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的塑造是艺术创作的基础,也因抽象而较难掌握。怎样更快、更准、更好地塑造形,我总结了了解、分析、深入三个循序渐进的步骤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有着比较实用的指导作用。
首先,了解对象的意识。美术是视觉艺术,必须认真看待对象才行,眼晴没见过的物象你是很难将其表现得准确、传神的。也说明了一点,在生活中对物象的观察至关重要,它能够为你提供丰富的表现素材,许多同学一上来拿起画笔就画,速度很快,也十分认真,但表现出来的物象却与物象相距甚远。物体有其自身的形态和特征,物体之间也存在许多的差异,学生首先得了解所画对象,对其有充分的认识。要打好、打准形,一定要从物体的大小、方圆、曲直、穿插、粗细、材质等方面,去观察、了解物象,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让自己养成观察物象的习惯,这是画准、画好一幅作品的第一步。
其次,通过寻找来分析对象。找是看的深层表现,找什么呢?找比例,找透视,许多同学一直存在着一个困惑和心结,发现画了很多年,还是在比例、透视关系上重复出现犯错纠正、纠正犯错的问题,无法真正掌握和运用它们。先从比例来说,黄金分割比是大众都认可的完美比例,也是物象实用与美观的完美融合。生活中的物体都是依据一定的比例方式存在的,是符合大众审美要求的,要画准物体的比例,必须有一双屡利的眼睛和丰富娴熟的理论知识。(一)从整体入手,先找出物象上下左右的比例关系,再在大的比例关系中找局部的比例。多个物体组合的话,同找单个物体的比例相同,以此例推。等局部比例确准后,又以局部的比例关系来检查和纠正,外轮廓中各转折处相应的比例关系和位置,由内到外、由外到内、反复寻找比较,来解决比例的准确问题。(二)要确定好画者的视点位置,判断好自己是处在正视、仰视还是俯视,是一点透视、二点透视、还是三点透视。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的透视规律和特点,不能模棱两可。要做到心中有数,熟记它们的变化规律,这是决定你是否画准、画好的关键。(三)在头像素描中除了上述几点外,还要注意中轴线(动态线)位置和方向的确定。它是判断你所画头像是正视、侧视、正仰视、正俯视、侧仰视、侧俯视的标准。
结合以上三点,举例说明,一个带把手的陶罐如何画形。(1)先根据你所处的视点来确定物体属哪种透视现象(正视、仰视、俯视)。(2)将物体概括成几何形,如方形、梯形等。(3)确定陶罐的最高点、最低点,与最左点、最右点的比例关系。(4)在此比例基础上再找出陶罐把手的上下左右比例,然后又以把手的比例,以平行或垂直的方式来重新寻找确定罐子外轮廓各转折处的比例。不管物体多复杂,以同上的方法去确定比例和形。只要掌握及熟悉上述几点的变化规律,就不难画准静物、头像。
深入全面地思考熟悉对象。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些俗语揭示了一个勤练与坚持不懈的道理。绘画也是一样,熟能生巧,从量变到质变。19世纪德国著名画家阿道夫门采尔勤奋一生,为世界留下了近百本的速写、素描作品集,近万幅素描作品和大量油画,从以上数字可以体现出练在素描中的重要作用。多练能够锻炼和加深自己对物体的认识,及比例、透视的准确把握;多练能够提高自己的眼光,加强对物体敏感度;多练能够更好地把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熟悉并运用好理论,克服纸上谈兵。达芬奇说过:热衷于脱离科学而专搞实践的人,正如一个水手,登上了一条没有罗盘,没有舵的船,永远拿不准船的去向,实践必须永远建筑在坚实的理论上。多练能够加强手对线的灵活运用能力。◆福建第一美术用品淘宝店铺:艺考派-美术画材店
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本科招生专业考题
场景速写是创作的基础,考美院必须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0年校考专业试题
速写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8年校考专业试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1年校考专业试题
速写在考试中须注意的事项,认真看完它,你还怕速写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6年校考专业试题
带感的线面场景速写—速写名师叫你如何画场景速写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2年校考专业试题
2016年湖南省艺术类高考报名注意事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9年校考专业试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5年校考专业试题
初学者应注意人物速写的3个常见错误
艺考生铭记速写五字真言 高分将向你招手
【政策】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城市设计学院单独考试解读
天津美院教授教你美院速写应试方法 请耐心看完,能
2016年辽宁省艺术类高考报名流程
2016年辽宁艺术类高考报名流程
2016年辽宁高考报名信息采集所需证明材料
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本科招生专业考题
2016年辽宁高考报名时间11月6日至16日
速来学习这些,秒变速写达人
速写之脚部结构与画法技巧
风景速写Get技能
两张图,让你看穿衣服【重度分享】
如何在美术考试中出奇制胜?请人物速写的五步练习法
场景速写是艺考生的必修课 不懂它考试怎么拿高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1年校考专业试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0年校考专业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