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中的高级灰是怎样产生的?
初学画画的人最容易犯灰的毛病,比如在明度上拉不开距离,或者片面追求色彩丰富而调入颜色种类过多,或者是在调色时像搅拌水泥一样反复次数过多,使颜色失去了光泽,或者是调色时平均对待没有倾向性。为了与这种颜色混浊脏乱,画面灰暗的现象相区别,有人在色彩关系恰当,灰得有美感的灰色前面加上高级二字。这是高级灰的来由。
对一般人而言,色彩与颜色几乎是同义词,但在绘画领域,色彩是一种颜色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对那种没有联系、比较单一的颜色是不能称之为色彩的,比如一块单一的绿色,在没有受到其它颜色的影响也没有影响到其它颜色时,在固有色观念下,我们可以说它的色相是绿色,它只是一块颜色而不是一种色彩关系。颜色是绝对的,而色彩则是相对的,它可以不太计较色相的准确度,但却非常重视具体对象与周围物象的条件变化关系。比如说一块白衬布的暗部,纯粹用白调黑画上去显得直白生硬,如果加入周围环境和光源等条件的变化调成似白非白(可能有点偏蓝或可能有点偏紫或其它颜色)的颜色画上去,加上周边颜色的相互作用,这个不是白色的颜色却能表现出更为丰富的物象,并不会让人觉得白衬布变成了蓝衬布或其它颜色的衬布了。这种因条件变换而产生的具有丰富色彩关系的颜色载体我们称之为灰色。
由于灰色的产生过程是复杂多变的,有一些现象非常容易使人产生误解,黑白不分,混淆视听,灰色变成一个不讨人喜欢的颜色。就连语言的色彩里都有,一般的有灰白、灰暗、灰不溜丢、灰蒙蒙、 灰头灰脑,而后有灰孙子灰心丧气,过份的有面如死灰心灰意冷,夸张的有死灰复燃。 长期形成的固有观念,不管是对颜色的认识还是对情感的表达,它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反映了客观世界的真实,但是在绘画形式上却容易模式化,观念上变得僵化生硬,与动态产生的灰色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
阿里杰罗·波堤回顾展于纽约MoMA开幕
央美毕业生优秀作品亮相伦敦
首届中国时装画大展将亮相清华
央美举办德雷塞尔大学教师展
黑白世界中的“八大版人”
201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
“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书画精品展”闭幕
程大利师生作品展徐州举办
“杜璞画世界遗产”油画展走进北大
百幅美术作品描绘山东重要名胜古迹
中朝当代著名画家办展促交流
祝竹篆刻书画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
现代陶艺开拓者周国桢回顾展举办
杜中良国画作品展在京举办
书画邀请展关注“书画同源”
记“发现:百年江丰文献展”
李象群艺术展“行人”开幕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中原行作品展举办
周理真“光芒必临”画展绽放北京
莲生妙相·娘本唐卡艺术精品展
第二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侧记
海峡两岸作家艺术家水墨丹青大展在台北开幕
“四季故宫”似水流淌
记第四届广州三年展“见所未见”
江西省第十四届版画展在南昌举行 百余幅作品参展
傅益瑶作品赏鉴会举行
应天齐将在威尼斯呈现“世纪遗痕与未来空间”
2012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在京举办
北京寺上美术馆将展示中国当代雕塑
张培武中国画作品展将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