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7-12-29 - 2018-03-18
开幕时间:2017-12-28
展览城市:上海 - 上海
展览机构:上海博物馆
展览地址: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近武胜路)
主办单位:上海博物馆
协办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
展览备注:地点:上海博物馆四楼第三展厅
借展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旅顺博物馆 和田博物馆
展览介绍
由上海博物馆主办的“欧亚衢地:贵霜王朝的信仰与艺术”特展于12月28日正式开幕,展览将于12月29日对公众开放。作为上海博物馆今年的收官之展,本次展览分为“帝王与权力”、“信仰与文化”、“经济与生活”三部分,将展出三十余件贵霜王朝的钱币、雕塑、配饰等珍贵文物,表现处于丝绸之路“通衢之地”的贵霜王朝所独具的特点,即鲜明与多元的文化艺术,进而揭示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文化精神——开放与包容。
公元一世纪初,贵霜王朝兴起,国家极盛时期的版图包括了中亚和南亚的部分地区。贵霜的统治对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地处古代丝绸之路道路网的枢纽位置,疆域的统一和政治的稳定使贵霜成为汉朝与安息、罗马和印度之间交流往来的重要保障。同时,贵霜对周边多种文化和信仰的包容,不仅丰富了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的内容,而且也造就了自身特点鲜明的贵霜文化。
帝王与权力
钱币有时是国家政府公信力的象征,通常来说,为了百姓日常使用的方便,钱币制作会尽可能地在主要内容上减少变化,以保持钱币的统一性。随着贵霜王朝势力的扩张,钱币图像上也表现出对周边地域各种信仰的包容与接纳。贵霜王朝的“威玛•伽德菲塞斯铜币”中间是国王的站立像,他头戴贵霜式的圆顶皇冠,身穿伊朗式长袍。钱币背面中心位置是印度教的湿婆神和公牛。从此王开始,贵霜在钱币上创新出所谓“贵霜式”风格,钱币充分融合了希腊、伊朗和印度的宗教文化特征。
信仰与文化
贵霜王朝时期,对于亚历山大东征后留下的种种希腊罗马艺术,对来自西边的伊朗高原上的琐罗亚斯德教、东南边印度半岛的印度教和佛教,都采取了兼收并蓄的包容态度,这极大丰富了贵霜时期的艺术表达方式。展览中的“丰收女神坐像”是希腊艺术中常用到的素材,女神衣裙纹线流畅优美,右手上举,左手于膝头持握丰饶角(Cornucopia),表情慈祥。从此件雕塑中,可以看出希腊艺术在贵霜地区的深入影响。另一件展品“礼拜佛陀建筑构件”上的浮雕描述了菩萨、供养人共同聆听释迦牟尼说讲佛法的场景,象征希腊建筑雕塑的科林斯柱头与讲经说法场景协调于一处。
经济与生活
凭借强大的国力,贵霜王朝不仅对周边地区产生一定的文化影响,而且在经济上产生了更为深入的影响。中亚地区最具特色的本土艺术就是建筑装饰。当贵霜人成为这一地域的统治者之后,他们融合其它艺术形式并尽情发挥,将建筑装饰艺术也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展品“木雕人兽饰板”中刻画的有翼神兽是虚构的神话动物,大象也不可能出现于古代和田地区,这两种动物形象的同时出现说明了古代和田人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交流。
在随身配饰方面,他们喜欢佩戴用黄金做成的饰物,随身携带各种材质的印押。印押是商业文化的标志,有趣的是,此次展出的“铜制四面体人物印押”上,四面人物形象各不相同,而共同之处是都表现出人物行走时的动感姿态。“石制宴饮调色板”则展现一幅生动的贵族宴饮图,记录了贵霜王朝经济贸易繁荣昌盛的景象。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干线,不仅促进了欧亚各国与中国的经贸往来,还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互融的桥梁。本次展览以公元1至4世纪的古代贵霜王朝为窗口,以充满异质文化特征的文物做展示,生动再现了“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历史场景,使观众从中领略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