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握整体观念:
这是不少初学者和考生共同的毛病,由于缺乏长期性作业的训练,在考试中不是在整体观念下全面推进,而是急于求成,在缺乏对整体效果的把握下一味死抠局部,因而造成局部之间无法很好地衔接。常常是某一部分已经画得非常突出和完整,而其他部分还是空白的,其画面效果可想而知。
一个整体是由多个局部组成,没有局部的整体,空洞不真实;然而,没有整体的局部,再精彩也没意义。素描的目的,不光是练就一手好活,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艺术思维的想法和如何观察事物的看法。有人说:素描就是比较,比较,再比较。这话虽然有点片面,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既然整体是关系到一幅素描作业的成败,那么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解决这种关系,就是靠比较的方法,比色调的深浅,比形体比例的长短、宽窄、大小,比透视关系的远与近、虚与实。根据这种比较画出来的物象,才是客观对象真实存在的一面。
2.深刻理解:
物体的起伏凹凸,明暗虚实关系,都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内在结构的外部表现。要想深入地刻划对象,必须要做到知其所以然,要研究其内在结构关系。有的同学面对模特儿,不是积极主动地由表及里地分析研究对象而是机械被动地抄袭对象,哪些地方深点,哪些地方浅点,他就把这种深浅变化照抄下来,至于这深和浅意味着什么,却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因此,很难深刻地、真实地表现对象。
3.敏锐观察:
有人说世上所有的人,没有绝对相同的面孔,每一个人都有区别于他人的相貌特征,双胞胎也不例外,他(她)们也都有别人不易察觉的差异。捕捉对象的特征和独具个性的差异,是素描训练的根本任务。但是有的学生不管画谁,不管对象的长相如何,气质怎样,都画得像一个人。这种现象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有初学时期老师指导上的失误,还有考生自己认识上的误区。有的考生错误地认为:模特儿像不像没有关系,只要画面效果好就行,反正评分的老师也不知模特儿什么样。像不像确实不是衡量一张素描作品优劣的惟一标准,但它却能检验一个学生对事物所具备的敏感性和表现能力。如果一个学生长时间脱离对象去感受,去编造所谓的画面效果和废弃对客观对象感知能力的训练,那么他就有可能造成感知能力的退化,失去一个艺术家所应有的敏感性。具体到素描写生中的表现就是千人一面,概念化,脸谱化等等。而这些毛病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这是因为作为一个画家重要条件的眼睛已经退化了。这样的试卷是无法得到高分的。
4.收尾彻底:
在最后画面调整时,最容易出现画面灰,效果不强烈,和画面锁碎的毛病。为什么出现这些毛病?因为光线照射下的物体都会产生三种基本的色调:黑、白、灰。有了三种不同的色调,画面的层次就清晰,画面的效果就响亮,至于哪一种成分多点,哪一种成分少点,都要视觉给你的感受而定。但不管怎样的比例关系,三大基本色调都不应缺少其中的一个。造成画面灰的原因很多。比如模特儿的面部大部分都处在亮部里,于是,画面上基本都是亮和灰的色调;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画灰。这时,应强调深灰的作用,尽量拉开深灰和浅灰的距离,使之保持画面的层次感。还有一种情况:模特儿的皮肤比较深,黑和深灰色调占其面部的大部分面积,而浅灰和亮面所占的面积很少。处理不好也容易造成画面灰暗、沉闷,影响作业成绩。对此,考生应主动减少中间色调的深度,提高画面(脸部)的亮度,保持画面的层次感。写生的过程当中,在整体尊重客观对象的前提下,允许对局部的色调进行调整、或减弱、或加强的艺术处理。素描写生的对象,或明或暗,或强或弱,或虚或实,都有着它的规律和秩序。写生时如果打乱了这种客观秩序,就会出现零乱琐碎,因而影响画面的整体感。比如,暗部里的反光,画得太亮超出了它所在的范围,就破坏了局部的整体。一个画面是由若干个局部所组成的,如果每个局部都出现类似的情况,那么这个画面就会支离破碎。
还有一种情况,每个局部都画得很好很完整,但局部和局部之间没有联系,互不统属,互不相让,像一盘散沙。物体在固定光源照射下,会出现强弱、远近和虚实的物象。因而就产生主次关系。这个主次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人为安排的。如果画面上没有这个主次秩序,就是画者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存在着某些问题。如果认为每一个部位都重要,都要强调和突出,那么秩序就被打乱,画面的整体感就被破坏。没有整体感的素描,不能算作成功的作品。
2017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校考成绩复核结果查询
河南安阳殷墟发现18座匈奴墓葬 距今1800年
鸿学博艺——中国著名书画家寒石艺术香港展开幕
新疆博物馆展出垂涎“奇石宴” 只能看不能吃
“意大利现代主义的光芒”基里科&莫兰迪展
高价的天珠
珍贵的钞王“大黑十”
枣庄学院关于部分考生领取艺术类专业测试合格证的通知
澄怀味象——耿天平花鸟画个展亮相石家庄
红木家具:打蜡工艺优胜于上漆
2017中国美术学院新疆预科生协作计划招生成绩查询
星月菩提入门知识
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蜀绣
寿山石之田黄石
中国(青州)国际文化艺术品博览会开幕
“丘园养素”于学波中国画作品展
“尚之以琼华”始于十八世纪的珍宝艺术展
和田玉收藏中的九大误区
美术馆数字化:不只是将展品搬上屏幕
黄筌《写生珍禽图》:一幅精妙的课徒稿
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高清呈现高平开化寺精美图像
缅甸妇女发现古代银币上交 获奖励6千
“似远实近”2017罗青、涂少辉联展第三回
日本铁壶在中国及其前世今生
2016各省高考艺术类录取分数线汇总
“自然弥新 原石书法展”举办 作品内容以国学为主
宋代湖州徐家铜镜
重磅来袭 九位画坛权威“炮轰”薛林兴(组图)
2017长春光华学院吉林省艺术类校考合格分数线
景德瓷VS景德镇瓷,你真的分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