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壶
紫砂壶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器型何止万千,而其中最耐看的,正是那些经典造型的壶。这些经典壶式自其创制后,就成为各时代壶艺家们喜欢制作的品种,并不断衍生出新意。
此文介绍紫砂壶中最耐看的几款壶型,南瓜壶、牛盖莲子壶、掇只壶、美人肩壶,这几种经典器形很多制壶艺人都做过。
南瓜壶
南瓜壶是宜兴紫砂壶花货类经典之作,乃紫砂艺人从大自然汲取灵感所创制的壶型,带有一股来自乡野的清新活泼气息,经艺人加工,又显得玲珑精巧,温雅可爱。南瓜紫砂壶以瓜体为身,瓜蒂为钮,藤为流把,壶身贴塑茎、须、叶,纹络逼真细致。下面紫砂之家选取一款南瓜紫砂壶为例。
这是一款筋纹器,以南瓜为形制成,整款壶采用南瓜造型,壶身为扁圆形,自壶口到壶底形成微向内凹陷的筋纹弧度,给人以挺括丰腴的感受;底部的弧线阴影也巧妙地形成勾勒的效果,甚是精妙;扁圆壶身上长瓜蒂壶钮为壶更添精神,耳形端把暗接精湛,虬曲有劲,端握温和称手;暗接一弯流短而精悍,嘴口圆润,出水有劲;整款壶显出稳重大度的气势,同时不失生动与情趣,把玩起来大小适手;精选原矿降坡泥制作而成,泥料中颗粒隐逸细腻,极富质感。
南瓜壶是紫砂壶中很常见的一种款型。此南瓜不仅外形酷似南瓜,更是集聚了南瓜的神韵,犹若瓜熟即将待落。壶钮、壶把嫉皆以南瓜藤为原型,形象逼真。壶嘴则若南瓜叶包裹而成,精巧别致,创意极新。壶把处一南瓜叶子胥出,苍老却不失神气。而南瓜壶身,红色斑驳,极似熟透了的南瓜,让人有快速采摘拿去熬汤的冲动。此南瓜壶,显然活矣!
南瓜紫砂壶,这种可爱的造型一经创制,便代代相传,明、清、民国、当代,皆有制作,造型大同小异,却又各具特色。南瓜紫砂壶造型十分可爱,深受藏家喜欢。
牛盖莲子壶
牛盖莲子壶为传统造型,壶盖上对称有两个椭圆形的孔,犹如牛头上的两只牛鼻子,生动形象。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这是一首南朝乐府中的诗,其中莲子谐音怜子,作者是借双关来表采莲人相思之情。现代跟枣子放在一起,亦有早生贵子的美意。莲,出淤泥而不染,寄寓了古代文人对清正廉明高尚气节的追求与景仰。
莲子壶对于爱好紫砂的朋友来讲一定是很熟悉的,因为莲子壶从古至今都是紫砂壶中一款非常经典的壶型。莲子壶家族,面貌各异。借用佛家的偈语,可谓“莲由心生,心生万相”。
一种是源于开始流行于明朝崇祯年间的“莲子罐”,直口垂肩圈足,鼓腹长圆身,附盖者盖面略鼓,整体造型似一颗莲子。清初盛行莲子壶,有高莲子、古莲子、大莲子等。
后来由古朴敦厚到清秀俏丽的演变中,盖子盈起,上加珠钮,愈显高耸;二弯小流胥出于壶肩,轻巧娇娆;壶把如美人手臂作叉腰状,亭亭玉立之姿。这样的莲子壶与源于“将军罐”的掇球相比,莲子俏丽似闺阁女子,掇球威严如虎帐将军。
莲子壶招人喜爱,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贴花的如意莲子、菱花莲子也好,换盖的平盖莲子、牛盖莲子也罢,喜欢就好。但是极力想把圆莲子变为方莲子,怎么看怎么有些逆天而行。
另一种莲子壶矮身筒,又称扁莲子。如同扁墩、仿古井栏的身型,壶钮变桥式为圆珠或牛鼻,冠名为平盖莲子或牛盖莲子。一直奇怪这种称呼的来历,多次向宜兴工艺师探问而无果。裴石民、顾景舟等前辈都曾制作过牛盖莲子,洋溢着典雅的书卷气。
花货莲子以自然界中荷花、莲蓬等自然形象,加以简化,结合实用,变形为壶。莲子壶中有素色的,代表性作品有清代陈鸣远的莲形壶、民国王熙臣的莲蕊壶、现今束凤英的莲子壶。
掇只壶
《宜兴县志》中记载的这把千金之壶是一件被称为“掇只”的紫砂壶,“掇只”是紫砂壶造型中特有的一种壶型,造型像是把许多球状和半球状堆积到一起,由于掇在汉语里有连缀堆叠的意思,因此,这种造型的壶被称为掇只壶。《宜兴县志》中记载的掇只壶之所以价值连城,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出自宜兴制壶大师邵大亨之手。
邵大亨是清朝中期的制壶名家,经他之手做出的紫砂壶以朴素和有风骨见长,南京博物院收藏有邵大亨的“一捆竹壶”,“鱼化龙壶”,“风卷葵壶”等几件作品,无不精美绝伦,气度不凡。著名紫砂巨匠顾景舟曾评价邵大亨:大亨以后百五十余年中,无有超越他之上者。可见邵大亨的制壶工艺早已得到后世的推崇。遗憾的是邵大亨壮年辞世,留存后世的作品寥寥无几,《宜兴县志》里提到的掇只壶,虽说是“一壶千金”,可多年来深藏民间,几乎很少有人亲眼见过。
其代表作“大亨掇只壶”,壶身长近一尺,高过六寸,壶色浑厚深沉,莹润如玉,造型古朴端庄,稳重,气度不凡,充分体现了邵大亨精妙绝伦的壶艺技术。清朝高熙《茗壶说》云:“邵大亨所长,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其掇壶,肩项及腹,骨肉亭匀,雅俗共赏,无飨者之讥,识者谓后来居上焉。注权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长注尤古峭。口盖直而紧,虽倾侧无落帽忧。口内厚而狭,以防其缺,气眼外小内锥,如喇叭形,故无窒塞不通之弊。”
紫砂茶具“掇只壶”,古穆森严、浑朴圆润、大气磅礴。其壶嘴玉韵秀气,其制壶胎薄而坚致,工整而规,壶形浑圆高贵,壶钮扁圆,壶把浑圆如耳,带圆底圈足。该作品造型可谓简约而非简单。其朴拙浑厚,选用黄龙山优质原矿清水泥制作而成,使泥与形在美感上相得益彰,依然能折射出前贤之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极为藏家青睐。
一个善于欣赏的人自然是胸藏锦绣,感觉里天地就更开阔明朗更亮丽空灵。酒须闹饮,茶要雅品。推开茶扉,花月满眼,红尘知己有几?“也欲弄兰草,相伴衣沾香”。
可有淋霖瓯杯的素衣,提壶添香的红酥手?谁来沏壶清茶,谁来对窗闲坐?怡情须有雅伴,今夜,谁将携茶与我共品?唯有幽兰契!
美人肩壶
美人肩壶型宛如古代女子端庄可爱,带点宫廷的雍容华贵,又不失大家闺秀般的妖娆。造型饱满,大方得体,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为一体,没有空隙,用手抚摸上去,能感受到它的温暖。
美人肩作为传统器型是由清代的老作品演化而来,是一款经典器型,同一种器型在不同的工艺师手里能够表现出不同的神韵与气韵来,以古代美人的肩线及丰腴美妙的曲线,幻化出动人心弦的壶形。此壶制作上最难之处,在于用全手工打出柔顺怡人的线条,及盖面和壶身的过渡,与流畅无碍的长三弯流,故由古至今皆被陶家视为最难掌握的造型品种之一。
“美人肩”又称“圆珠壶”。《阳羡茗壶赋》记载:“圆珠在掌,如合浦之珠回,内盛香茗,如软玉温香,不啻掌珠,赏心悦目也。”其饱满圆润的身躯,流畅优雅的线条,有盛唐美人之风韵。制壶者只有投入了感情和心血,才能塑造出灵韵交融的壶艺佳作。
它是泡茶利器,冲泡扬香力特高、轻快而利落,茶汤紧结柔滑,回甘强、回韵悠长。由于其泥料的优异,泡养前泡养中及泡养后壶身颜色都会有所变化,令人叹为观止。然后加上美人肩器形上的风情万种,用此壶来泡茶绝对是美好的享受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壶还会越来越迷人。
如山因云而瘦,如江因帆而细,我因茶而憔悴,也因壶而陶醉,只在仿佛一啜一品间我是鲜活的剪影。让远方的水聚拢千里之遥的秋波,泛我,泛我在茶香里。
紫砂壶,砂质细腻、抚摸润滑、铁色明亮、养之有光,是紫砂壶中惬意人生的真实写照。品茗茶香惹人醉,红袖添香紫烟熏!自古美人配英雄,红花还需绿叶衬,不错呵,品佳茗,何能少了妙香?即使纷扰尘世,也可超脱无我,追星逐月,心外无物!
中北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
太原工业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