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素描是基础素描的初中级课程,这一阶段的学习要求是:全面了解和熟悉素描的各种表现技术,学会和掌握素描的三种表现手段,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多物体、多物种的素描作业。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素描的静物写生课程,现在我们将这一阶段容易出现的错误及解决的办法列出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1)形体画得“歪”。这是由于起草不严格造成的错误。静物素描中物体的特点就是要“静”。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的位置和重心、对称物体的重心,在它的中心垂直线位置,垂直线画不垂直,就会使物体重心不稳,产生“歪”的错误。画“歪”的错误还有另一个原因:对称物体画得不对称。解决的办法是:起草时,左右两边要同时起草,不要等到起完一边,再起另一边。
(2)画面太“空”或太”满”。这是由于构图不当造成的错误。物体太小太集中,就会造成画面的“空”;而物体太大太散,画面就会“满”,甚至有时画面会“盛不开”物体。解决的办法是:在一开始就要把整个物体的组合外形找准,按照构图的要求做好定位辅助线,在进一步深入的时候,不要轻易改动构图的定位线,否则,就会破坏构图的初衷。
(3)轮廓线太“粗”。这是因为画者还没有树立起“体面”观念,不懂得物体的轮廓是由“面”的转折形成的,不懂得形体是用明暗对比出来的。解决的办法是:加强观察感受,排除非素描习惯的干扰,将“粗线”的一侧向暗部或背景过渡。
(4)轮廓线过“虚”。这是因为画者错误地认为:越是立体的物体,它的轮廓越虚;越是后面的物体,它的形体越虚。解决的办法是:依靠观察,依靠感受,了解视觉的“双眼视差”现象,学习造型的“线面”转换关系,不受 “主观”影响,客观地表现对象。
(5)透视面过“大”。初学者常常把物体的侧面画大,这是因为他们对视觉透视缩变现象理解的少,主观地认为,原来“那个面”没有那么小,没有完全按照客观观察的结果去画。这说明,生活中的习惯还影响着画者。纠正的方法是:认真学习透视规律,严格掌握比例关系,客观地表现对象。
(6)画面太“灰”。灰的直接原因是物体亮部画重了,这是由于明暗对比观察不足造成的,应该在调整时加重明暗交界线,提高亮部的明度。
(7)画面太“碎”、太“平”、太“板”。造成这三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表现物体主次不清。其中“碎”的原因是,物体刻画的部分太多、太强。“平”的原因是物体刻画不充分。“板”的原因是,物体刻画缺少变化。以上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整体观察,整体表现,主次技术掌握不够。解决的办法是:在素描步骤的熟悉造型阶段,就应该综合整理出静物的整体印象,找到静物的主次部分,在刻画中严格按整体和主次的要求进行,并及时作出调整。
静物素描是素描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静物素描作画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静物素描是一个全面学习和发挥素描基础技术,提高认识、总结经验的阶段。同学们应该在素描静物阶段,完成全部的素描基础技术训练内容,为下一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打下好的基础。
2020年辽宁艺考调整,美术类录取批次调整
美观实用的丁氏印香炉
151件克里姆林宫文物亮相故宫神武门城楼
“第二届当代青年陶艺双年展(提名)“在筑中美术馆启幕
乾隆青花带盖锦纹壮罐
“大写神州”——崔如琢书画艺术重庆首展
赏心悦目的清雍正绿釉瓷盘
季涛:人民币贬值与加征关税对艺术品收藏的影响
迎国庆中朝美术联展8月31日南京开幕
日本传奇摄影师植田正治作品在厦开展
现象级艺术展览|“拒绝打卡II·天空艺术展”回顾
小议湖北省造宣统元宝
民国燕大女校毕业纪念铜墨盒
画出扶贫路上的感人故事——记“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精选画展
江西龙南三友艺术展在湘开幕
山西美术统考考题(汇总)
千禧一代为何狂宠潮流艺术
“云集蓝溪 金炫艺约”六人邀请展开幕
秋风扇微和:中国当代十家扇画展开展(组图)
民国浅绛彩“羲之爱鹅”提梁壶
“三大国展”今秋齐聚山东 合力打造文化艺术盛宴
“同筑中国梦”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画展在京开幕
俄罗斯宫廷典礼展亮相故宫
故宫展出151件(套)克里姆林宫艺术珍品
三大国展齐聚山东 共庆新中国70华诞
“陶味道——器·王乐耕陶艺作品展”在京举办
如何挑选丹麦蜜蜡原石?
中国旅澳华裔画家张鸿俊在悉尼举办“中国的标志”个展
2017年吉林美术联考/统考色彩考试题目
2017年北京美术联考/统考色彩考试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