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潘鹤、王克庆等人的雕塑作品《和平少女》。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7月至12月,“国博百年·中国雕塑百年作品展”在京展出。此次雕塑展汇聚了中国百年来190多位艺术家共计223件雕塑作品,其丰富性、系统性堪称空前。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曾成钢。 目前中国雕塑的特点 记者:此次雕塑展的主题是“融汇与屹立”,如何理解? 曾成钢:正逢国博百年,中国雕塑学会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了中国雕望百年作品展,比较全面地展示了近一个世纪里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雕塑展囊括了从中国现代雕塑的开拓者李金发、刘开渠、曾竹韶、滑天友,到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中坚钱绍武、潘鹤、王克庆、程允贤、沈文强、文楼、李守仁、刘政德等雕塑家的一批精品力作。这个展览,就是要梳理中国雕塑百年发展历程,展示中国雕塑艺术发展成就,让大家看到有哪些作品值得我们今天再次讨论、学习,同时去发现哪些艺术家对中国雕塑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以及中国雕塑在世界美术史上的突出特点。 记者:一谈雕塑,许多国人就想起寺庙里的造像和皇家园陵中的瑞兽,那么现代雕塑与传统雕塑有哪些区别,现代雕塑的不同阶段又各有什么特点? 曾成钢:传统雕塑大多是以宗教题材为主,主要体现在佛教艺术、皇家园陵,而中国现代雕塑指的是以西方写实主义为范本,进行写实学习和创作的雕塑。如何把西方的形式语言、艺术观念与中国自身的文化精神、审美理念融合,形成自己有生命力的现代雕塑艺术,是近百年来中国现代雕塑家不断思考实践并需要继续努力解决的问题。 雕塑兴衰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中国现代雕塑的真正起始应该是新中国建立以后,那时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给雕塑施展的空间并不多。但随着上世纪50年代十大建筑的兴建,一些好作品开始出现。最值得一提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群,现在看起来还是一件伟大的作品,完全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高度,也代表了那个时代整个民族追求的一种精神。 近三十余年来国家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给雕塑创作发展提供新空间,雕塑的数量质量、形式语言、艺术观念和材质运用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个时期的突出特点是主题走向丰富,强调个性语言的探索和研究。
百逾幅画像绘写甘肃八步沙“六老汉”38载治沙艰辛历程
杭州优秀工艺作品展暨建德市首届工艺作品展开幕
以孙中山头像为主图的邮票基本覆盖民国时期
收藏铜墨盒不只“寅生刻”
“运筹千秋”—中国珠算文化巡回展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开展
民国政要徐世昌书画作品赏
“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
空城计——陈荣辉摄影展在西安美术馆开幕
青海省首届篆书篆刻展在西宁开幕
“携琴访友”银盒演绎“高山流水”
宣德炉为何那么出名?
黑曜石的分类
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位“农民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
“惊雷与沉香”山河跳!个展
浩然正气——陈毅华书法作品展在长沙图书馆开展
《五星合聚图》:雍乾时期的颂圣之作
本命星官花钱寓意祥瑞
手表收藏的几个基本标准
“济南名士多”孙棋水墨艺术研究展
清末民初苏作硬木家具的特点
秋初至,国博传来丝竹之音
金石之都盛会来了,第三届陈介祺艺术节9月5日开幕
“2020 彤管流芳”江苏女性艺术家作品邀请展
国内唯一传世男式飞鱼袍9月29日亮相山东博物馆新展
“古今中外”邹操个人作品展
进口红酒有哪些可以用来收藏?
有趣的电话烟标
“天工开物”民俗创新展
山东博物馆推出“瓷·韵——馆藏明清官窑瓷器展”
帽花与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