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课堂是教师永远的情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学是情感的交融,是生命的交往,当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时,我们更要给课堂画上绚丽的“色彩”,注入生命的“活力”。我们要立足于生活,超越课堂,让学生亲身、亲心、亲历学习,因此我们可以让课堂成为一间“展览室”,一个“游戏场”,或一条“旅游线”……
一、“展览室”——心灵与作品的交流。“展览室”里充满了画香,学生个个如采蜜者享受知识无私的馈赠。师:大自然是多彩的、丰富的,《走近大自然》一课里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以及许多艺术家们利用大自然中各种材料,创造出各种独特的艺术作品。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看看?生:想(兴奋的表情)师:你们先欣赏一遍,看后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好吗?生:好(有点急不可待)教师利用多媒体储存了许多有关作品,配上音乐,边播放边解释,马上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大大的提高学习兴趣。师:谁能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们此时情绪非常高涨,大家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感受,虽然只是一年级的孩子们,但是孩子们被这些独特艺术作品,深深的打动,努力的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感受。
借此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走近大自然》是一年级造型、表现的一节课,课中已提供了一些图片。如何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仅靠书本上的图片是不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外搜集资料,利用多媒体现代化工具,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向学生公开自己的“法宝”,让学生自己与作品面对面地接触,直接与作品对话,直接体验。亲自采蜜。学生被这些艺术作品吸引住了,开始了自己的学习。
看,有仔细观看的、有相互讨论的、有请教老师的。教室里充满着热烈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了“展览室”学生无拘无束,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新课标提出要进行交流的课堂教学。所谓交流,意味着交流双方彼此敝开心扉,相互接纳,学生可以与心灵交流,可以与作品交流,可以与他人交流。当学生有学习需要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达到学习的目的,教师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也不是知识的占有者,学生不必等着老师的传授、灌输。
学习美术,应首先去欣赏作品,欣赏作品是美术学习的前提所在,只有通过与作品“零距离”的接触,学生的感受才是“原汁原味”的,在此基础上的欣赏能力才会日趋提高,学生通过一张张的作品比较、体会的有滋有味。此时,大自然的美丽已在他们心中驻留,热爱祖国的情感已在升华,美好的理想已在树立,如此的收获又岂是教师单一的传授所能达到的?
张大千之《杏花春雨图》
王天昊个展亮相北京爱慕美术馆
粮票收藏:整包地方粮票更有收藏价值
青玉和碧玉的区别
钱币收藏最需要关注的三个要点
“心怀自然”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画室96届同学油画精品展
2017爱马仕“奇境漫步”展览
晒珍藏的老相机 讲老相机的故事
2017广西师范学院艺术类本专科招生章程
“花镜”陈鸿志个展
秘色瓷:遥远的青铜乐钟
“暗流”——郑路纽约首次个展拉开帷幕
清华美院校友共传承学院文脉
西安外事学院2017年艺术类成绩查询及打印合格证
王宏画鸡 • 走进青岛赛奥泽恩(组图)
投资艺术品诈骗案:涉资10亿 刑拘240人
纸本藏品预防性保护指南
“蔡元培与北大”专题展览在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行
假紫砂泥料的制作方法
收藏品公司拒回购 老人被气晕
印尼海域“黑石号”沉船与唐代扬州“江心镜”(组图)
“春风沉醉-自颜自语”第三届当代女性画家邀请展
文房清玩:知性与美感的书斋生活
2017贵州大学明德学院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清华美院、清华深研院2017届夏季毕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即将开展(图)
红木家具中雕刻技术知多少?
“M+Y”马晟哲 尹茂健双个展
2017中国女漆艺术家作品联展在乔十光美术馆举办
明式家具最易被仿制 该如何鉴别?
崔景哲的中国红走进美国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