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美术高考素描要命的几点断送你的前程
纵观美术高考十几年的变化,虽然考试科目变化不大,但是对考生绘画水平的要求,确实提高了。素描头像从单纯对结构、五官、效果的强调,慢慢倾向于对生动、整体、扎实的要求。看来高考也是一门不断追求的艺术。艺术高考的进步是艺术教育整体素质提高的关键。请同学们认真看看,祝大家早日练就一手好素描!
1、整体意识:
局部观察是初学者本能反应,但是学画必须了解的是,整体中的局部刻画使画面丰富,没有整体把握的局部刻画,使画面琐碎、凌乱。整体意识是画好素描的前提,它决定画的成败。因此,比较观察的方法就是素描写生的主要方法,用比较的方法画准形体比例的大小,透视、虚实。用比较的方法建立起局部与局部整体之间的关系。
2、敏锐感受:
很多考生认为模特像不像没关系,只要效果好就行,反正评分老师也不知道模特什么样。像与不像确实不是衡量一张素描作品优劣的标准,但它却能检验一个学生对事物所具备的敏锐性和表现能力。如果画画脱离感受,一味去编造效果,后果将是感知能力的退化,最终失去艺术家应有的敏感性。只会千人一面,概念化,这个毛病一旦形成是很难纠正的。试卷是不可能得到高分的。
3、结构与型体:
物体的起伏凹凸明暗虑实关系,都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内在结构的外部表现,要想深入地刻画对象,必须要做到知其所以然, 掌握其内在的结构关系,结构与形体是深入塑造的关键,也是本书的重点。解剖知识只是提供给我们平面的图解,我们运用起来是被动的。我们帮助同学们了解头部概况,主要骨点,帮助同学们建立形体的意识,最终我们要达到主动的运用,结构与形体认识,主动的塑造。
4、效果的归纳:
深入塑造的过程免不了相对的局部,考生易出现的灰、花、乱的问题都是缺少效果归纳的意识。需要归纳的内容包括黑、白、灰效果,包括空间虚实的秩序感,包括明暗交界线的提炼。我们这时要通过退远看的方法,主动的检查出画面的不和谐因素,明确关键问题的所在,把握大局,整体的控制能力是成功素描的最终呈现。
艺术家:请多考虑下你们作品的受众
美术馆不能被赞助者牵着鼻子走
从表现主义到波普艺术
中国画写意造型说
被误读的“程式化”
瑞士水墨基金会主席:中国水墨艺术很神奇
为中国美术立言
工笔画写意性的表现方式
秦桧可以被扶起吗?
和四十米弧面空间共振
海外传播与阐释中对齐白石的误读
朱屺瞻与关良“沪上重逢”
吴休:反对艺术商业炒作
此漆非彼漆——朱青生漆山计划一说
我山非他山,心近平凡
马力:一个在中国做策展的法国人
点染时光 墨绘当代——范治斌作品简析
恢宏与熔铸 ——经典重现的意味
清新的文人墨戏——覃志刚的书画
寻找指引创作的明灯
给世界一个看得懂的中国
画家比润格害人害己
江山胜景:粗服乱头的野趣之美
第20届全国版画展将引入策展人制度
传统的颠覆与解构
回望英国美术300年
知识生产:美术馆的发动机
在画中创造另一个天地
“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李维红画评
王春辰:艺术具有特殊的话语方式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