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笔筒
这只清乾隆款青花粉彩扁四方笔筒(图1),长约11、宽约8.5、高约15.5厘米,内有轻微窑裂,没有裂透。该笔筒造型经典、工艺精绝,四面装饰,内容丰富,寓意吉祥,绘画精细,色彩艳丽,晶莹剔透,迎光侧视,七彩蛤蜊光若隐若现。
图2 五子登科婴戏图
图3 安居乐业婴戏图
笔筒口沿描金,金彩浓厚,传世特征显著。下底方圈平削足,胎质细腻如婴儿肌肤,底釉洁白,中间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青花底款。正面是釉下青花绘制变体蝙蝠和钱纹,寓意福在眼前、四角绘制如意头,寓示万事如意。这些吉祥纹样由花卉联结围成开窗。窗内粉彩绘五子登科婴戏图主题纹饰(图2),刻画细腻,栩栩如生。画面上:五个儿童各具情态,敲锣打鼓,高挑灯笼,模拟状元及第、跃马夸官的场景。笔筒背面内容承接正面,为安居乐业婴戏图(图3),一旦金榜题名,其背后的福利待遇,如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之类都接踵而至,必然安居乐业,尽享天伦之乐。五个儿童在松树下逗玩着两只鹌鹑,一个儿童背上背着弟弟,弟弟身穿锦衣,手持金如意,旁边一只锦袋,暗喻世袭为官、祖祖辈辈,世世代代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其左侧和右侧都是两开光装饰,青花花卉纹饰打底,上面是海棠形开光,下面是菱形开光,里面绘制牡丹之类的花卉,象征荣华富贵、前程似锦,既体现了方中有圆的做人理念,更是一种激励,所绘之境都在窗内,观者要想拥有,必须从小发愤图强,科举及第才能得到这些享受。
此笔筒不但可以插笔使用,也可以欣赏、把玩,画面内容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励志教育。五子登科本为汉族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说的是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科举是官方主导,全民信仰的教育考试制度,延续1300余年。其是古代最吸引人的事业,科举及第与否成为人生极喜极悲的重大因素。“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成为古人对科举制的一种普遍心态,登科及第是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对取士公平的由衷信仰。相对公平公正的科举制度,让广大读书人实现鱼跃龙门的质变,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