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籍画家李伯安遗作《走出巴颜喀拉》捐赠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查字典美术网
搜索21
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展讯 > 河南籍画家李伯安遗作《走出巴颜喀拉》捐赠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河南籍画家李伯安遗作《走出巴颜喀拉》捐赠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查字典美术网 2019-09-09

2019年9月6日下午,“走出巴颜喀拉——李伯安作品捐赠展”研讨会暨开幕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报告厅举行。开幕式上,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明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胥建国致辞。杜鹏飞向李伯安之子李飒先生颁发李伯安先生作品《走出巴颜喀拉》捐赠证书。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主持。

21年前,一位呕心沥血、在寂寞中创作的画家倒在画室门口,留下尚未完成的长卷。次年在中国美术馆,他的心血之作横空出世,震撼世人,他就是20世纪后半期中国画界的传奇人物李伯安。美术评论界将其与蒋兆和《流民图》、周思聪《矿工图》相提并论,认为是20世纪中国画家探索人物画改良创新走入现代的三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巴颜喀拉山可谓中华民族的圣山,从这里走出了孕育中华文明的两条母亲河——黄河与长江。在李伯安生前,美术界皆知其为河南省著名的美术编辑,却未能充分认识其画才。1988年至1990年,李伯安连续三年三次奔赴青海和甘南藏区体验生活,搜集整理研究画报、摄影和文字资料。自1991年初,他开始在租用的两间弃置教室里动手创作长卷,几易其稿,在攀登艺术高峰的过程中上下求索。1998年5月,积劳成疾的李伯安突然病逝于未完成的作品前,享年54岁。

一年前,李伯安先生的家属将这件作品捐赠给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这件作品在清华艺博的库房中得到了精心的护理和保藏,但更重要的是让这件作品面对公众,展现它的恢弘气势。 此次展览是《走出巴颜喀拉》入藏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后的首次亮相,杜鹏飞在致辞中说“能够收藏这样一件具有美术史意义的重要作品,是本馆的幸运,也是伯安先生与清华的缘分。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挥清华大学的学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开展李伯安及中国人物画的专题研究,深入挖掘其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经常性地展出其作品和相关文献资料,以方便广大观众和美术界同行观摩学习研究。我们相信,李伯安先生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也将不断被更多人所认知。”

“清华大学是国内第一流的大学,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也是国内第一流的大学艺术博物馆。我父亲的水墨人物画长卷《走出巴颜喀拉》能够被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并在此顺利展出,与此同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杜大恺教授主持的‘李伯安与20世纪中国人物画研究’的博士后项目也招收了第一个进站研究者张苛博士,希望我父亲的作品在以后的时间里能得到更多的研究、交流和展示。” 李伯安之子李飒对做出诸多努力的同仁表示感谢!

开幕式结束后,来自美术界、艺术界和文博界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研讨会上,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首先致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胥建国对李伯安进行学术介绍。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刘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杜大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翁剑青,海燕出版社社长黄天奇,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研究馆员裔萼,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邓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宏剑,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副主任、教授王颖生,厦门大学教授李文绚,《雕塑》杂志执行主编宋伟光在研讨会上先后发言,从不同角度对李伯安先生的艺术生平、绘画创作及美术史意义给予深度的阐释与评价。李伯安之子李飒先生最后致答谢辞。研讨会由苏丹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任徐虹主持。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志愿者、清华师生及社会观众200余人聆听了研讨会。

巴颜喀拉山可谓中华民族的圣山。从这里走出了孕育中华文明的两条母亲河——黄河与长江。圣山之灵自然指的是居住在高山之上的神灵,这幅作品中,画家通过三组朝圣的藏民,歌颂在世界屋脊上世代繁衍顽强生存下来的真正的圣山之灵。

画面展示的是一个盛大的开光大典的场景。开光大典是藏民最为神圣的宗教大典。佛像塑成后,择吉日致礼供奉,名“开光”,亦称“开眼”。画面通过衣袂飘飘的喇嘛、虔诚伏地的藏妇,表现这一庄严神圣的宗教仪式。

朝圣是信徒为了祈福、赎罪、感恩或还愿,到圣地朝拜的行为。藏民的朝圣更是融入他们灵魂中的头等大事。画中飘飘荡荡的经幡后面,走着一群虔诚的朝圣者,人们历尽艰难,满怀希望。

画面上,充满了宗教热情的人们,手捧哈达,献给他们心中的神灵。画面左边的巨大头像,表现了藏民对宗教的虔诚和对神灵的崇拜。人们披头散发,如痴如狂呈现出藏民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的献身精神。

玛尼堆是藏民用石头堆起来的崇拜物,是藏民礼拜的地方之ー。画中的藏民手中不停地转动着转经筒,将自己的虔诚和诉求上达神灵。

在春播节前几天,藏民会酿好青稞酒,身着华丽的衣装,并将准备好的食物和用具一起去祭祀农业神和土地神,之后,人们一起到即将破土的田地向天敬酒。最后,大家兴高采烈地分成几堆喝酒饮茶。画家在这里将不同时段的场景安排在一起,形成丰富的劳动场面。

此段是表现藏民休息的场景,画面上的人物多在聊天说笑,主妇则在和帮她打水做饭的人们拥炉待炊。画面中人物神态自在悠闲,表情轻松愉快,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

藏戏是一种广泛流行在藏族地区的歌舞剧。藏戏既可以弘扬佛法禳灾驱邪,又可娱乐民众。这一部分是表现藏民族节假日藏戏表演时的画面。

赛马是青藏高原节假日时非常重要的传统体育和娱乐项目。李伯安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从侧面去描绘赛马的场面,而是出人意料地让跑在前面的几位剽悍英武、神采飞扬的骑手全部一字排开,正面向观众狂奔而来。

此部分是长卷2-9部分的第一稿。从开光大典、劳作、歇息到天葬,表达出人的生死轮回的全过程。未尾的天葬,于长卷而言,实际上起到了总结的作用,形成了长卷内容(从生到死)的自然结束和升华。反复斟酌,不忍舍弃,故在整理时排在卷末,名之《天路》。

展览自9月6日将持续至10月20日。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河南籍画家李伯安遗作《走出巴颜喀拉》捐赠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相关的文章

热门美术展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