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素描头像表现的重点,这不但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重要的还在于,构成眼睛的不同材质和眼睛复杂的结构变化。
眼睛处在面部的中心位置,它是五官中运动最频繁的器官。两只眼睛的结构方向正好相对,这更增加了它的表现难度。因此,对眼睛生理结构的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
眼睛由眼球、上眼睑、下眼睑、眼眶和泪阜组成。眼球呈球体嵌在头骨深凹的眼眶内,通过上下眼睑构成的眼裂,我们才能看到眼球的暴露部分,即部分眼白和虹膜、瞳孔。表现眼球要特别注意它的精细变化。它的上部有上眼睑投下的阴影,下部有球体自身结构形成的暗部。虹膜是一个变化复杂的深色透明体,黑色的瞳孔上,有小而亮的高光。眼睑与眼裂呈弧形,分上下两部分包裹着眼球。上眼睑比下眼睑厚和长,位置也靠前,覆盖着眼球的大部分。眼睫毛呈放射状生长于上、下眼睑。上部的睫毛较为粗、密、长,而且能影响眼球的光照。在表现中要尽量多刻画眼部的这些结构特点,特别要注意眼球的体积和眼睑的厚度部分。
眼睑的形状与瞳孔的位置,与表现人的精神状态有很大关系。哪怕只一点小小的变动,就能造成神态的很大差异。因此,画者要认真观察对象这一部分的变化,及时捕捉造型需要的神态。
眼睛的表现,不能只局限于眼睛本身,还应当包括眼部周围的形体表现。与眼部结构关系比较大的是眉毛和眶上缘。眶上缘是眼眶与额头结合处大的结构转折。由于眉弓的穿插,使转折的边缘产生了多变的平面,其间还有浓淡变化的眉毛,更使此处的变化显得模糊和微妙。这一部分的表现,直接影响到眼部刻画的可信程度,因此,一定要弄清这一部分的骨骼结构变化。
公共雕塑应对接大众审美
张羽:毛笔皴擦掉了当代水墨精神
选秀先锋及其他:我们需要怎样的新锐
吴同利:古风新意志于道 绿水青山游于艺
谁给艺术戴上抑郁的帽子
泼墨代线条 误导人物画(组图)
王晓珞的水墨世界
任海丁:从绘画高仿真说起
李可染在齐家学画10年(组图)
非遗需避免文化物流式的传承
当代美术融合拓展之路
朱尚熹:城市雕塑也应优胜劣汰
王世军:以现代绘画的角度 立足民族的基点
瓷器纹饰婴戏图:历代社会万象的见证者
张岚军:跨界是拒绝自我复制
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家更要有自己的个性(组图)
伏虎杨轸开创穆家川时代(图)
陈少峰:当下中国画廊缺少动力和实力
新闻考古未来会成为一门学问吗
唐卡:一画一修行
李乃强创新中国水墨画:远看是油画近看是国画(组图)
上海艺术影像展总监:第一年是来定标准的
从“滇风”走向“巅峰”的画家——吉瑞森(组图)
如何从艺术门外汉成为收藏家
品读画家刘妍宏——得其英华 穷其枝叶(组图)
古树名木是上海的鲜活文物
关良:稚拙天真弥入味 简笔新韵皆妙趣
中国画创新必须固本博取
澎湖文石收藏家吕孟鸿:和石头聊天给它们生命
中国画就是拟人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