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抽象绘画的范畴之中,不论是蒙得里安之后的几何抽象,或是继康丁斯基之后的抒情抽象表现。在西方抽象体系的脉络中,经常以强烈的情绪,企图主导观众,接受画面全面性的主观表达。这虽然使观众感动或震撼,但来自画作本身的强势力量,却往往吞噬了观者主观情绪的对应,而变成一种单向的情感交流。
马蒂斯的作品「红色房间」中,以色彩作为二度与三度空间的场景表达,色彩与线条似乎是马蒂斯最精准的沟通工具,马蒂斯并不脱离准确的透视法则,而是将物体个别的角色降低,巧妙的运用色彩与线条,暗示物体存在的关系与三度空间的方向性。由于简化物体精细部位的描绘,而使对象呈现如符号般的平面状,以彰显物体最后的原相与不可取代性,甚至物体在色面的接缝处,或线条上得到巧妙的暗示。
反观中国抽象绘画的发展,不但在风格和西方有明显的差异,在思想脉络的发展上,也有明显的差距。如中国的文人画,并不刻意在形式语汇上追求发展,而是在「人格修养上」下工夫。去繁从简,不是为了追求形式语汇上的极限;画面中逸笔草草的空间,反而自然流露出画家的人格特质,留给观画者更多想象,进而聚集感动的主要来源。探讨的是一种人类内在情感的圆满感受,而非一种严谨创作的发明或伟大性。更贴近生命本身,是一种自我修炼完成的精神意义,而并非是一再开发人类对于物质形式的可能。
以东、西方迥异的文化特质,发展出两套不同的抽象途径,显然是一个必然的现象。但是,当东方在接受国际化认同的过程中,为了加快认同的脚步,反而容易掉入西方抽象的审美体制,而忽略了本身已经具备东方某种血缘上的文化质地,实为可惜。未来,在文化信息强力的沟通下,我们虽然可以期待,人类情感将慢慢的产生普遍交流与相互认同,但是东方艺术家,如何把持自我的观点,在融合的过程中,不被西方的审美体系所淹没,相对的,就显的格外重要了。
大师们只是不断的在找一种方式,提醒人们眼睛先天的敏锐度,就如一部分辨率高于任何科技的产品一样,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好导演,摄取与开发现存世界视觉最富想象力的可能。什么是现代艺术?是否因为人类一直深陷在矛盾之中的情绪,而想藉由艺术,在反复挣脱与制衡的创作过程,向无止境的终点,寻求解脱?并非为了追求艺术成就,而任意随着时代性转轮,被淹没在现代艺术巨大的声浪之中,而无法听见自我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绘画终归要回到眼睛本能的敏锐度,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存在于内心世界的本质。」艺术的最终意义,并非指向艺术的伟大性,对于艺术家而言,艺术是解决人生课题的方法,并以艺术做为与人类沟通的途径。生活中短暂的一瞥,经常是被概念遗忘的一部份,却是视觉中最深刻不变的永恒。
烟标上的萨马兰奇签名
刚刚骑车突然有路人问路,问:请问前面有公园吗?
斯里兰卡的宝藏与磨难
上海举办宋庆龄文物文献特展 400余件珍品亮相
齐白石印章中的反字现象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组图)
“圯桥敬履”跃然瓷画
清代“世外桃源”银香囊
大卫霍克尼“大水花”百件作品北京展出
系列活动庆祝山西博物院“百岁”
“美丽中国”色彩意象中的世界
夏洪林大师紫砂壶作为国礼被智利、奥地利、塞尔维亚等国收藏
钧瓷国礼头一人——张怀强大师的建国七十周年钜献
“自省”张爱林 陈瑞峰 张少博 涂倩作品展
砚田琴心—林岗个展:雕塑与时空的对话
2019年北京古北水镇艺术塾开营
庄严华贵的中国古代木雕佛像
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品味周秦汉唐(组图)
“抒写山河”王岩松个展
广西工艺美术作品旅游工艺品暨大师精品展举办
收藏,本是一场美丽的邂逅
元唐棣《风微笛远图》
41件中阿雕塑作品为银川友谊雕塑园揭幕
黄美尧国画、陶瓷作品展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化遗产创意传承”国际研讨会在巴黎举办
“同筑中国梦”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画展开幕
“LIYA计划第六期:重生”李庆美个展
民国明信片史话钩沉
秋日去故宫看古人眼中的花木小品(组图)
了解一下世上最美“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