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面
最近,笔者在滁州收藏家邱士夔老先生处,见到一方品相很好的“龙盖诗底”小砚(见图)。其中砚面长13、宽7.8厘米,盖盒厚2.2厘米;砚体有方形研墨池,上方有水池,水池四周刻有缠枝花纹。砚盖上刻有“大龙吐水”图案;砚底上刻着一句“青山一龙同云雨”,乃双勾空心体,且为反字,字体粗壮工稳,“山”字有变化,与“一”字相邻,疑似一个字,生出妙趣。老先生说,“这是一方清后期或民国时期的素池歙砚,应该是出自民间匠人之手,或许这位工匠也是‘印人’(注:刻印之人)。总之历经百年,能善延至今,已是幸物了。”
盖底
砚体
砚底
我们知道“青山一道同云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可是此砚上刻为“青山一龙同云雨”,一字之改,添了文化内涵与情趣。想必是,制砚工匠为了同砚盖上的大龙配合,而心念一转,有意演化了王昌龄的诗意。
“青山一道同云雨”是王昌龄《送柴侍御》中的一句,原诗为“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位“柴侍御”可能是从龙标前往武冈,诗是王昌龄为他送行而写的。从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诗大约是诗人贬龙标尉时的作品。此时送朋友不觉有离伤之感,所以才有“青山一道同云雨……”的诗句。
王昌龄是盛唐时著名边塞诗人,他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约去世于玄宗天宝十五年。《旧唐书》上说,王昌龄为唐西京长安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客居其时的文化中心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似乎成了“京城人”。
“携砚常忆君,问安同家书。”古代诗人送行好友时常有送砚的习惯,因为砚是文人书信不可或缺的用品之一。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单就他的绝句而论,写“送别”“留别”的就有不少,而且还都写得情文并茂,各具特色。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有砚写信,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盼。
“送君不觉有离伤”,古时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于是诗人用两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而此砚上的“青山一龙同云雨”,一字之改,添了情趣。古人认为“龙”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这是有浓厚“龙文化”底蕴的一种意识,他们在砚上镌刻“吐水龙”是农耕文明的烙印。过去天旱时,人们用种种祈祷祭天,以此把龙唤醒,让龙翻身,这样便会起云下雨,达到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美好心愿。所以请龙、醒龙、龙翻身、龙戏珠、龙驾雾、龙起云、龙降雨,就出现在了许多古物之上。
在砚上刻龙,配上古诗句,可见工匠们丰富的想象,因为它蕴含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想必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龙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所以,工匠演化王昌龄这首诗句,也许是心灵的对应,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注入一方素砚之中了。
歙砚砚材纹理细密,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特点,叩之有声,抚之若肤,磨之如锋, 宜于发墨。梁太祖朱温曾将歙砚作为赏赐功臣的佳品。南唐精于瀚墨的李后主挥笔赞道:“歙砚甲天下!”并擢升著名砚工李少微为砚务官,在歙州专管歙砚制造。宋以后,苏东坡、米芾、黄庭坚、唐寅、董其昌都爱歙砚。清乾隆帝还在自己收藏的一方歙砚上铭文“歙之石,龙尾最”。道光年,歙砚仍为贡品。据《歙县志》载:“道光间,每年三贡,每贡两份,六方者四匣,二方者两匣,共二十八块歙砚,定期以贡朝廷……”
明清时期的歙砚制作受徽州的砖雕、木雕、石雕的影响而得以繁荣。从工艺上来看,工匠手下砚品的造型构图都达到了沉稳精练、端庄敦厚的艺术特征,它由朴素实用,演变为一种艺术。可以说,直到今天,许多承传而来的旧砚,总以它们各具的风格与雅致,渐渐成为文人雅士及收藏家们钟爱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