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湖北“本省”一元银币
湖北“本省”银币,清光绪二十二至二十三年(1896—1897)湖北省铸币。与普通湖北光绪银币不同,此类币背面龙图两侧加铸“本省”两字。这在中国铸币中唯此一例,殊为醒目,其币名也因此而得。除此之外,再加之其稀见异常,故历来被藏界视作中国珍稀银币中的大名誉品,久享尊崇。
(图二)湖北“本省”二角银币
(图三)湖北“本省”一角银币
铸发背景及传世状况
据钱学界新近研究考证揭示,此种特别银币的的问世,系缘于市场的特殊之需而铸。清光绪年间,自咸丰朝以来的铜原料供给紧缺愈加显现,从而使铜价格日益高企。与此同时,加之十九世纪后期,世界上主要国家相继放弃银本位而改用金本位币制,原本作为货币储备的白银大量流入市场,致使银价急剧走低。由于铜价不断上涨,使铜铸“制钱”的成本及市场定价相应走高;而银价暴跌,更使白银与铜钱的市场作价差距迅速加大。在此双重作用下,清政府法定的“制钱”与白银的兑换比价动荡不稳,并急速向“钱贵银贱”的趋势发展。
据文献记载,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94—1896),仅历时两年,银币一元从可换制钱一千二百文陡降至八百四十文。这种情况,造成了流通领域的混乱和不安。对此,在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主持下,湖北省造币厂铸发了此种背面有“本省”两字的特殊银币,用于平抑湖北境内的钱、银兑价。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用行政命令的形式强制规定,新铸的“本省”银币一元折制钱一千文,所有本地的官项收支必须使用此种银币。商民应缴各项税赋,须以制钱一千比一的兑换率到官方专设机构兑换成“本省”银元,再行税赋缴纳。
这项行政措施,主旨在于,通过官方制定的银元与制钱的统一定价来带动民间的比价稳定。然而,由于当时银、钱比价的起伏动荡,不仅是银、钱复本位币制的先天缺陷,同时也是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银、铜原料供需变化所造成的。一地一域的强制行政干预是不能奏效的。所以,此项政令的推行,遭到了民间的强烈抵制,人们用种种理由不去兑换定价高估二成的“本省”银元,以致此项地方性的法规在推行不久便告搁浅。而与之配套合的湖北“本省”银元,也在滞碍难行的情况下,被大量回收熔化。世间散落,寥寥无几。
湖北“本省”银币,传世所见有三等面值,分别为一元(图一)、二角(图二)、一角(图三)。均极稀见,其中,二角、一角者稀见更甚,据收藏披露统计,二角者,约有七枚左右;一角者,约有十枚左右。按史料所显,当时应有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共五等面值的成套发行,但至今未有五角、五分这两种面值的发现。故钱币界历来都以一元、二角、一角这三等币值来作为“本省”银币的全套概念。由于其二角币稀见难觅,故银币收藏由始以来,“本省”银币能集齐全套者,仅六、七者而已,难度极大。
另外,湖北“本省”一元银币,有币背下端英文“S”断笔与不断笔两种现象,这是模具受损所致,并非版别。当然,作为趣味收藏,两者兼容并蓄,似乎更为大观。相对而言,“S”不断笔的(图四)更为稀见。湖北“本省”一元银币,传世所见多有戳记。其成因,长期为藏界所困惑。现据史料印证,似可释解:此类币系应特殊之用而铸,其定价高于普通银元,故须谨防伪造。而官设机构于收兑时,须经专门检验,并盖以戳记,以示验讫,既为有责任承担者,又可藉以取得信用。此法为古代银两流通中所常用,或也为此币多有戳记之缘由。
(图四)“S”不断笔的“本省”一元
由于存世珍稀,湖北“本省”银币的伪仿造假,在藏界由来已久,其中多以在普通湖北光绪银币真币上焊接加字,以及翻模浇铸等低技术手段的造伪,手法拙劣,易于辨识。除此之外,也有技术水平高超者。据钱界大师马定祥和杨成麒先生记叙,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币商平玉麟曾先后有三版“本省”一元币的伪造。前两版因程度较浅而废弃。惟第三版,系与造币厂职员串通,在造币厂中,利用专业机械及湖北光绪一元普通币废模加字改造,程度极高,几可乱真。
据马定祥先生的经验,其伪品的破绽,最关键的是背面后加“省”字与币面之“省”有所不合,而真品的面、背两个“省”字,形神相合。且根据藏界所总结的经验,湖北“本省”银币的真品唯有一版,这也为真伪鉴别提供了便利,因为人们可以通过细节比对的方法来求得去伪存真。
钱币真伪鉴定,需要从文字、图案、制作等诸方面整体全面地加以综合观察判断。如果我们的鉴定只是局限于某个细小的局部细节异同比对,而不是基于多视角的综合思考,其结果往往会陷于失之片面的错误。以湖北“本省”一元银币为例,假如孤立地以“S” 不断笔来作为疑假依据,那么就会出现以偏概全所致的误判;同样,假如仅以“S” 断笔来作为看真的依据,那么也会被当今高仿造伪所蒙骗,因为近年来所见的“本省”一元银币高仿伪品,都是以“S” 断笔的真品作为样板来伪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