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画画满,中国画留空。中国画的空白引出了题中国画的能力和学问,使中国画成为诗 或文 、书、画、印四者有机结合的综合艺术。不管如何综合,有一个原则不能变,即必须以画为主,否则不啻中国画的异化。
清钱杜《松壶画忆》:“画之款识,唐人只是小字,藏树根石罅,大约书不工者,多落纸背。至宋始有年月记之,然犹是细楷一线,书无两行者。惟东坡行款皆大行楷,或有跋语三五行,已开元人一派。”清方薰《山静居画论》亦云:“古画不名款,有款者亦于树腔石角题名而已。”二人所言,不烦取证。即如日本京都高桐院所藏中国画《山水图》,曾被认为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的作品,后因从中央的松树上方发现小小题识———“李唐画”的落款,方始断为南宋初期宫廷画家李唐所作。
款题图画始自苏轼、米芾,至元明而渐多。高情逸致,画之不足,题以发之。
画有一定落款处,行数或长或短,或双或单,或横或直,变化多端,题得其所则相称,不得其所则不称。因此,画固有因题而益妙,亦有因题而败者。元明人工书,虽侵画位,亦觉隽永。如倪云林,不独跋,兼以诗,往往有百余字者,画面更见高雅。至青藤、白阳辈,行款狂放飘逸,有“抢镜头”之嫌。但一则诗文高妙,如青藤题《墨葡萄》诗云:“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借题发挥,感慨寄托自然;书法狂放洒脱,与画面十分协调,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画之款识格式,至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齐白石,终臻完全成熟之境,成为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独生发画意,寄托情思,更见画面构图之完美。至潘天寿先生而穷极变化。
题画的学问,下述三方面不可或缺:一是文学精,即自作诗文精妙,或借古诗文贴切;二是书法精,不但题的书法本身精,还必须与画面协调,如狂草再精,也很难题在工笔画上;三是构图精,上文所谓“画有一定落款处”也。
余果:“当下”是对艺术行动的拖延
曹善华:书法创新不可人为设计(图)
传统书法与新诗的笔墨情缘
关于“画派”的几点思考
“翰墨飘香衡水湖”衡水市首届书画精品晋京展在国艺美术馆开幕(组图)
2017年上海美术联考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考点考场安排
颐和园官方淘宝店上线 取名颐和园皇家买卖街(图)
画意摄影展杭州举行:照片跟水墨画几乎无异(图)
2017安徽艺术统考美术联考人数2.5万多名
2017年四川美术联考/统考速写考试题目
于永茂:有灵魂才有山水真意(组图)
迷离的状态:读赵俊忠的绘画
广东海洋大学2017年承认广东省美术联考成绩
当代中国画发展具备出大师历史条件
2017年江苏美术联考命题方向分析
顶尖书法家得意之作从何处来
2017上海美术联考上海师范大学考点考场安排
白描世间真情:北京画院获捐贺友直作品(组图)
年轻艺术家不应担心巷子深
蔡广斌:颠覆传统去笔留墨
故宫文物被地方代管长达55年 为何不能收回(组图)
2017广东海洋大学承认广东省美术联考成绩
艺术素养应重于测评分数
杨川庆:面向五四诗风,回归新诗传统
国画是道艺合一的艺术
2014-2016年辽宁美术联考分数线
南方山水画派:秀雅平远出天真(中国画派)(图)
学习书法对我们有什么用处
聚焦艺术 直言心声——读《中国文艺发展态势丛书》8卷本
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