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练习基本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研究如何上好每节课,做到使学生先有兴趣,后有质量。
(1)发扬教研组的积极作用,群策群力认真钻研教材,加强集体备课,课后及时做好批改和辅导工作。平时对教学体会要及时记录,进行总结提炼,写出有质量的教后小记。
(2)围绕我组的总课题《让学生感受生活美》,各老师重点做好相关工作。
(3)以研究课为突破点,组内互相听课、评课,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用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并积累好有关资料及个案。
3.抓好教学常规,落实措施,提高40分钟课堂教学的质量。加强作业的自评、互评和面批,帮助他们提高审美水平。各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次教研活动,每月进行一次小组教研活动一次,加强沟通,共同进步、提高。
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发掘教材内容,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5.努力选拔优秀作品参加市、区美术绘画竞赛活动,同时点面结合,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画创作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6、做好上传美术教育信息工作:内容包括美术教研信息、美术教案、课件、美术作品、课堂小故事、教学后记、开发教材、论文等。
3月份:制订教研组计划,酝酿各自的专题课题,抓好教学常规训练。
4月份:配合中心学校开展第九届课堂评优暨淮川教学大比武活动。
5月份:讨论、交流新教材实施情况,继续学习有关专题研究理论,进行专题研讨。
6月份:进行课题《让学生感受生活美》专题研讨实施情况交流。
7月份:学习《小学生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方法的研究》一文,教科研小结,整理有关个案及资料。
8月份:教师业务学习。
11月份:学习《关于美术学科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思考与探索》文章。12月份: 教研组工作总结并评选优秀美术教师。
四、研究重点
1、研究重点:让“美”走进课堂、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感受生活美。着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中玩,玩中学,进一步提高其绘画质量。同时,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美,创设一种和谐、人文、愉悦的学习氛围。
2、研究人员:彭必毅、邓红宇、陈明珠、陈晓艳、尤润、赵艳、谢熙。
评艺术家张火丁复出:生活不入世 艺术才入流
春宫画与古希腊裸体的身体审美
继承传统,走向现代——青年画家张鸿武(组图)
专家谈功甫帖真伪之争:真伪鉴定并无统一标准
从“四王”入手,敬畏传统(组图)
评委的标准不一定是艺术的标准
中国画史研究需要不同的视野(图)
皮道坚:当代艺术绝非全是观念
中国现在没有真正的当代水墨
由“画家书法”说到“画家卖字”
薛松:我不是艺术的教徒
王建玉:理论离艺术越来越远
冯博一:非展览空间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国内艺术节频现:究竟是谁的节日
回归本真 书画家最终还需靠作品说话(组图)
高斯洋:中国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艺术美术馆
吕新民与他的乐天书画社(图)
摄影技术没有进步的6个原因(图)
丛涛:徐悲鸿对中国美术的影响已渐消退
专家:应尊重前辈名家对《功甫帖》的看法(图)
书法欣赏的五个Jing
期望白砥
国博:历史与艺术并重
且读且画(组图)
康斯坦布尔:欧洲风景画的奠基者(图)
陆俨少:学画微言
孙振华:创造一种自由的境界
万米书画长卷收藏策划者田太华——实干型艺术梦想家(图)
王明明:画院要出人才,才能出精品
李泽润:书法重在情感表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