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短,不少考生焦虑不已。有的担心这么短时间,再复习还能否奏效;有的忧虑一旦发挥失常该怎么面对;有的苦恼为何自己已非常努力,却没有收到成效。这些问题在即将走进考场的学生中很有代表性。实际上,临考前,考生出现这些焦虑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面对。记者针对这些问题请教了心理学专家。
焦虑之一:十多年寒窗苦读,仅剩一个多月复习时间,拼命学还有作用吗?
专家:考生之间的确存在一些差距,但只要能对这些差距予以重视,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在最后几十天继续向目标实现迈进一样有可能。首先要保持内心平和,以平静的心态面对高考。只有做到内心平和,才能平静面对一切。其次,坦然面对目前学习生活中的烦恼和担心,查清烦恼产生的原因,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焦虑,并归纳这些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一步一步努力下去,离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焦虑之二:以前贪玩,不爱学习,但自从醒悟以来,我一直很努力,几乎连别人睡觉的时候我都在学习,成绩却不见提高,马上高考了,该怎么办?
这是临考前大部分考生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付出了很多,但成绩却没有太大的变化,他们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整日忧心忡忡,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
专家:这是大部分考生的一个通病,主要和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有关。首先应该客观评价自己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学习境界,了解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于理解得全面、可以全部吸收和消化。简言之,学习需要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如果目前的努力还没有达到足够的量变,就不可能引起质变的结果,成绩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其次,成绩提不高都是有原因的。这类考生也许很努力,但努力只是体现在时间上,并不代表注意力很集中、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很高、学习的心态很好。效率不高是导致成绩没有变化的一个直接因素。这类考生在临考前一定要找到成绩提不高的原因,在学习中学会思考、总结,不要打疲劳战,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利用好最后这段时间,向更高的目标冲刺。
焦虑之三:因为平时学习很认真,我的成绩还不错,如果发挥正常,考上二本是没问题的。可问题是我是个“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人,平时做过好几遍的题拿到考场就像从来没见过一样,一下子就蒙了,所以大考总是考不好。我怎样才能在高考时发挥好?
专家:这主要是一个考试心态的问题。根据多年研究发现,很多考生在考试中考不好,恰恰是由于太想考好造成的。由于他们平时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考试时压力过大、过分紧张,考场上一遇到难题就会紧张得无法开启自己的知识库,最终的结果往往就是不会做的题做不出来,会做的题也做不出来。一出考场,马上就想起应该怎么做了。这类考生在面对考试时,首先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能抓的分数一定抓住;其次考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不要太在意,太在意分数反而容易给自己背上沉重的负担。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补习和改进,争取在下次的考试中不犯同样的错误。这类考生需要从平时做起,只有在平时的考试中做到以上两点,高考时才能从容应对。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美术教学反思
探讨美术新课标 浅析体验性学习
儿童绘画与小学生素质的培养
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
小学审美启蒙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乌龟滚下坡》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层层深入化难为易
用心和学生“对话”
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小学美术、音乐互补教学法浅探
世界文化视野中的楚美术
上好工艺美术课的五要素
揭开婴幼儿涂鸦和儿童画的奥秘涂鸦解析
让学生走进艺术殿堂
融诗寓画美术教学初探
中学美术教育基础教学方法新探
“线”在美术作品中的功能与审美特征
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渗透
《你的家 我的家》教学反思(二)
《献给教师节的画》教学反思
用真诚的爱心换取孩子们的信任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
启美启智启德启信
浅谈中国画教学
美术教学中的情意教育
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在美术课中拓宽儿童的创造思维——谈《爬升玩具》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