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笔,是汉字书法独有的专用书写工具,源于秦代,盛于唐宋,传承于今,是我国毛笔家族中最典型的代表,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技艺传承历史。汉字书法是指在洁白的宣纸上,依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迹相,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我国的书法艺术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时刻散发出古老而神秘的无穷魅力,或飘若浮云,或矫若惊龙,或野马飞足,或乱云腾舞,或宽博深稳,酣畅圆润,或空灵淡雅,别有韵味,或亦端亦恒,尽性尽理,自古就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精辟之说。
宣笔技艺的诞生、传承与发展,为创造灿烂若星、千姿百态的汉字书法艺术提供了绝佳的专用书写工具,汉字书法艺术的形成、演变与发展,又为宣笔技艺的改良与创新起到了极为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故无好笔则无好书法艺术作品。汉字书法运笔主要有“侧、勒、弩、趯、策、惊、啄、磔”等永字八法等技巧,其表现形式主要有执笔、把笔、指法、单钩、双钩、二指法、三指法、四指法等,书法要求是: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立;用笔、中锋铺毫;点画、圆满周到;结构、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错综变化、疏密得宜、全章贯气。所谓“笔落驚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指书法家运用手中的笔,将内心深处的情感表白于宣纸上,形成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宣笔根据书写不同字体的需要,主要有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根据毫料又可分为:兔毫笔、羊毫笔、紫毫笔,另有长锋笔、短锋笔、抓笔、斗笔和楂笔等品种。
其中,硬毫笔是指用弹性较好的动物毛制作而成,主要毫料有黄鼠狼毛制成的狼毫笔和采用兔毛制成的紫毫笔。这种毛笔弹性较强,挺拔劲峭,常见的有兔毫、狼毫、鹿毫、鼠须、石獾毫、山马毫、猪鬃等。软毫笔是指用柔性的动物毛制成,主要有羊毫制成的羊毫笔,也有用鸡毫制成的鸡毫笔和采用胎毫制成的胎毫笔。这种笔弹性较弱,含墨量大,具有浑重圆润的特点。兼毫笔是指用硬毫和软毫混合制成的笔。一般是指以硬毫为核心,周边裹以软毫,笔性介于硬毫和软毫之间。主要有紫毫与羊毫合并制成的紫羊毫笔,用羊毫与狼毫合并制成的羊狼毫笔。羊狼毫笔以尺寸大小又分为“小白云”、“中白云”、“大白云”。紫羊毫笔因软硬配制的比例不等,又可分为“三紫七羊”、“七紫三羊”和“五紫五羊”等品种。这种毛笔的性能是刚柔相济,弹性适中,易于掌握,挥洒自如。
宣笔之中最佳品种,主要是紫毫、兔毫和羊毫三大种类。
紫毫笔主要是选自皖南山区生长的野兔背、项部的紫黑色枪毛,这是野兔身上圆健而略柔的毛,又称之为“箭毫”。一张野兔皮上紫毫极少,故较名贵,曾有“紫毫之价如金贵”之称。
兔毫笔主要是选自野兔背、肩及尾部的毛做为毫料,性较硬,属于硬毫笔种类。这种兔毫具有毫长尖锐,毫杆挺拔,锋颖细长,毛密锋锐,最适宜制笔。兔毫又可分为紫毫、白毫和花毫三种,前两种主要选自野兔的背、肩和尾部的枪毛,品质较优。花毫又据其锋颖的长度,分为一花、二花直至八花八档,制做宣笔一般只取其中三花、四花、五花三档,因其锋颖较长,质量尤佳。
羊毫笔主要是指精选山羊毛做为制笔的毫料,其特点是羊毫性能较软,但有一定的弹性,能柔中见刚,毫长而锋颖圆韧,圆转自如,经久耐用,宜于书写挥洒。一只山羊身上的毛,可做制笔毫料的约为三两左右,而带“黑子”(优质山羊毫)的仅六钱左右。制笔时,要将带“黑子”的毛,梳理集中起来,才能制成“尖、圆、齐、健”四德之美的高档宣笔。
书画大家潘天寿在《听天阁画谈随笔》中讲道:“制笔之毫料,有柔软强健之不同;笔头之制法,有长短胖瘦之各异……。近代通用之毫料中,猪鹿毫强悍,鸡鸭毫柔软。兔毫矫健,兔肩枪毛,毫色玄者,名紫毫,甚尖锐劲健。次于紫毫者,有狼毫、鼠须。亦颇尖锐强劲。鼠须,为晋代大书家王右军所爱用。羊毫是柔中之健者。羊须圆壮而长,可制扁额大笔。柔健之毫易用,强悍之毫难使。初学者,从羊毫入手为最宜。笔头之制法,瘦长适中之笔,易于掌握其性能,矮胖瘦长之笔,难于运用其特点。然瘦长者,易周旋,矮胖者,易圆实。笔之使用,以尖齐圆健为上品。”并强调指出:“如书家之写大草,执笔宜稍高,运笔须悬腕,利用全身之体力,臂力,腕力,才能得写意之气势,以突出物体之神态。”
汉字书法是书法家通过手中的毛笔,运用手指的延伸,将个人生活感受,政治倾向、学识、修养以及个性等折射于黑白之间,形成“字如其人”或“书为心画”的独特形象。追求佳笔,是历代书法家梦魅以求的理想心境,上至帝王大臣,下至文人雅士,无不视宣笔为珍品,爱不释手。
书法大家王羲之,柳公权曾向宣城制笔名家诸葛氏、陈氏求笔。据《清异录》记载:“伪唐宜春王从谦,喜书札,学晋二王楷法,用宣城诸葛笔一支,酬以十金,劲妙甲当时,号为翘轩宝帚,士人往往呼为宝帚”。齐梁时文学家萧衍著有《咏笔诗》,唐代白居易有《紫毫笔》、《鸡矩笔赋》,耿湋有《咏宣州笔》,郭璞有《笔赞》,李白有《草书行歌》,黄庭坚有《谢送宣城笔》,吴承恩有《长兴作》等诗歌称赞宣笔技艺和艺术特色。
历代颂笔文章主要有李斯《论用笔》,蔡邕《笔论》、《笔赋》,卫夫人《笔阵图》,王僧虔《笔意赞》,韩愈《毛颖传》,欧阳修《试笔》、《笔说》等。
现代书法家对宣笔技艺更是称赞有加,舒同为泾县宣笔题词赞到:“笔走龙蛇,墨铸情谊”,吴作人为宣笔赞到:“运毫如剑”,启功、刘海粟、林散之、赖少其、黄胄等题诗赞词甚多。
泾县宣笔制作技工为适应不同书法家的艺术风格创作之需,专制具有个性特色的宣笔。如根据陈大羽先生意见仿制的“安吴遗制”,依照书法大家林散之意见特制的“长颈鹿笔”、“鹤颈笔”,按照亚明先生意见创制的“北尾合毫斗笔”,听取赖少其先生意见设计的“古法胎毫笔”,根据刘海粟大师意见创制的“莲蓬斗笔”等。因此,林散之大师特题词赞到:“制笔有妙理,唯宣笔厂为得之。”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中的最佳瑰宝书法艺术如离开了笔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行”。宣笔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为汉字书法艺术的形成,提供了绝佳的书写特有工具,为书法家创作千姿百态的书法艺术作品,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可以说,无毛笔则无中国书法艺术,无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就无法推动毛笔的不断改良与创新,两者之间,缺一不可,互为依存,共同谱写出灿烂辉煌的我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特有的宣笔传统制作技艺,特有的书法艺术表现形式,共同创造出灿烂的东方艺术瑰宝。
艺术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艺术不是素材的简单体现,而是通过艺人的思想、天才与技法的艺术表现。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立于意而归于用笔。”这就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精髓。
如今,“宣笔传统制作技艺”已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汉字书法艺术”已于2009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宣笔技艺与书法艺术将在新时期新阶段,为祖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再作新贡献,再创新辉煌,在历史的长河中,必将流芳千古,永放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