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在手”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查字典美术网
搜索21
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展讯 > “生机在手”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生机在手”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查字典美术网 2017-04-26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7-04-09 - 2017-05-05

开幕时间:2017-04-09 15:28

展览城市:江苏 - 苏州

展览地点:彬龙美术馆

主办单位:苏州龙宝斋艺术品有限公司

参展人员:徐建融 吴冠南 陈滞冬 李学明 王大濛 杨春华 胡石 江云祥 石禅 李晨 雨石 夏回 熊广琴 赵跃鹏 刘三余

展览备注:支持单位:中国网《翰墨名家》 新华书画院 人民铁道书画院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画“强元”课题组 人民美术出版北京朝花书画社 苏州文联 苏州美协 苏州国画院 苏州书协 苏州画廊协会 上海鸿美术馆 山东陶钟斋 《画友会馆》 萧山任伯年艺术研究院 《画友周刊》 《中国画艺术年鉴》 《东方艺术国画》 《品逸》 《青藤》 《中国书画》 《水墨味》 《藏品》 《藏画导刊》 《西湖画丛》 《水墨记》 《艺藏导报》

展览介绍———《生机在手》

“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的一则笔记中认为画道蕴含生机,绘画能令人增寿。虽然他对生机一词未作过多阐释,但接着便批判了那些与之相反、“刻画细谨,为造物役者”的画家,认为他们的作画方式有损无益,真正的画家应该是“以画为寄,以画为乐者也”。

熟悉画史的读者,应该不难从中分辨出文人画的一些基本观念。在“生机”和“为造物役”之间的界限,从“以画为寄”到“以画为乐”的转变,无不标示着文人画艺术的高度发展与成熟。

中国绘画史上最为独特的文化现象,莫过于文人画的形成。在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绘画尚是需要成教化、助人伦、明劝诫、著升沉的工具,是职业画工谨慎从事的技艺,然而到了苏轼,却只是画下寥寥几笔枯木竹石以自适,并放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倪瓒信手涂抹的竹子,他人误识为麻、芦,他却不以为意,自称“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赵孟頫对钱选“如何是士夫画”的一问,划清了文人画与画工画的界限,还将完全是业余之乐的“戾家”地位提高到了纯职业的“行家”之上,认为有士夫之气的创作,画工之画虽竭尽巧思,也无法超越。逐渐地,依仁游艺的作画方式被视为一种无功利的笔墨游戏,它不追求目的,而是致力于过程和自然心性。文人画成为士大夫完善自身道德与人格、寄怀遣兴的一种方式。

虽然强调业余性,但文人画却拥有一套独一无二的风格、技法与审美体系,通过文人士大夫倾注其中思绪情感、超逸品性,集诗书画印于一身,成为一种最为优雅精致的艺术游戏,也成为中国绘画传统中的主流与精髓。然而,随着西方思潮与艺术的传入,也随着文人阶层的消散,文人画的脉流在近现代逐渐沉潜细弱。85新潮时期,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画家重新思考中国画在新时期的发展问题,批评家李小山甚至喊出了“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日的时候”, 这让我们似曾相识地想起了民国时期陈独秀提倡的“美术革命”,以及康有为感叹的“中国近世画学衰败极矣。” 其实,陈师曾1921年在《文人画之价值》中已经重新回答了何为文人画的本质问题:“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而80-90年代的“新文人画”运动则再次反省了长久以来形似与趣味的问题,对“生机”作出了新的应答。

今时今世,中西之辩的喧嚣之尘逐渐落定,数千年的文化土壤正在恢复活力,典雅精致的文化生活被不断地推崇,文脉与文人精神逐渐归复,文人画艺术也重新回到对古意、书意、诗意及人品的高度要求,究其核心,还是对“生机”的追索。这种“生机”,依托于深厚的学养,植根于纯正的笔墨,凭借与西方有别的传统审美趣味,将重新被上下求索的画者们展现而出,令心印于画,生机在手。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生机在手”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相关的文章

热门美术展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