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美术课程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的一门重要课程。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 美术课堂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通过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练习而获取知识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激活美术课堂是教学的根本任务。 一: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例如:投影从视觉上激发;课堂上配上古筝、笛子之类的音乐,从听觉上激发。教学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的环境等因素进行协调统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譬如说,叫二年级的小朋友画透视或写生,是不符合逻辑的。美术教学也同于其它科目一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美术是一种乐趣,并在这乐趣中学习掌握美术的基本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掌握美术基本表现手法。 美术课程大致可以分成欣赏和表现这两大块。如何激发学生用掌握的美术知识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生活、对美的感知。在新课程标准里,各个年级都有明确的规定。不管是色彩、线描、手工制作、黑白画等,只要学生乐于动手、动脑、放胆地去表现,在这个表现的过程中就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语言表达,从而使学生和教师在心灵上产生共鸣,达到人文、情感、精神上的沟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驱使学生带着多方面情感去完成一幅美术作品。 三:树立创新意识,开拓广阔的课堂教学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美术是用来表现丰富的生活、情感、事物的一种手法。事物、情感、是时时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也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学的根本任务。通过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会对学生的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给教师的课堂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在传承古今文化的同时也有了时代的产物。这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的发展是有独特的作用的。 四:明确课堂课题的学习领域,注意课堂量化的比例。 新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的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教师要明确把握课堂教学的学习领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有目标、有计划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可选择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总之,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四方面构成美术教学过程的比例要恰当,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美术,掌握用美术表达自己情感、思想和对生活理解的方法。
北京举行喜庆党的十八大书画大展
珂莱画展尝试新的表现形式
何森个展呈现“对月”之境
杨成国油画展“东方情怀”
中国美术馆自主策划中国画提名展
中央美院举办王玉平作品展
“新人文·卢禹舜”系列活动大幕将启
南京举办首届社区美术节
洪潮画展在济南开幕
雅尼斯·库奈里斯“演译中国”
迷失在展览空间中的2012利物浦双年展
"苍茫惟一——安东书象展"亮相北大
“中哈名家画青州”作品亮相青州
洪浩昌带来“不一样的风景”
中韩建交20年艺术展举办
王平画展亮相马鞍山
严克勤水墨画展亮相京城
“水立方”办国际书画大展
中国书画家赴阿联酋进行艺术交流创作
左庄伟夫妇金婚画展走进南京社区
京派画家花鸟画精品展春蕴京华
拉斐尔前派艺术展在泰特惊艳亮相
刘勃舒夫妇作品展
“2011·中国漆画艺术精品展”开幕
“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开幕
贵州军地书画摄影精品“双庆联展”开幕
万达携石齐画作“挺进”卢浮宫
河北成安农民书画展举办
郑玉崑山水画精品展在京举行
于会见画展关注都市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