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是绘画入门的基础,它能帮助我们提高整体而全面地观察世界,准确而客观地表现对象的能力,是促进初学者眼、脑、手高度协调一致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各专业院校及系科都将其列为造型基础课 ,也是初学者迈入艺术殿堂的必考项目。 为了考生能对我们学校的要求有所了解,在素描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们对历次考试中,考生暴露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分列如下: 缺乏整体观念 这是不少初学者和考生共同的毛病,由于他们缺乏长期性作业的训练,在考试中不是在整体观念的 指导下全面推进,而是急于求成,急着出效果,在缺乏对整体效果的把握下一味死抠局部,因而造成局 部相互之间关系无法很好地衔接。常常是某一部分已经画得非常突出和完整,而其他部分还是空白的, 其画面效果可想而知。 一个整体是由若干个局部组成的,没有局部的整体,是空洞的不真实的;然而,没有整体的局部, 再精彩、再深入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素描的目的,不光是练就一手“好活”,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 艺术思维的“想法”和如何观察事物的“看法”。离开了这两点,素描练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有人 说:“素描就是比较,比较,再比较。”这话虽然有点片面,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既然整体是关系到 一幅素描作业的成败,那么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解决这种关系,就是 *比较的方法,比色调的深浅,比形体比例的长短、宽窄、大小,比透视关系的远与近、虚与实。根据 这种比较画出来的物象,才是客观对象真实存在的一面。 缺乏理解对象 物体的起伏凹凸,明暗虚实关系,都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内在结构的外部表现。要想深入地刻划对 象,必须要做到“知其所以然”,要研究其内在结构关系。有的同学面对模特儿,不是积极主动地由表 及里地分析研究对象,不去研究外部表象的内在成因,而是机械被动地抄袭对象,哪些地方深点,哪些 地方浅点,他就把这种深浅变化照抄下来,至于这深和浅意味着什么,却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因此 ,很难深刻地、真实地表现对象。 缺乏敏锐感受 有人说世上所有的人,没有绝对相同的面孔,每一个人都有区别于他人的相貌特征,即使是双胞胎 也不例外,他(她)们也都有别人不易察觉的差异。捕捉对象的特征和独具个性的差异,是素描训练的 根本任务。但是在素描写生的过程中,常常看到有的学生不管画谁,不管对象的长相如何,气质怎样, 都画得像一个人,模特儿似乎成了摆设,成了他们胡编乱造的参照物。这种现象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 有初学时期老师指导上的失误,还有考生自己认识上的误区。有的考生错误地认为:模特儿像不像没有 关系,只要画面效果好就行,反正评分的老师也不知模特儿什么样。像不像确实不是衡量一张素描作品 优劣的惟一标准,但它却能检验一个学生对事物所具备的敏感性和表现能力。如果一个学生长时间脱离 对象去感受,去编造所谓的画面效果和废弃对客观对象感知能力的训练,那么他就有可能造成感知能力 的退化,失去一个艺术家所应有的敏感性。具体到素描写生中的表现就是千人一面,概念化,脸谱化等 等。而这些毛病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这是因为作为一个画家重要条件的眼睛已经退化了。无疑,这样 的试卷是无法得到高分的。 缺乏画面把握 在最后画面调整时,最容易出现画面灰,效果不强烈,和画面锁碎的毛病。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毛病 呢?这是因为光线照射下的物体都会产生三种基本的色调:黑(最深的色调)、白(最亮的)、灰(色 调丰富的中间色)。有了三种不同的色调,画面的层次就清晰,画面的效果就响亮,至于哪一种成分多 点,哪一种成分少点,都要视客观给你的感受而定。但不管怎样的比例关系,三大基本色调都不应缺少 其中的一个。 造成画面灰的原因很多。比如模特儿的面部大部分都处在亮部里,于是,画面上基本都是亮和灰的 色调;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画灰。这时,应强调深灰的作用,尽量拉开深灰和浅灰的距离,使之保持 画面的层次感。还有一种情况:模特儿的皮肤比较深,黑和深灰色调占其面部的大部分面积,而浅灰和 亮面所占的面积很少。处理不好也容易造成画面灰暗、沉闷,影响作业成绩。对此,考生应主动减少中 间色调的深度,提高画面(脸部)的亮度,保持画面的层次感。写生的过程当中,在整体尊重客观对象 的前提下,允许对局部的色调进行调整、或减弱、或加强的艺术处理。 素描写生的对象,或明或暗,或强或弱,或虚或实,都有着它的规律和秩序。写生时如果打乱了这 种客观秩序,就会出现零乱琐碎,因而影响画面的整体感。比如,暗部里的反光,画得太亮超出了它所 在的范围,就破坏了局部的整体。一个画面是由若干个局部所组成的,如果每个局部都出现类似的情况 ,那么这个画面就会支离破碎。 还有一种情况,每个局部都画得很好很完整,但局部和局部之间没有联系,互不统属,互不相让, 像一盘散沙。一个物体在一个固定光源的照射下,必然会出现强弱、远近和虚实的物象。因而就产生了 物象主次关系———秩序感。这个秩序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人为安排的。如果画面上没有这个秩序,那 就是画者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存在着某些问题。如果认为每一个部位都重要,都要强调和突出,那么 秩序就被打乱,画面的整体感就被破坏。没有整体感的素描,是不能算作成功的作品的。
自家后院挖出百年珠宝 也有鲸鱼化石(组图)
李老十诞辰六十周年艺术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银海湾,蓝海湾——郭强个展将亮相兰空间
头发眼睫毛仍完好 研究员欲重塑900年的女木乃伊(组图)
上海昊美术馆“宣言”朱利安·罗斯菲德(图)
第十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启幕
景德镇窑皇家瓷器艺术展开展 持续3个月左右
元青花瓷器收藏元青花鉴定技巧
四川美术学院教师优秀作品展在新加坡举办
“圆点女王”在东京(组图)
岭南师范学院2017年广东省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情况
“心路传拓”全国博士书法邀请展暨博士论坛在乌兰察布市开幕(组图)
低级别文物保护和监管力量十分薄弱(图)
沉浸式体验模式更容易让青少年儿童投入美育教育(组图)
“最美老人”摄影展举办
解密孙过庭《书谱》十大谜团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2017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期待!使用尖端技术解开古老遗址中的谜团(组图)
“空城计”周童个展
科勒艺术展诠释“敢创”设计
今年文玩核桃白菜价 闷尖狮子头青皮5元一对
“大融之美·文化青海”亮相青海美术馆
四少年结伴入室盗窃 盗价值15万珠宝500元卖出(图)
西安古墓留关中地震印记 墓主主政一方却草草下葬(图)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美术设计专业录取分数线
史春坡十年祭(组图)
山东大学2017年湖南省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线
巴西矿工发现重360公斤翡翠矿石 估价合20亿元(图)
佛教汉文《大藏经》惊现图书馆(图)
二十四节气诗书观照人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