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麒麟砖雕
中国自古就有战国花砖和秦砖汉瓦,上面都有图纹。这应是砖雕的起源。这些都是模印后烧成的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灵活地赋以主题和表现形式,则属于先烧成青砖再行雕刻的砖雕。
砖雕起源于北宋,曾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北宋涤器画象砖、北宋烹茶图画象砖等,据传都是河南偃师出土,都属于珍贵文物。
砖雕的发展缘于建筑的装饰需要,先是墓室,后是殿宇、住宅、园林,由简而繁。
明清时期,官宦及富商多构筑巨宅,砖雕在艺术和技术两方面都有快步与大范围成就。砖雕的分布大致如下:
徽商集中的徽州城乡,建筑民居的门楼、飞檐、影壁、墙头上,几乎无不用阴刻、浅浮雕或镂雕,刻出吉祥图案,至今文化遗存甚丰。
甘肃临夏古称河州,河州砖雕历史悠久。至今临夏的红园、东公馆两宅,保存了很多龙凤、花草纹的精美砖雕。临夏砖雕的特点,是“捏活”或模印后烧结成砖,又施行雕刻。
扬州为淮(盐)商聚居地,建筑以会馆为最,装饰了多处砖雕。它与扬州剪纸有共通之处,比较剔透玲珑。
广州在清代光绪年间,曾建很多祠堂,砖雕随之发展,装饰着砖雕《五伦图》《梧桐引凤》和人物故事等。
天津砖雕,清代咸丰以后大兴。“八大家”住宅的影壁、抟风头、木门窗外廓、门楣,都有精美砖雕。为点缀山墙、后檐墙的大平面,有时也装饰着砖雕小品,极尽华美。在技术上,天津还发明了“贴砖法”,增加砖的厚度,雕刻后加强景深与层切。
我们收藏了一批山西的精美砖雕,以供大家共同欣赏。
三晋大地的每一个记忆都镌刻着悠悠的历史。那些苍老的古迹、刻骨的故事、流传的传说,都在呼应着厚重的三晋文化。在这里古代砖雕的装饰图案花样繁多,内容丰富,充满着民俗吉祥文化,分布在古建筑的多个重要部位,而民俗文化的特点: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正是山西砖雕的特色。
在图案中它们表述的内容大多是:一是祈福、祝寿、贺喜、求财、盼升迁、望发达等;二是宣扬忠孝、勤奋、节俭的人生观,教化子弟应遵守的日常行为准则等。它们的内涵极其丰富,洋溢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美和朴素美。
图1即是中国传统的瑞兽麒麟,此麒麟雕刻精美、做工细致、神态威武而又不失于和善,充分体现出此瑞兽的本性,确是一件精美的砖雕艺术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麒麟性情温和,传说能活两千年。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有时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
一对凤凰砖雕,砖雕中的凤凰舒展翅膀,似展翅翱翔,动态十足。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有“百鸟朝凤”之说。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仅次于龙。
青龙砖雕,画面中的龙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姿态凸显出它的威严。
龙,作为我们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的凝聚与积淀,已经扎根与深藏于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头。
天马砖雕,图案中的马似在云中腾云驾雾,突出地表现出天马行空的潇洒和雄健。
青牛,图案中右上方为一精雕的云纹,一只青牛似在云中侧卧,表现出飘逸的安详姿态,雕工精湛,形态入神,意蕴深厚。
说到青牛就要说起老子骑青牛的故事,老子本在周王朝担任主管图书典籍的官职。大约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天下大乱,诸侯之间争夺地盘和权位的战争经常发生。
老子预料到,将来会发生更大的战乱,于是就辞官不做,骑着一头青牛,离开了洛阳,向西走去,打算过函谷关,寻找一处地方隐居起来。
在函谷关的关令(守关的总兵)尹喜的帮助下,老子撰写了一部五千多字的《道德经》,然后出关,飘然而去,《史记》上说是“莫知所终”。
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果没有一部《道德经》,以儒道为根基的华夏文化将会失去“半壁江山”。
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老子,乃至道家的标志性符号,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在某种意义上,青牛是老子思想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