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艺术家亚力杭德罗·卡迪纳尔的装置作品《重绘未来》
牵手(国画) 毕建勋 “十一”假期,北京的中国美术馆成为许多热爱艺术的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心仪之选,馆外排队领票、馆内人头攒动的场景几乎成为常态。9月28日在此开幕的“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占据中国美术馆一层和三层全部展厅,以来自84个国家的艺术家的逾700件展品让各地观众大饱了眼福。 聚焦“未来与现实” 本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以“未来与现实”为主题,按照把未来的精神追求与现实的人文关怀结合起来的理念,向海内外艺术家征集作品,获得了数以千计的艺术家提交的作品和草图,通过评选形成了如今的展出阵容。 当今时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以及各文明之间的冲突,引起了人们对未来的普遍焦虑,在“未来与现实”的总主题下,艺术家们以审美的智慧表达对未来和现实的期许和反思,体现着艺术创作的重要责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表示,第五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确定“未来与现实”的主题,表明中国与世界各国当代艺术家有着面对当今人类社会的现实困境、共创美好未来的热切心情和强烈愿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认为,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十年世界的自然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对未来总是充满憧憬和期待,当人们试图逃离浮躁的生活遥望未来时,又会不由自主地反观现实。经受了种种磨练的艺术家们正在热情地参与到生活的激流之中,关注社会的变革和变革中产生的新问题,努力用自己的智慧和艺术才能对这些问题加以回应。基于此,对于“未来与现实”的主题,艺术家们都表现出了一种敏感和积极的态度。 主展、特展精彩纷呈 本届双年展主展部分共有313件国外艺术家的作品和182件国内艺术家的作品展出,其中包括黄永玉、韩美林、袁运甫等39位特邀艺术家的作品。 意大利艺术家亚力杭德罗·卡迪纳尔的装置作品《重绘未来》以巧妙的光影技术,呈现了人类对于未来的思索;斯里兰卡艺术家卡兰纳戈达·杜米卡·尼罗斯汗的雕塑作品《后战争时期》以废弃的子弹构造花朵,寓意当今时代作为“后战争时期”所隐藏的不安;墨西哥艺术家亚伯·西门尼斯的油画作品《星际旅行》以虚幻的画面营造了对于人类未来生活的畅想空间……中国艺术家毕建勋的国画《牵手》戏仿张大千和毕加索牵手奔跑的场景,表达对中西文化交融的理解;李晓林的版画《幸存者》刻画了幸存矿工的群像,给人以痛彻的视觉冲击;王冠军的工笔画《今夜不回家》表现中国当代青年的瞬间情态,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彷徨……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认为,本届双年展国外艺术家的作品更多地表现了对未来的描绘和想象,而中国艺术家则较侧重于对现实的呈现和反思。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认为,展出作品总体上呈现着多元化的特征,参展艺术家在呈现现实与超越现实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个性化表达。展览中宏大题材的作品较少,艺术家更加重视个人艺术语言的表现,并不刻意强调古典与现代等风格界限,乃至在画种上也体现出混搭的倾向。 此次参展的中国艺术家既有九旬老者,也有“90后”的新生力量,让邵大箴欣喜“江山代有才人出”。他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注意观察和研究当代世界艺术思潮的变化,注意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艺术中吸收有益的养料。“当代的、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艺术决不是封闭和保守的,从展出的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开放姿态。” 按照北京双年展的惯例,除了主题展之外,本届北京双年展还设立了“印度当代艺术特展”“亚美尼亚当代艺术特展”“弗朗西斯科·戈雅版画作品展”和“墨西哥现当代艺术特展”4个展览。其中的“弗朗西斯科·戈雅版画作品展”展出了160余件戈雅版画,他的《奇想集》和《战争的灾难》两套作品首次在中国展出,成为本届双年展的一大亮点。 艺术交流的国际平台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自2003年开始举办,参展国已从第一届的42个增至如今的84个,参展艺术家总计近3000人,观众达数百万人,已经成为展示世界各国美术家风采的重要平台。本届展览开幕当日,就有约200位国外艺术家来到现场,艺术家们或站在自己作品前热情介绍,或三五成群探讨艺术,或与中国观众亲切合影,让人在欣赏艺术之余,感受到和谐愉悦的气氛。 来自美国的诺亚·申科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一次来到中国,通过向组委会递交申请并被选中,能够在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展出自己的作品十分荣幸。更为重要的是,他结交了许多艺术家朋友。来自罗马尼亚的格奥尔基·扎哈里亚和维吉尼娅·维迪娅夫妇分别是参展的雕塑家和画家,虽然他们只能说很少的英语,却十分热情地与每一位提出要求的观众在自己的作品前合影。赫伯特·博拉诺斯是哥斯达黎加国立大学艺术与视觉传媒学院的教授,他告诉记者,在参展之前自己特意请哥斯达黎加驻华使馆的朋友帮忙制作了介绍自己作品的中文册页。他说,北京双年展有如此之多的艺术家参展让他感到惊喜,参与其中令人激动,能来北京看一看来自世界各地最前沿的艺术作品,对于自己未来的创作也将有很大的帮助。 塞浦路斯共有9名艺术家参加此次北京双年展,虽然不是一个单独的特展,但塞浦路斯教育与文化部还是专门为参展艺术家统一印制了宣传册页。女艺术家塔蒂娅娜告诉记者,她曾经参加过第二届和第三届北京双年展,此次参展作品正是结合她前两次来中国的感受创作的,她以中国的水墨、宣纸和树脂玻璃为材料,创作了由人群构成的蜂巢形象,并配以蜂鸣的音响效果,来表达自己对当今时代理想的人群关系的理解。塔蒂娅娜说,选取中国素材进行创作,是因为中国文化中蕴含着和谐共融的精神内涵,现实中的人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宗教和文化背景等,但如果能以人性共通的道德和对自然的认同与尊重,在一个大的“蜂巢”、社区中和谐相处,那么我们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发出的声音便是美好的。 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吴长江表示,北京双年展作为一个日渐成熟的国际艺术交流平台,除了要针对时代发出艺术家们的声音,促进艺术创作水平的不断提升,还要发挥联系世界各地美术家、促进交流和友谊的重要作用。各国艺术家们的精彩作品和感情流露或许正是对于这一初衷的热情回应。
上海戏剧学院2019年春季考试招生章程(PDF版)
“丹青锦裳——郑锦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展开幕
韩美林不同一般的生肖艺术
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承认各省广播电视编导统考成绩
“十步芬芳”陈佩秋书画艺术展隆重开幕(组图)
轮回——2018后水墨时代展在北京798艺术区圆满举办
初心·辞——黄河滩区主题摄影展举行
淮阴师范学院2019年艺术类招生简章(江苏)
哈尔滨广厦学院2019年吉林影视摄影与制作校考招生简章
故宫首次最大限度还原清代场景 普通人可感受在宫里过年
2019年云南省艺术类统考相关告知
“丹青歌盛世——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国画邀请展”在北京开幕
2019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类专业考试内容
荷兰藏家又称愿意归还章公祖师像 福建村民望其尽快兑现承诺
北电动画学院“阿达实验班赴法学习汇报展”举办
2019年江苏省艺术类校考相关规定
宋磁州窑人物故事图枕
“故乡——西多罗夫、妥木斯油画展”开年将于中国美术馆举行
天津美术学院全国各考点空余考位的情况说明
英国发现大量保存完好恐龙脚印化石 细节清晰可见(组图)
150余件(套)龙山黑陶佳作在济南展出
西藏阿里发现青藏高原首个史前洞穴遗址(组图)
“墨索·丁杰水墨画作品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开幕(组图)
“阳光下的歌唱”桑德罗·特劳蒂绘画作品展
追求永恒高贵之美的法国画家布格罗
中韩艺术家联手演绎“古雅”水墨
山西历代碑拓书法艺术作品展8日亮相龙城
华南农业大学2019年艺术类校考招生简章
用60件作品 开启500年西洋绘画之旅
“走进自然”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暨大明艺苑试开馆即将在南通举行(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