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16年高校单独组织的艺术类“校考”的考生,由考区招办出据报考证明。报考证明上要写清楚参加青海省2016年高考报名的考生号,粘贴一张小二寸半身照片并加盖考区招办的骑缝章。
参加由我省组织的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的考生,专业考试报名、专业考试地点在青海师范大学。报考时,由考生所在中学或考区招办出据证明(写清楚参加青海省2016年高考报名的考生号)。其他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艺术类专业考试不合格者,按普通类编排考场(中职毕业生按“对口高职”编排)。
杨韬:雕塑是角色扮演
自在汪伊虹
美术品著作权保护空间尚待拓展
大众与版画
在传承中发展 ——黄泽森的绘画艺术
当代艺术“划界”与“跨界”再思考
传统中国画元素流失过多惹业界担忧
以历史眼光看待文化现象的大家
雷人“鸟巢”频现,都是创新乏力惹的祸
质沿古意 文变今情—马书林画京剧人物
品读唐卡艺术的“太阳味道”
姚思敏谈书画创作:十个优点比不上一个特点
探索的目标是超越自我
埃尔·格列柯:给画布以生命
斥资600万建“皖公”巨像引热议
吴长江:把“潜力股”培养成“实力派”
“大师”评选缺什么?
仿洋设计难走远
赵根成人物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方力钧:创作动力源于痛感激发
美术界研讨潘絜兹
公共雕塑:在空间中博弈
“雕塑计划”:新格局下的自我突破
大师杰作引我们重返正途
当代艺术何以“去魅”?
当代水墨:从“穷途末路”到突破超越
中外专家热议: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美术
如何开展造型基础教学?
什么时代可以“鸾凤齐鸣”?
美术要坚守美学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