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的画作《呐喊》
注意看这男人背后的云彩……
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总共创作了四个版本的《呐喊》(The Scream),这些杰作描绘的是一个独自站在桥上的男人,在血红色的、好似怒火燃烧的天空的映衬下,正经历着极度的心理痛苦。2012年,其中一幅作品以1.2亿美元的价格售出,创下了艺术品市场的拍卖纪录。
长期以来,艺术史家和爱好者们一直把画面背景中暴风雨般的天气,理解为一种恐惧的存在主义象征,代表着画中肤色苍白的光头男人内心的经历。
然而,在4月25日举办于维也纳的欧洲地理科学联盟大会上,奥斯陆大学教授海伦尼·莫瑞(Helene Muri)指出,或许蒙克在画中表现的根本不是什么撕心裂肺的痛苦,而是一种绚烂的云层现象。
2016年2月2日,英格兰索特伯恩(Saltburn)海边悬崖上升起的珠母云
莫瑞教授特别指出,蒙克很可能亲眼目睹过这种名为“珠母云”(nacreous clouds,也称贝母云)的罕见天气现象,将其称为“呐喊云”似乎也不过分。形成这种现象的条件是极低温(零下80至85摄氏度)和高海拔(介于9到12英里之间),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湿度条件。
这种云彩只出现在日落时或黄昏后,呈现为稀薄的、蠕动的、色彩鲜明的云浪状。“它们的色彩很容易辨识,”莫瑞解释道,“它们的光彩来自于小冰晶对太阳光的散射、衍射以及内部折射。”
云层绚丽的红色可能得益于喀拉喀托火山(Krakatoa Volcano)的喷发,蒙克第一幅《呐喊》就创作于它爆发九年后的1893年。大规模喷发之后,火山灰在空中弥漫了数年,正是这样激情洋溢的爆发,才能如调色板一般,绘出夕阳盛景。
爱德华·蒙克
这个解释也符合蒙克在1890年一场旅行中记述的令人惊叹的天空:“天空突然充满血色。我停了下来,靠在栅栏上,感觉累得要死——我看着如血燃烧的云朵横贯城市和峡湾,我的朋友们都走了——我就站在那儿,恐惧得战栗了起来。我仿佛感觉到了大自然爆发出的宏伟、无穷的呐喊。”
莫瑞教授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说:“我们能肯定的是,19世纪末期的奥斯陆,确实出现过贝母云。”尽管她已经在奥斯陆居住了25年,但她也只亲眼看到过一次贝母云。研究者们想象,假如蒙克在某一个意想不到的晚上,目睹了这样深红的奇景,他的着迷就不难理解了。
莫瑞教授告诉BBC:“今天的普通大众已经掌握了足够多的科学知识,但是假如我们返回蒙克的时代,他很可能此前从未见到过这样的景象。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一定会对这些云留下深刻印象。”
不管蒙克是被自然景象启发,还是被内心苦痛触动——或许二者皆有——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真相了。然而,每次提出新的《呐喊》假说总是有趣的,尤其这一回奇异又怪诞的“呐喊云”假说,更是让人兴味盎然。
日本插画师(中岛梨绘)Rie Nakajima作品欣赏(组图)
韩国插画师Jo, An
意大利女插画家 Franco Matticchio 作品欣赏(组图)
英国艺术家 Marija Tiurina 插画作品欣赏 (组图)
Stavros Damos幽默人物肖像插画欣赏(组图)
随意涂抹肆意浸染:比利时艺术家Raphael Vicenzi时尚插画欣赏(组图)
美国自由插画师 Yelena Bryksenkova 作品欣赏(组图)
德国插画师Jeremiah Morelli设计作品欣赏(组图)
日本插画师Kei Kobayashi另类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视觉艺术家Andrea wan插画作品欣赏 (组图)
哥伦比亚插画家Alefes Silva作品欣赏 (组图)
Pascal Campion温馨浪漫的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加拿大Ray Caesar超现实主义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Sunny Gu时尚女孩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美国插画师Anna Dittmann的一组水彩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澳大利亚插画家Jim Tsinganos 的极致想象创意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德国自由插画家 Judith Loske作品欣赏:童话的国度(组图)
阿根廷插画家Sofia Bonati个性独特的肖像插画作品欣赏 (组图)
Alexey Kurbatov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插画作品欣赏 (组图)
浓浓的台湾乡土气息——插画家良根作品欣赏(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