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观察和表现
整体感是一幅合格的作品中第一要具备的因素。不论你什么时候停笔,画面中的明暗和空间虚实关系都应该是协调有序的。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锻炼自己整体观察和表现的能力。
很多同学习惯盯住画面中一个局部死抠不放,其他部分一概不理,结果画面关系很难统一,甚至很多地方最后也没有刻画,留有空白,画面不完整。整体,就是对画面中各个部分的处理都要照顾到,让他们同时行进,依次到位,不能顾此失彼,差距悬殊。虽然我们画一张画只能用一只手、一支笔,一次只能从一个部分开始描绘,但我们还有一双眼睛用来观察和审视画面。它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流动的,可以看到局部,也可以看到整体。作画时眼睛不要理画面太近,近了就只能看到局部,远一些,就能看到整个画面,就能确切的评定画面的整体效果,从而引导着拿笔的手去画那些没有跟上的地方。画面中每一个局部都不要一次画得太过,以免比重失衡。整体是一种意识,靠一种绘画习惯来培养,当意识培养出来以后,则你无论从何入手都不会出问题了。
相互对比和参照
对比是绘画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词汇。位置关系靠对比,比例大小靠对比,明暗层次靠对比,空间虚实靠对比,色彩变化还是靠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效果,对比找准了,整体感也就有了。对比是相互的,对比就是为了产生区别。正如没有潘长江就显不出你高,没有姚明就显不出你矮一样。初学者大多意识不到对比的存在,单凭一种简单的感觉把画面往下推,也就造成了比例失调,主次不明,关系颠倒、错乱等弊病。而找出对比的简单方法就是将画面各部分互为参照物进行比较,分析其区别和差距,进而实施相应的定位或描绘。参照物一词来源于物理课本,我将它引入绘画教学中倒也得体。通过参照找出对比,是一种理性的绘画思维,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感觉的不足,是值得提倡的实用方法。
造形任务贯始终
造形,不只是起稿阶段的任务。不少人在刚接触绘画的时候总是概念性的认为,造形是起稿时的事情,一旦铺上明暗调子,就不用再管它了。这是一个认识和操作上共同的误区,这个误区给这些人们带来了困惑。我们应该认识到,起稿阶段的时间与完成画面的全部时间相比只是一小部分。在这段时间内,我们看物体(或模特)频率较低,观察物体(或模特)的时间还短,对物体(或模特)的分析理解都不够深刻,所以也就不可能在造型上达到最准确。随着观察物体(或模特)的频率高了,时间长了,自然会发现画面中更多的问题而一直到完成之前仍可能有发现。明暗关系的铺设对发现造型错误是很有帮助的,而且是效果越深入,发现的问题越多、越明显,也就越需要改正。生动且深入的画面效果是要靠精准的造型支撑的。所以,对于修改造形的意识,要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刻画结束,这样才会感到越画越顺手,越画越带劲。
疏舒拙见,只为更多的特长学子和美术爱好者少走弯路,我心自得宽慰。美术高考网祝大家学有所成!
2015年广东省第二批本科B类音乐类统考第一次投档情况
2015年黑龙江艺术本科二批院校第二次网上征集志愿通知
山东大学2015年录取通知书邮寄EMS查询
2013年石河子大学美术单招/校考考试题目
2013年天津科技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试题目
2013年青岛科技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试题目
2015年江西省第二批艺术类缺额院校网上征集志愿说明
2013年福建工程学院美术单招/校考考试题目
2013年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试题目
2013年西安工程大学美术单招/校考考试题目
2013年湖南大学美术专业考试题目(郑州考点)
2013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试题目
2013年北京联合大学美术专业考试题目(北京考点)
2015年福建省艺术类本科B批第一次征求志愿计划公告
2013年北华大学美术专业考试题目(郑州考点)
2013年四川传媒学院美术单招/校考考试题目
2013年内江师范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试题目
2013年江西财经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试题目
2013年重庆邮电大学美术单招/校考考试题目
2013年南华大学美术单招/校考考试题目
2013年重庆大学美术专业校考考试题目
北京服装学院2015年艺术类寄发高考录取通知书说明
2013年邵阳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试题目
2013年中国戏曲学院美术专业校考考试题目
2013年天津美术学院美术校考考试题目
2013年宁波大学专业单招校考考试题目
河北美考成绩不合格同样可报考的院校(汇总)
2013年福州大学美术类单招/校考考试题目
2013年浙江理工大学美术专业考试题目
2013年南昌大学美术类校考考试题目(安徽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