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粉静物写生中,我们时常会遇到画得“粉气”这一问题,往往要时时提防,担心画面处理不当而陷入“粉气”、“苍白”的境地。
造成画面“粉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在表现物体的色彩层灰差别时,到处都以白色来调和,以此区分明度,使整个画面粉质的比重过大,从而产生“粉气”的感觉。特别是在表现物体受光面的色彩时,有些考生为了使受光面表现出较高的明度而一味加白色,从而丧失了物体的固有色倾向,画面的“粉气”也就随之而来。须知,即使是画物体的高光,也只应以白色蘸少许光源色及固有色,这样画出的物体高光才会符合该物体的色彩倾向关系。而且不同物体的高光色彩应该是各不相同的,切忌用白色去画所有物体的高光。
造成“粉气”的第二个原因是在表现物体的暗部时,不适当地调入较多的白色。一般在水粉写生中,暗部的色彩比较忌讳加进白色。因为水粉的白色与其他深色相调,干燥后就会特别“粉气”,重不下来。因此,通常是用柠檬黄、粉绿、土黄、橘黄、湖蓝等颜色,根据暗部的冷暖倾向调和深色以表现暗部的色彩变化。另外采用湿薄的调色方法可减弱暗部的明度,以此来表现暗部反光及表现暗面的明度差异,从而回避使用白色。当然不是绝对不能使用白色来表现暗部的色彩,对一些明度很高的物体,如白色瓷盘,暗部当然也需用白色与其他色彩相调。即使是表现色彩很深的物体,有经验的作者在表现暗部色彩的不同明度层灰时,也会用少量的白色调配暗面的色彩,色彩不必调熟,只是灵活地表现一些反光部分并在小中范围内提上几笔,这样非但不会产生“粉气”的感觉,相反会形成丰富、饱满的色彩美感。
造成画面“粉气”的第三个原因是调色盒中的颜料被未洗干净的笔蘸颜色时弄脏,或因调色盘在较长的作画时间里未及时清洗,或用含白粉的笔去蘸调色盘中的颜料,影响了颜料的强度,而使画面产生“粉气”的感觉。
珐琅艺术综合知识
吉林考古人发现的“镇馆之宝”景云碑
中国道教人物系列首枚《钟馗》纪念铜章发行
大唐西市:宣德炉的款识
真正的原矿紫砂泥料炼制过程是这样的
新起点 心启程——2020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
颐和园建园270周年文物特展开幕 400余件展品亮相
50年前专为出国部队印制的特殊货币“军用代金券”
初心之美——壹美美术馆国庆专题展即将举办
道光小平钱异品拾遗
张洹大型个展亮相冬宫
荆楚回响——湖北省画院双年展(第二回)开幕
客家世界客家风情佩饰:传统荷包
“ 惊蛰”孟繁羽摄影展
“三个航标的河流”张雪瑞个展
慈禧陵出土纺织服饰保护修复展
“红砂物语-成都公共艺术展”在许燎源当代艺术馆开幕
清乾隆寿山石“含味经籍”玺
“神童”烟标
世上本就没有金丝楠树!
“感触触感”群展
民国胡源鑫作“诗与人物纹”彩瓷粥罐
【展讯】丨2020中国泼彩画双年展今日于刘海粟美术馆隆重开幕
《无中生有》凡悲鲁原创动画手稿展出
汉代金银器的种类
2021年陕西美术统考考试大纲
2020年广西高考艺术类本科录取14696人
近代深圳
妙趣横生的越绣品:花样百出
革命公债券见证云南人民政府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