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抽象艺术的界定,已不再只是用来做为写实风格的对立面。具象、抽象及叙述性的内容,已在西方抽象表现的发展中,获得了认定。复合媒材的使用,更打开了形式表达的局限,彰显其丰富的语汇。继康丁斯基、蒙德里安视觉美学探索的架构之后,对于视觉艺术,「抽象」一词的意涵,艺术家仍在美术史的演绎中,将意涵推展至社会学,艺术史等各个层面,使抽象意题呈现的可能性,更为宽广。
「学习」与「经验」,使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走向同值化的危机,因而使人的个体失去了独立人格的倾向,而无法解读对于事物的真正现象、感动与省思。生命中的失落感,也同时在人们越来越无法分辨自己的过程中产生。绘画,提示与外界沟通的可能性,并提醒人们不再用概念束缚眼睛,捆绑自己观看的角度与可能。让存在于脑海中的现有框架,解放出来。这才有可能使得存在于空间的细微感觉,与新鲜的场景,透过自由的氛围,跨过我们的眼睛,进入我们的心灵。让不合逻辑或非我们习惯中的景象事物,也可以成为眼睛体认的对象。试着打开双眼,活化人们的心灵,进而活泼与丰富我们的人生经验。
写实的情感主题经常对应明确,而抽象就经常以色彩与形提供与情感对应的元素。当元素线索与视觉共通性相违背时,观者情感的表达就经常难以切中画家情绪的重心。画家对于生活场景,采取一种几近于写实的手法,却能在观念上跳脱「惯性」的角度,以全新的观察,取景入画。而抽象与具象是否能在画面并存的议题,画家往往在观察与取舍题材的过程,已经做了初步可能性的判断。这种判断能力,则来自画家企图恢复,用以观察事物本质的「动物性」本能。
唯有透过本能的眼睛,触探物质本身的微妙变化,或观察物质并存产生的新关系,才能产生视觉上的新意。在创作过程中,画家尽一切可能舍弃熟炼的技巧,与学习背景所造成的局限。画家认为:存在于生活中不经意的场景,不需粉饰造假,或强加象征意涵,只要能掌握剎挪间光影的变化,都可能形成画面的主要力量。一张感动人的好画,除了笔触之外,事实上是抽象的感觉在感动我们。那抽象的感觉是你自己的抽象空间,我不是讲物质世界的三度空间,而是你自己的抽象空间。...」。当在平面的画布上,寻找对象彼此的关系时,却又显现出矛盾的多重视点关系。使得画面构成的每一部份都成为必要的元素,处处都暗示着紧紧相迫的矛盾性。也许这就是画家具备对物体观察,超乎一般人眼睛的先觉能力,也是画家在视觉的极限中,显现出画面张力的艺术性。画家认为,二度与三度,或是写实与抽象,都是现实世界中并存的实景,并非透过他个人的手改造变化而来,他只是替人们捕捉生活中经常被忽略与遗忘的部份。
寇克让:书法就是写汉字(组图)
画家协会:从雅集文人到人民团体
中国年画:时易事难,如何延续年年有“画”?
燕山大学2016年美术设计专业录取分数线
大连民族大学关于取消艺术类专业招生校考的公告
陈源初:艺术思悟的迷茫
刘文西:坚持美术为人民
王金岭绘画展暨“中国画漫谈”讲座在河南大学举行(组图)
怎一个“名师”了得
张海涛:从电影到当代艺术(图)
安徽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温馨提示
卢芝高:让嵌瓷艺术发扬光大
文化艺术产品发展需法制化护航
2016年天津科技大学美术设计专业录取分数线
鸥洋艺术浅析:意象与气质
何家英:笔墨的自由挥洒(图)
林飞:与印象派大师对话
2016燕山大学美术设计专业录取分数线
1949年以来中国美术体制的发展与管理的变迁
曾梵志:我可不敢做局 因为太受关注(图)
彭德:当代艺术三论
书画名家王学仲:人家画钱我画画
时尚史的碎片:安迪·沃霍尔与波普艺术(图)
杨小彦:艺术食客与水墨苍蝇
中国古代陶瓷儿童玩具(组图)
香港清帝大婚展览开幕 150组故宫藏品亮相
何必模仿荒木经惟的私摄影(图)
西方美术馆的东方收藏与展示
中国水墨画与PS的完美结合 古风水墨插画(组图)
读鸥洋的意象油画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