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箸”又作“筯”,即筷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餐具。本文要介绍的这双宋代银箸(见图),1992年出土于江苏溧阳市沙河乡新沙村的一座南宋晚期的墓葬中,现藏溧阳市博物馆,系国家二级文物。银箸长为23.3厘,重57.1克,上部六棱形,下部为圆柱形,中部为竹节纹造型。银箸上方下圆的设计,既暗含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同时在具体使用时方便了摆放及夹菜。银箸形制端庄雅致,整体造型修长纤细,颇显宋人简约气质。
宋代金银器较之唐代其制作更为商品化与平民化,两宋时期“私家制作和买卖的金银器皿的作坊行铺更多,也更为广泛,在汴京、临安和建康等大城市中都有金银行或金银铺,有的金银行还和交引铺结合起来,成为商业资本的代表。”这一时期金银器已经广泛使用于市井餐饮活动中,如《东京梦华录》卷四“会仙酒楼”一条有:“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虽一人独饮,碗遂亦用银盂之类。”“其正酒店户,见脚店三两次打酒,便敢借与三五百两银器。以至贫下人家,就店呼酒,亦用银器供送。”而这件银箸可谓是宋人将金银器使用融入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宋代以前筷箸的形态特征多以通体圆柱为主,且最早称之为“梜”,《礼记·曲礼上》中有“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郑玄注曰:“梜,犹箸也。”战国至秦汉时期已经普遍称“箸”,如韩非《韩非子·喻老》中有:“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张良对刘邦说过“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这样的话。宋元时期依旧流行称呼为“箸”,元代孔克齐在《至正直记》中载“宋季大族设席,几案间必用箸瓶、渣斗,或银或漆木为之,以箸置瓶中。”到明代开始称“筷子”,据明人陆容的《菽园杂记》中云:“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当时吴中船民和渔民特别忌讳“箸”字的发音,一旦船抛锚停住了,行船也就没生意,而“筷子”有快开船之意,因此就将“箸”称为“快儿”。后来,人们借鉴“箸”从竹声的方法,在“快”字上加了个竹字头,“筷子”一词便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