥带露的鲜嫩、画出了对朴素生活的赞美,画出了水墨的感觉,画出了满纸的清芬。

板书:清芬 感觉

设计意图:微视频演示色块和墨线结合表现的方法,更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本课的教学难点,水墨画蔬菜如何画出粘泥带露的鲜嫩,在注意蔬菜形状特征的基础上抓住用笔水分、颜色变化、墨线、色块组合的最佳时机的把握。通过对四位画家萝卜数量、种类、组合的不同,理解不同画家是如何经营布局画面的,掌握水墨画蔬菜的不同构图方法。

五、品位生作 理解个性美

1. 看过许多大师的作品,看过各种的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那我们能不能用水墨来画蔬菜呢?能不能画好呢?来看看同龄人的作品吧! 展示书中作品茄子、冬瓜和萝卜。

2. 小结:他们的画,有的是临摹画家的作品,如茄子;有的是写生,如冬瓜;有的是改画,如萝卜,把不同画家画的萝卜组合成一个长长的横卷。他们用笔爽快、水墨淋漓,寥寥数笔,生动形象,画出了蔬菜的新鲜和生机。

3. 你有信心用水墨画出你最喜爱的蔬菜吗?看他们画的萝卜各不相同,给我们完全不同的感受,用了不同的笔墨表现方法,表达他们各自的真实感受!记住画画一定是表达自己的感受,选择合适的水墨语言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表达你对蔬菜的认识和情感!今天画蔬菜尤其要画出满纸的清芬,满纸的生机蓬勃。

设计意图:引导分析再次让学生明确可以改画、可以临摹、可以写生,但要想画好水墨画蔬菜,要抓住特征,大胆用笔,注意时机,巧妙发挥笔和墨的表现力画出蔬菜的色、香、味、形的特质,要画出生机勃勃的感觉,更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水墨画蔬菜特有的美感和韵味。学生的作品欣赏则进一步激励学生水墨画蔬菜的信心。

六、实践创作 表现自我美

同学们一定跃跃欲试了,来看——

作业内容:

(1)用水墨画你喜爱的蔬菜。

(2)最好是写生(用桌子中间的蔬菜),也可以临摹或改画画家的作品。

作业要求:

(1)画出蔬菜的形状、色彩、质感的特征。

(2)注意墨线和墨块、色块的结合和时机把握。

(3)画出蔬菜的滋润和鲜嫩,画出生机勃勃的感觉。

课件展示创作要求固定,大师和优秀学生作品的一张张活动播放,添加背景音乐,强调创作时间,音乐停,就停。

(配乐MV,真实照片、大师作品、优秀学生作品的组合)

学生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表现自己最喜爱的蔬菜,在此期间,固定创作提示,循环播放优秀学生作品和大师作品,给学生必要的参考,背景音乐即作为时间的提示,又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美的音乐中表现自我对喜爱的蔬菜的美的认识,表达对朴素生活的赞美之情。

七、欣赏评价 评价独特美

1. 音乐停,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吧!这里有个水墨菜园子,看看谁画的水墨蔬菜最滋润?最鲜嫩?

2. 说说你最喜爱哪一幅水墨画蔬菜的作品?觉得哪一幅最有生机?为什么?也可以介绍自己画的蔬菜。提示可以从创作要求上来评价!

出示评价提示:

造型美 画出了蔬菜的形状、质感、色彩特征,有形有色。

笔墨美 准确把握墨线、墨块、色块的水分和结合的时机,画出了蔬菜的滋润和鲜嫩,有笔有墨。

构图美 蔬菜的组合布列得当,物体间注意叠压、掩映,体现聚散、高低、前后、轻重的关系,有主有宾,有变化有统一。

自评、互评、师评。

发现每一幅作品的独特之处和自我表达的成分,帮助学生加深对水墨画的认识和画蔬菜需注意的地方,形成正确的水墨画审美态度。

还可以拿学生第一次尝试画的水墨画蔬菜和这一次的作品进行对比,找找自己的进步。

设计意图:水墨画课的展评真的就像一个小画展,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激励了学生学习水墨的热情,自评、互评、师评,帮助学生提高了对水墨画蔬菜的欣赏能力,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中国水墨画的热爱。

八、总结拓展 拓展包容美

1. 今天我们学习了水墨画蔬菜,发现“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仅反映在画面的题材内容上,更反映在不同画家所擅长喜欢的用笔用墨和构图方法上。同学们抓住特征,运用合适的笔墨,大胆表现,画得都很好,画出了自己对这一种蔬菜的感受。日常蔬果题材,在清代扬州画派画家开发以后,逐渐成为市民画家最爱画的题材,但是把这一题材表现到极致的画家,你们猜猜是谁呢?

2. 对,是齐白石,他因为有农村贫苦生活的经验,他把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意义画进他的作品,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民间的活泼精神。画蔬菜,首先要热爱蔬菜、要用劳动人民的眼光和态度来对待蔬果,白石老人说:“没种过白菜。对他不认识,是画不好白菜的。”我想同学们也许不一定都能去种菜,但要画好蔬菜,我们应当好好体会这句话,认真观察、认识它、熟悉它,用自己理解的笔墨把它表现出来。

3. 今天学习水墨画蔬菜,还让老师想到风靡一时的一个节目,叫《舌尖上的中国》,这些鲜嫩、朴素的蔬菜如何成为我们餐桌上的美食的呢?是农民到地里采摘,再去市场售卖,我们就能得到新鲜的食材来做健康的美食,下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买菜》,请同学们一起抽空在周末陪妈妈去一趟菜市场买菜,仔细观察感受。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让学生理解水墨画蔬菜可以有各种自己喜爱的个性表达;用齐白石的经历和话语,培养学生热爱朴素生活的情感;用“舌尖上的中国”话题引入买菜,布置回家观察体验的学习活动,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铺垫。

九、板书设计:

作业要求:

第一次作业:

用合适的墨点、墨线、墨块来尝试画喜爱的蔬菜,可以画一样,也可以画几样。

第二次作业:

作业内容:

(1)用水墨画你喜爱的蔬菜。

(2)最好是写生(用桌子中间的蔬菜),也可以临摹或改画画家的作品。

作业要求:

(1)画出蔬菜的形状、色彩、质感的特征。

(2)注意墨线和墨块、色块的结合和时机把握。

(3)画出蔬菜的滋润和鲜嫩,画出生机勃勃的感觉。

教与学评价:

造型美 画出了蔬菜的形状、质感、色彩特征,有形有色。

笔墨美 准确把握墨线与墨块、色块的水分和结合的时机,画出蔬菜的滋润和鲜嫩,有笔有墨。

构图美 蔬菜的组合布列得当,物体间注意叠压、掩映,体现聚散、高低、前后、轻重的关系,有主有宾、有变化有统一。

第四课 买 菜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从我们最熟悉、最常见的生活中提取的教学内容,但现在的孩刊]不一定都熟悉这个每天每个家庭都得干的家务事。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学生在家是独生子女,很少到菜场去感受那热闹的气氛,很少听到小商小贩们各具特色的叫卖声,很少看到摩肩接踵的顾客争着挑选新鲜蔬菜的情景。如何上好这节课?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小小菜市场”的情境,让他们试着走进生活,去观察,去体会,去感悟,以弥补生活经验的不足。让课程真正地为他们服务,让他们把生活中有滋有味的画面能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菜场买菜和卖菜的一些常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2)操作目标:学会合理使用各种废旧材料,创作出生动、精彩、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菜场的热闹气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感恩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画速写收集素材,通过仔细观察后能默画一些买菜卖菜的“特写镜头”。

教学难点:

画面线条疏密的处理,各种废旧材料合理的运用,原汁原味地表现生活。

课时建议: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相关图片资料、色纸、废旧材料及彩色铅笔、水粉色、电子秤和手秤各一个。

学生准备:带一些自己喜欢的菜;色纸、各种废旧材料及彩色铅笔、水粉色。

教学过程:

1.录像导入

让学生观看早晨菜农进城,他们熟练地在摊位上摆菜整理,买卖的各种喧嚷……画面上又出现了拎着菜篮的大爷和大妈们,他们精神抖擞地走到菜摊前,熟练地挑选着新鲜的蔬菜,大声地和小商小贩们讨价还价……教师此时问学生看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买菜。(板书:买菜)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生活,体验买菜的乐趣。

2.启发谈话

(1)你刚才看到了哪些蔬菜?说说这些蔬菜名称及味道,它们有哪些营养价值?你还看到了哪些荤菜?你喜欢你爸妈买什么菜?

(2)淋观察到菜场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的?摊位是怎样分布的?去买菜的主要是一些什么年龄段的人?买菜的人和卖菜的人表情、神态怎样?有哪些动作?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3)平时有没有跟家长去过菜场?去过的同学请讲讲有什么体验和感受?

3.欣赏分析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各种蔬菜,并且学会了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形状,颜色和不同质感的蔬菜,有的同学还专门到菜场去买菜,和商贩讨价还价,感受了菜场的热闹和喧哗。经过细心观察,精心筛选,他们选择了最富有代表性的场面,合理地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原汁原味地表现了热闹的菜场。你们瞧,他们创作的作品多么生动啊!

(1)这一幅作品画面的主人公是一位老奶奶,她卖的蔬菜品种可真多呀!茄子、黄瓜、白萝卜,应有尽有,又新鲜又水灵。她好像正在算账呢!看她笑眯眯的脸,可以想象她今天的收入一定不错。这幅画构图合理,色彩鲜艳,画面饱满,材料主要采用了色纸、麻袋、彩色铅笔、水粉色,还运用了剪、撕、贴、画等技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2)同学们,下面还有几幅学生作品,请同学们欣赏分析一下。

4.创设情境

(1)同学八人为一组,拿出自己所带的菜,逐一展示实物:辣椒、黄瓜、卷心菜、茄子等等,摹拟菜场里菜摊摆菜的模样,把`菜按品种进行分类摆设。

(2)各小组选派两名同学卖菜,一部分同学可到各自喜欢的菜摊前“买菜”,体验买菜的感觉。另一部分同学可带着速写本四处观察;感受“小小菜市场”的气氛,看看哪个菜摊的菜品种最多?卖菜的和买菜的“叔叔阿姨们”交易时是什么样的表情、动作?练习画速写,收集素材。

5.导练自创

(1)小组讨论,拓展思维。

小组交流刚刚收集到的素材,引导同学整理刚才画的速写,构思、构图时要考虑到各种废旧材料的选择。突出主题。

(2)巧手组合,创作佳作。

选择生动、有趣的买菜镜头进行勾画,合理地使用废旧材料粘贴,收拾整理。在表现菜场整体气氛的基础上,注意细节的刻画。

6.展示评价

作品欣赏:

a.自评:(1)谈自己的构思创意,如是否创意独特、想象奇妙?

(2)评自己画的蔬菜哪部分好看,最精彩?

b.互评:我觉得谁的作品画出了菜场的喧闹气氛?材料运用合理?我认为哪些同学的作品需要改进?如何改进?

c.师评:作品是否主题鲜明,色彩运用得当,画面构图是否饱满,是否原汁原味地再现。

7.拓展延伸

买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事了,它看似简单实际很有学问。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要去菜场感受、体验。平时要注意观察,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着丰富的素材,我们的眼睛要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素材。同学们有时间、有机会可以带上速写簿到菜场去画画速写,画完速写后还可以买回一些菜,减轻爸爸妈妈负担。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

第五课 蔬菜的联想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蔬菜,学生的认知程度较高。将学生常见的物品引入到美术教学内容中来,本身就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课的教学内容,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教师创新各种教学方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蔬菜的联想》这一课主要引导学生观察蔬菜的形状和颜色,并根据其特点加以自由联想;通过拼凑等方法,创造出新奇有趣的新形象。这个内容题材新颖,形式活泼,既训练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又锻炼其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激发其创作欲望,多种方法融为一体,综合运用,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教授本课时,不要给学生过多的框框,尤其是在启发联想时,要积极鼓励,让学生借助这些蔬菜大胆想象,赋予蔬菜以人的打扮、人的动作、人的表情等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思想都能自由地翱翔。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在讨沦、表演、制作的各种活动中,充分认识蔬菜的大小、色彩、形状和质感。

(2)操作目标:让学生借助新奇的想象,通过摆放、拼接、切挖、组合等方法,表现不同的艺术造型。

(3)情感目标:通过蔬菜联想的创作,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发挥艺术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了解蔬菜外形特点,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探索、研究,从蔬菜的形状、大小、颜色、质感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联想,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制作新奇的蔬菜造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蔬菜的各种造型,通过摆放、拼接、切挖、组合等方法,塑造出奇特多样的艺术作品。

课时建议:1—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多媒体课件、数码相机、蔬菜实物作品、刀、剪、牙签等。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几种蔬菜,刀、剪、牙签等用具。

教学过程

1.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

生:喜欢。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要不要?

生:要。

师:(出示一只紫茄子)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蔬菜吗?

生:茄子。

师:(将茄子放进讲台抽屉)大家数三下,茄子就会变。

生:一、二、三!

师:变(拿出事先做好的用茄子制作的企鹅)!大家看,茄子变成了什么?

生:企鹅。

师:对。大家如果也想表演这样的魔术,那就和我一起来学习《蔬菜的联想》

(板书:蔬菜的联想)

2.组织观摩

一、是观摩蔬菜实物,可以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各种蔬菜的外形、大小、色彩、气味以及触摸上去的感觉等。

二、是观摩蔬菜作品,重点观察普通的蔬菜是怎样变成鲜活的艺术形象的。

3.联想竞赛

师: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我们的世界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在,我们每个人的桌上都有一堆蔬菜,,我们先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些看似平凡的蔬菜里边,到底蕴藏着哪些美,它到底能和我们生活中什么可爱的形象联系起来呢?

组织学生先个人观察,再小组讨论并展开联想竞赛。然后,各小组派代表阐述联想成果。

组织欣赏书上的联想作品,激发兴趣。

4.实物创作

师:看过别人的联想作品,你的心里有谱了吗?怎么样来创作?

生:观察——联想——制作。

以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多件作品。可以使用你喜欢的任何一种蔬菜进行单独创作,也可以将多种蔬菜组合进行创作。

第六课 木 版 画

教材分析

这是一课比较典型的以“造型表现”为主,并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练习课,主要学习木刻版画的基本知识及制作方法,并试图结合木刻形式的文学作品插图来强化教学活动,将木刻技巧与情感主题的艺术表现有机结合。

木刻是—个需要动手亲自实践才能有所收获的学习内容。教材首先就突出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教者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木版画创作画稿——制版——印刷的三个步骤,另一方面,要通过欣赏、对比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木版画在我国的悠久历史,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版画的表现语言,感受版画与一般绘画的异同。

(2)操作目标:学生在木版画创作实践中学习版画的造型方法,掌握木版画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根据木版画的特点,有创意地设计、制作木版画。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木版画作品,体悟版画的独特艺术美,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木版画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木版画的制作过程。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木版画材料及工具、制作好的底版和作品;

学生课前查阅木版画相关知识。

教学思路: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自带材料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2.情境导人

教师出示“藏书票”,提问:你们见过这个吗?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读书之人用“藏书票”来装点书籍,同样也对所藏之书寄托着一份珍爱之情。你们知道这种批量生产的“藏书票”是如何制作的?是一幅幅画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木版画。

3.欣赏分析

我们一起来欣赏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木版画作品(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注意作品中的黑、白、灰和点、线、面的分布和处理。

(1)看到这些作品,你想说些什么呢?

(2)这些作品和我们以前画的画有什么不同吗?

(3)同学们想知道这些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4)老师今天带了一样东西(拿出底版)。

(5)版画是绘画的形式之一。它以板为媒介,画家运用刀和笔以及其他工具,在不同材料的板面上进行刻画,通过印刷可复印多份原作。

4.启发教学

让学生亲自感受,将准备的底版滚上油墨让学生动手来印一张作品,激发其兴趣。

5.探究方法

通过怎样的方法和步骤才能制作出一幅木版画作品呢?

(1)运用多媒体欣赏木版画的制作步骤,特别注意欣赏木刀在木板上留下的“刀味”。

(2)老师讲解怎样握刀,怎样刻直线、曲线,认识不同刀具所产生的不同艺术效果和魅力。

6.自主练习

制作木版画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起稿,这节课就让我们先在纸上起稿吧!

7.评价小结

每小组先互评互选,选2-3幅习作稿,老师点评。

8.总结拓展

第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木版画材料及工具。

学生准备木版画材料及工具。

教学思路:

1.实践练习

(1)起稿。

把你想要表现的图案画成简要的线条稿或黑白稿。

木刻既可以用铅笔起稿,也可以用墨或水粉色起稿。

(2)刻制。

刻制时先以三角刀刻出木版画面上的轮廓边缘线,再交替结合使用圆刀,逐步刻出亮面。注意安全,用刀时左手勿置于刀前。

讲解教材中介绍的五种刻法,让学生说一说,哪一种才是安全用刀的刻法?

(3)上墨。

把以松节油调好的油墨,用勺子盛少许置于平底盛器上,再以油滚来回滚动使油墨均匀地粘于底版上。

注意要使版上的所有凸起部位都沾上油墨。

(4)磨印。

把纸对准版面(使纸和版固定)。

(5)完成。 ’

磨印完毕后,局部地打开看一看,如没有印实,可以局部补上油墨,继续磨压,直到满意为止。

2.作品展示

展示制作较好的学生作品。

3.总结拓展

生活中的各种内容都是木版画的好素材,选择最喜欢的人、动物或风景进行木版画制作,注意它们的黑、白、灰和点、线、面的分布与处理。少儿版画的种类比较多,有吹塑纸版画、纸版画、石膏版画等等。

第七课 印 花 布

教材分析

上节课已经了解了木版画制作的方法,本节课让学生学习木刻如何印到布上,了解另一种拓印技巧并掌握印花布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引导学生对中国民间工艺的兴趣。

(2)操作目标:用上节课学习的木版画底版来拓印花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拓印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拓印让学生感受印花布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审美意识,同时通过合作增进同学之间的情谊。

学习内容:

用木刻底版来拓印花布。

教学重点:

印花布制作方法,进一步熟悉木刻技巧。

教学难点:

花布的印染方法。

课时建议:1-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花布数块;与印花布相关的录像资料、图片资料、电教设备、演示用品。

学生:油画棒、颜料、排笔、画纸及手工制作用具。

教学思路:

1.组织教学(课前检查准备情况)

2.导人新课

欣赏印花布的美。

示范印染花布,了解印花布的制作过程。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漂亮的印花布是怎么印出来的吗?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些花布,所以前几天我特地去学了学,现在我就来试一试,看看自己学会了没有,同学们也要看仔细了,比一比谁最先发现里面的秘密。(出示材料)示范做法。

提出简单要求。

师:我知道同学们也一定都想来试一试吧?

3.欣赏分析

(1)你知道墙上挂的是什么布吗?

(2)你能看出布上有什么图案吗?图案造型有什么特点?

(3)你知道这些图案有什么含义?为什么人们把这些图案印到布上呢?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学生回答。

(1)印花布图案形象单纯简练,多用点、线、面组成,层次分明,色彩对比强烈。 、

(2)印花布多运用寓意美好吉祥的传统图案,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学生讨论后,教师播放印花布的工艺制作录像资料,并引导学生根据工具材料及画面效果、快捷程度,找出适合的表现手法。

(1)简要回忆印花布的制作方法;

(2)教师制作印花布。

在此过程中强调学生注意:

①先构思好图案内容,再用白油画棒用力均匀打磨;

②颜色要一次调足,避免深浅不同;

③刷颜色时笔触要方向一致。

4.探究方法

仿制小幅印花布一块。

提示:注意花纹的整体布局,要像是从大块布上剪下的一样。可用一大块布剪成两份。

让学生观察布边的图案。练习时学生可参考教室周围的花布图案,也可参考教师提供的资料图案,鼓励学生根据印花布的特点自己设计新的图案。

5.启发教学

欣赏传统蓝印花布所制成的用品:包括服装、围裙、门帘、被面、围嘴等实物或幻灯资料。

6.制作练习。

(1)画稿。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题材设计一个画稿。注意选择突出凹凸特点的题材。

(2)制版。

用剪刀或刻力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胶水贴在底板上。

(3)印刷。

铺上布或纸后用白蜡烛或油画棒均匀地打磨。

(4)上色。

涂色时,要一边涂,一边用软纸将涂在蜡上的颜色吸去。让学生观察布边的图案。练习时学生可参考教室周围的花布图案,也可参考师提供的资料图案,鼓励学生根据蓝印花布的特点自己设计新的图案。

7.评价小结

各组的印花布样互相展示,交流心得、评出最佳图案设计组及最佳制作设计组。

老师肯定他们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勇敢的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周围的同学,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第八课 画人物

一、设计思想

本课为本册教材人物画单元的第一课,是一堂涉及人物造型基础的美术课,为接下来各种形式的人物造型活动奠定〖造型表现〗的基础。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既让学生学习到相关的人物画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初步体验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但本课教材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引导其观察与研究人物的比例和结构,欣赏与分析人物造型的表现手法,激发和培养他们表现人物的兴趣,使其有效地掌握人物造型的知识与方法,体现了美术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

人物造型是基础美术课程中经常会涉及到的表现内容。虽然,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人物造型基础和表现能力,但却是零星的、不系统的、有失偏颇的。本课教学,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欣赏与探讨、尝试与交流,使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研究、学习人物画的表现方法,较为系统地掌握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人物造型的表现兴趣和写生能力,体会人物造型的各种表现形式及美感。所以,教学中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与分析,摆脱过去的观念与程式,较为顺利地步入绘画的写生练习。

二、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观察分析,系统认识人物头和身体的比例和结构;

2、操作――让学生观察人物的各种姿势,运用正确的人物比例关系,抓住人物的神态特征,掌握正确的写生方法,画出个性生动的人;

3、情感--培养学生对人物写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头和身体的比例关系及基本结构,抓住人物的神态特征,画出个性生动的人。

四、教学难点

人物各种姿势的表现,注意颈、腰、四肢等关节部分的弯曲变化,线条的疏密、轻重的表现。

五、教学准备

1、教师――有关人物比例、人物绘画作品等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较软的铅笔(2B以上)或木炭铅笔、绘画橡皮等。

六、教学过程(见下表)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安定学生情绪。养成良好习惯

引导阶段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喜欢!)那么,你知道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吗?(出示谜面)

☆资料:谜语——有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

(谜底:人)

设问:平时画画,大家就经常会画到人。如果让你来画老师,你会抓住哪些方面来表现呢?*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用语言大胆描述老师的相貌及性格特点,学会体验人物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与感受,初步引发学生表现人物的兴趣。

小结:看来,平时大家对画人物已有相当的研究。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怎样画人物的问题。下面,我们来欣赏几件人物画作品,并讨论两个问题。

板书课题:10、画人物

发展阶段1、出示几幅学生表现的人物画作品。(附图1、2)

设问:a、我们的身体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b、你认为画好人物的关键是什么?*通过作品的欣赏,认识人物的基本结构及动态变化,明确画好人物的关键是研究人物的比例与结构、神态与特征以及姿势与衣纹等。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了解人物的基本结构及动态变化,提高学生对画人物的认识。

小结:我们的身体主要由头、躯干、上肢和下肢四大部分构成,各部分之间由灵活的关节连接起来,如颈、腰、肩、肘、腕及胯(kuà)、膝、踝(huái)等。当我们做出各种动作、姿势时,这些大小关节就会产生相应的弯曲变化。(板画:一种动态简图)因而,观察、研究人物的比例与结构、神态与特征以及姿势与衣纹,都是我们表现好人物的关键所在。接下来,我们先来了解和研究一下人物的比例关系。关于人物的比例,民间有这样一个口诀……

板书:比例与结构、神态与特征以及姿势与衣纹

2、揭示人物比例口诀以及图示。(附图3)

设问:a、谁能解释一下这个民间口诀的意思呢?

b、通过实际比测,你有了什么新的发现?*了解口诀“站七、坐五、盘三半”,理解人物比例的含义;通过对照片人物的实际比测,发现人物比例的相对性,学会正确比测人物比例关系的方法。通过实际比测,使学生明白写生人物重要的是学会运用自己的眼睛进行有比较的观察。

小结:人物“比例”,通常是以人的头部作为参照或标准。如:一个身材匀称的成年人站立时,他的全身高度相当于七个头的高度。但在实际作画的过程中,由于观察的角度、人的活动以及个体的差异,比例又会存在着不同。因此,画人物时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能拘泥或迷信于现成的比例关系。

发展阶段3、出示两幅大师表现的人物画作品。(附图4、5)

设问:a、这两幅画分别表现了怎样的人?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b、比较一下,这两幅人物画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打开课本第二十二、二十三面,欣赏、比较大师的人物画作品,交流自己对画面特点的不同感受,发现人物画的表现手法及特色;初步了解与认识人物造型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及要领。引导学生欣赏、比较大师的人物画作品,感受、认识不同的人物造型表现手法及特点,充分感受人物画的不同风格。

小结:大师们不仅抓住了人物的比例与结构、神态与特征以及姿势与衣纹,还对人物的局部细节和质感表现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在表现手法上,他们有的纯粹以线来造型,有的则借助深浅不同的块面来表现,增强了物象的质感和立体感,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真实。因而,除了我们经常使用的线条造型,还可以采用面造型或线面结合造型等表现手法来画人物。如:附图6《画画的男孩》(线面结合)。下面,老师就邀请一位同学作“模特儿”,示范一下怎样用线造型的表现手法来画人物。哪位同学愿意为老师服务呢?

板书:表现手法:①线造型;②面造型;③线面结合造型。

4、邀请一名学生作“模特儿”,示范线描写生人物的过程与方法,讲解作画步骤及要领。*认真观摩教师写生人物的过程,学习线造型表现人物的手法,掌握线造型的基本技法及要领。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学习、掌握人物线造型表现手法。

过程:①构图定位:以“模特儿”的头长及头宽为标准,通过目测、比量找出相应的比例关系,并依此在画纸上用铅笔线轻轻地作好标线,大致确定画面的构图与人物的比例;

②勾画轮廓:观察、分析人物的基本动态,以较轻的线条简略、快速地勾画出人物的形体结构及动作姿势;

③具体表现:边细心观察边用线大胆地刻划形象,线条力求肯定流畅;根据自己的感受,把握用线的轻重、虚实和聚散等的变化;

④深入调整: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进行大胆取舍,并对重点细节作深入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板书:过程:①构图定位;②勾画轮廓;③具体表现;④深入调整。

作业阶段要求:以线描的表现形式快速写生一个站、坐或蹲的同学形象。

1、分别以站、坐、蹲三种姿势各摆一组造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写生对象;

2、指导学生目测、比量写生对象的比例关系,并依此进行构图定位;

3、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线条进行表现,注意线条的变化及细节刻划,尽量画出自己的观察与感受。

评价阶段1、小组内相互观摩,推选出优秀作品。说说选出的作品好在哪儿?

2、你觉得还有哪位同学的作品也很出色?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3、教师点评个别作业,指出优点及有待努力的地方。

小结拓展1、思考:进一步欣赏大师们的人物画作品,研究一下他们的表现方法;2、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工具为今天的人物写生作品上色,或用其它工具和方法写生身边熟悉的人物或照片。(见附图8、9)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我针对六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人物造型基础和写生能力,主要采用了以“导”促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怎样画好人物作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探究。既而,又在初步掌握人物写生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人物写生的实践尝试。这体现了“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基本理念,使美术教学摆脱了过于单纯枯燥的技能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发展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但限于当时教学的时间和条件,本课教学还缺少一定的深度,如:对于各种绘画表现工具的运用及作品表现内容的情感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深入挖掘,或作必要的拓展延伸,以充实和丰富美术学习的人文内涵。

附1:板书设计

10、画人物

比例与结构、神态与特征、姿势与衣纹……

表现手法:①线造型 过程:①观察感受

②面造型 ②构图勾形

③线面结合造型 ③用线刻画

④细节处理

第九课 人 物 装 饰 画

教材分析

人物装饰画是人物画单元的第2课,学生在掌握人物写生基础上学习人物的装饰。欣赏民间艺术家和画家的作品,借鉴他们的表现手法,不要拘泥于点、线、、面的装饰处理。学生可以把图片资料和自己的写生画变成装饰性的人物作品,可以作头像的变形,也可以作全身人物或群像的装饰画,甚至可以在作品上添加其他材料,让学生充分体验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民间艺术家和画家的作品,借鉴他们在人物装饰画上的表现手法。

(2)操作目标:把图片资料和自己的写生画变成装饰性的人物作品。

(3)情感目标:学生在自由创作人物装饰画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依物(人物)联想,创作出有个性的人物装饰画。

教学难点:

能巧妙地把点、线、面的知识运用到人物装饰画中。

课时建议: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民间艺术家和画家的作品。

学生准备:上一节课的人物写生作业以及水粉色、水彩笔或彩纸、废旧材料等工具。

教学思路:

1.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人物写生的内容,揭示人物装饰画课题。

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画人物》一课,通过仔细观察,互做模特,同学们画出了不同姿态的人物。这些人物造型准确、比例适中、个性鲜明。但有些同学感觉到人物写生受到人物形象、比例、姿势等因素的约束,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欲望。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揭示课题,板书《人物装饰画》

2.欣赏分析,找出不同。

老师带来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两幅作品,请同学们仔细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

(1)画家早期的人物写生作品: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从小就是一个天才儿童,在家乡巴塞罗那学习绘画期间,就已经精通各学院派画家的技法,他的人物绘画线条流畅,表情生动!形神兼备,充分体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

(2)画家创立立体主义后的绘画作晶:画家在26岁时创作《亚威农少女》,被公认为是立体主义的开山之作。它不再从解剖、分析对象人手,而是利用多种不同素材的组合,去创造一个新的形象,并且采用实物拼贴的方法,使艺术贴近平凡的生活。毕加索曾说:“我要按照我的想象来作画,而不是根据我所看见的。

(3)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初步了解人物装饰画的特点。

3.学习民间,借鉴创新。

欣赏古老岩画,汉代画像砖,民间绣品,剪纸中的人物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并引导学生把点、线、面的装饰方法运用到人物装饰中,述可以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来装饰人物。

(1)古老岩画:岩石上的人物,用点、线、面作了装饰性处理,显得很有“现代感”。

(2)汉代画像砖:人物造型古朴,简练,讲究对称。 ’

(3)民间绣晶:中国民间绣品上的装饰人物,图案秀丽,造型可爱,形象传神,绣工细致。

(4)剪纸:大部分出自世世代代不知名的农民艺术家之手,种类有戏曲人物,鸟虫鱼兽,还有对农村现实生活的描绘等,这些作品构图饱满,造型生动,浑厚中有细腻,纤巧里显纯朴,把它贴在纸窗上,透过户外阳光的照射,分外玲珑剔透、五彩缤纷,显得特别的鲜灵活脱,具有一种欢快、明朗、清新的情趣。

4.创作实践,合作交流。

根据上节课人物写生的作业或者是图片资料进行人物装饰画练习。可以两位同学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

5.提倡平等,师生互评。

老师的评价不能作为惟一的衡量标准。学生间的互评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彼此间的交流更能促进作品的完善。教师只有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1册全册教案(新苏少版)"相关的文章

热门小学美术教案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