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重积累的学科,对考生来说,有几块阵地是必须牢牢坚守的:默写、文言虚词、诗歌表现手法、名著阅读等。只要努力,这些知识点完全可以守住,拿到基本分。
文言文
尽管很难,但它本身是不发展的东西,个中规律早已被熟悉。特别是和现代文对比,文言文的语法变化不大,所以,对考生来说,复习文言文,不妨从语法入手,借用现代文的语法去解读文言文(比如补足主语、宾语等),以突破理解障碍。
文化经典复习方面,考生应着重梳理孔子、孟子、庄子等不同学说的思想、政治主张以及对人生的看法,以期有个整体把握。不过具体到答题上,仍应紧扣原著和语段,切忌生搬硬套。
现代文阅读
难度很大,难就难在文章本身含蓄、委婉,特别是文本通过文学性增强之后,考生普遍感到缺氧。所以,对付这些题目,首先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心态。现代文阅读,其中一类是局部考题,考生在做这类题时不必联系全文,但应顾及前后语境,注意提取关键词。考生可有意识地多做针对性训练,提高自己筛选信息和概括、鉴赏能力。
高考作文
比重占到了将近一半,而且弹性较大,所以最后一个多月,作文可挖掘的潜力不小。近年来,高考作文多为话题作文,命题虽然宽泛,但是考生仍应把重点放在审题上。现阶段,一定要多花些时间在审题立意上。历年高考经验表明:如果考生审题不当,出现离题或偏题,那么得分只能在30分左右。
话题作文,牢记三字诀:化大为小,化一为万,万中取一。以作文《微笑》为例,考生的思路,可针对微笑进行细分,把大题化作小题,把一题变为多题:比如对陌生人的微笑代表着友好,对别人犯错误微笑意味着宽容,而面对挫折的微笑则体现出乐观、自信等然后,再从中选取自己擅长的点或者具有细致情感体验的经历展开写作。
现阶段,建议考生多读优秀的中学生习作,侧重搜集有关人生类和理想、态度类的素材,同时适度留意、关注生活类话题。在甄别素材时,应使素材尽量体现时代感以及鲜活、贴近的特性,避免老套。比如,不宜再选那些伟人、名人或与时代相隔较远的素材,可把眼光投向感动中国人物,关注那些平凡的人,平凡岁月的坚守,所折射出的伟大人格。
宋画神品《雪景寒林图》期待“双璧”合体展出
“造像坪山—甚者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庆”刘庆元个展
吉林省博物院举办“陈半丁花鸟画专题展”
“自我·回归”张旭东油画艺术展
“ 惊蛰”孟繁羽摄影展
2021年上海市编导类专业统考考试大纲
“感触触感”群展
“中国视觉之五-彼岸”樊枫欧洲水墨写生展
“科外幻笔记”李文光个展
全球最贵的十大伏特加品牌
“台风眼”夏季群展
烟标唱响“春之声”
“三个航标的河流”张雪瑞个展
革命公债券见证云南人民政府成立
上博举办荷兰著名藏家倪汉克新近捐赠文物展
“开人qì”亮相爱慕美术馆
写给明天的诗——城市艺见2020公益展
2021年上海市美术设计类专业统考考试大纲
2021年上海市音乐类专业统考考试大纲
北宋邓窑斗笠碗“楼台牡丹”纹溯源
国博浮槎万里:近三百文物呈现古代陶瓷海上贸易
清早期灯笼形银耳环
“百分百”2020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启动
“诗性的囬望”李方明 张骅骝油画作品展
2021年上海市表演类专业统考考试大纲
“艺”想天开-徐浡君作品展
“呼·吸”王璜生个展
“空耳”张弛个展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穿越时空直面明代故宫
“文雅在线”钟声先生书法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