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静物中主要水果的画法
水果是色彩考试中最常见的,而考题中常见的水果有苹果、梨子、橘子、香蕉、桃子、葡萄、西瓜等,水果总的特点是颜色丰富,色彩纯度较高,表面光滑。因此作画时要注意水果的素描关系和体积感,把握好色彩的水分,表现出笔触,塑造时多用色块表现。考生往往会把水果画得太“平”,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把水果看成一个球体,分析它的黑、白、灰层次,作画的色块变化要大,一般水果的暗部用色薄而色彩变化小,亮部用色较干而色彩变化较大。
考生常出现的问题还有画面给人“脏”、“灰”、“花”的感觉。“脏”的主要原因是用色种类过多、色相不明,一般来说水果的亮部用两至三种颜色表现即可,暗部可多一两种颜色,另外要注意色彩色相和明度的变化;“灰”主要是由于色彩的纯度把握得不够(有时是由于画笔没有洗干净而造成的),画面的明度关系没有拉开;“花”主要是由于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等方面的对比太弱而造成的,因此作画时要注意表现黑、白、灰层次的变化。一、苹果的画法(1)红苹果画法:用深红色加群青作为暗部的色彩,由于苹果表面较光滑,所以高光部位较亮,用大红色稍加白色表现高光;用适度的紫色稍加白色再加湖蓝表现底部的反光。
(2)绿苹果画法:一般用淡绿、橄榄绿、土黄画暗部;灰都以淡绿、柠檬黄、中黄、白色为主。
(3)黄苹果画法:暗部用色以柠檬黄、土黄和中黄为主,以裙石、熟褐为辅,稍加湖蓝和紫色;亮部以中黄、柠檬黄、白色为主。一般水果题材中会将红色、绿色的苹果并置。作画时可适当降低一方的色彩纯度,另外,要注意观察苹果上端梗柄的朝向,苹果的梗柄最后刻画,这样就会达到满意的画面效果。
二、橘子的画法
橘子的画法与苹果有许多相似之处橘子的颜色比苹果单纯些,一般以橘黄、橘红、中黄为主,暗部以橘黄、橘红加熟褐为主,灰部以纯度较高的橘黄和橘红为主,亮部以橘黄、中黄加白色为主,反光受环境影响变化也较为明显,橘子的表面比苹果粗糙,有颗粒状突起,所以高光可用于擦的方法来画,会使质感表现得更真实。
三、葡萄的画法
一般葡萄有紫红色和淡绿色两种,画紫色葡萄以紫罗兰、深红、蓝色为基本色,画淡绿色葡萄以淡绿、中绿、淡黄为基本色。葡萄的反光较强,用冷紫色表现,另外,用色要有一定饱和度,不宜过涩,这样才有利于质感表现。画葡萄与画香蕉一样要注意整体性,从整体出发,主次有序,不要逐个刻画,这样很浪费时间。塑造前面的几颗葡萄时应处理好黑、白、灰的关系,并点出高光。
四、梨子的画法
先画出梨子的形体关系,用笔湿润,以便于表现质感,因为梨子的表面比苹果要粗糙,所以梨子的高光比苹果要弱些,用色主要以中黄、柠檬黄、土黄为主。暗部可加少量储石与淡绿。
建筑师陈暄访谈:我的梦想是建一座美术馆(图)
徐子林:如何区分艺术(图)
宫崎骏:融合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大师
跟风“大黄鸭”显中国文创匮乏现状
国人的书写能力要靠毛笔字提高吗
古琴的文化价值(图)
“文人书法”、“我书即文献”与“书法文献学”
肖像画是美术史绕不开的盆栽
阿瑟·丹托:艺术是什么(图)
人红赝品多:莫言书法赝品泛滥
比尔兹利的艺术:维多利亚时代世纪末式风格(组图)
宫崎骏:融合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大师(组图)
莫让雕塑再受伤
晚期毕加索和晚期德库宁作品的历史修正主义(图)
名人书法未必都有毒
为艺术的生存:为精神的存在
谈张永华的山水画近作:会通求变(图)
李昆武:画出来的人生
解读博伊斯的社会艺术
评论:文学翻译大赛不妨多一些
陈丹青:如何读懂毕加索
对景写生与闭门造车
中国的动漫产业为何没有宫崎骏诞生
名人书法不可一荣俱荣
画展开幕式别那么闹哄哄
大晚会退潮为何百米大书画还现身
记著名画家董明洋先生水墨岩画的当代价值(组图)
欧美的中国书法研究已不如从前活跃(组图)
直面生活的写生
留住毛笔字的文化基因莫让传统文化失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