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师范大学(Hubei Normal University )位于湖北工业重镇、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黄石市,其前身为湖北师范学院,始建于1973年,是一所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为重点,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省属重点本科高等师范院校。
截至2014年,学校占地面积2002余亩,校舍总面积60.45万平方米。设有20个教学院,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学术型和3个专业型),6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6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5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61人,教授156人,副教授35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40人,硕士学位的565人。
2016年1月26日教育部正式公示通过湖北师范学院更名为湖北师范大学。
2016年3月1日,教育部正式批准湖北师范学院更名为湖北师范大学。
湖北师范大学(Hubei Normal University )位于湖北工业重镇、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黄石市,其前身为湖北师范学院[1] ,始建于1973年,是一所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为重点,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省属重点本科高等师范院校。
截至2014年,学校占地面积2002余亩,校舍总面积60.45万平方米。设有20个教学院,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学术型和3个专业型),6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6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5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61人,教授156人,副教授35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40人,硕士学位的565人。
2016年1月26日教育部正式公示通过湖北师范学院更名为湖北师范大学。
2016年 3月1日,教育部正式批准湖北师范学院更名为湖北师范大学。
校园环境 学校位于黄石市中心城区,占地2002亩,由中和苑、凤凰苑、青山苑、丹青苑四大区域构成。四大校区自然相连,主次干道纵横交错,校内交通十分便捷,校园功能分区合理,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校舍总面积近50万平方米。学校襟江带湖,含山蓄水,校内绿茵广场、花坛公园、形象雕塑、人文景观错落有致,相映成辉,风光宜人,环境优美,曾多次被评为“湖北省绿化先进单位”、“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单位”、“湖北省园林式单位”和“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是读书治学和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
学科专业 设有17个教学院、系和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及文理学院(独立学院),26个硕士点(含立项建设),39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各类在校生近20000人。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和5个省级品牌专业, 5个省级重点学科,17个校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6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优质课程,29门校级精品课程,51门校级优质课程和180个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雄厚,师资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专任教师856人,教授102人,副教授238人,已毕业博士80人;具有高职称的教师比例为39.7%;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比例为53.7%。教师中有“楚天学者”特聘教授3人,湖北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湖北省优秀教师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9人,省政府津贴8人,入选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工程的7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7人,省跨世纪学术骨干8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黄石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7人。
教学条件 图书馆面积25000多平方米,藏书145万册,有中文报刊3400余种、外文期刊40余种。图书馆实现了管理自动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是“湖北省高校优秀图书馆”。学校开通了校园网,是中国教育科研网城市节点单位,是省级“校园网信息建设先进单位”。建有“生化分析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电子电工、化学、生物三个湖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有50多个各类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300余万元。
建有大学生活动中心、标准塑胶运动场、综合体育训练馆和网球、篮球、排球等运动场馆,设施先进、齐全,其中音乐学院教学大楼和实践基地──“湖师大剧院”被誉为“水上莲花”,是中国第八届艺术节黄石地区的主场馆,总投资达到1.5亿元,其教学设施和功能在全国高校处于一流水平。学校有现代化的学生公寓、食堂和超市,学生生活区分布有银行、邮政储蓄和通讯网点,各类设施配套完整,学生拥有一个舒适、安全、宁静的学习空间。
科学研究 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立项200多个,市级、校级立项和应用立项631个。近年来,教师出版学术专著、教材70部,发表论文4867篇,其中被SCI收录188篇、EI收录109篇,ISTP收录18篇。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56篇。科研成果获奖数百项,获专利10余项、技术成果转让数十项。学校与鄂东地区的研究所、医院、企业等普遍开展了技术协作,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
外事合作 积极引进国际教育资源,服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已与美国佛罗里达海湾海岸大学、加拿大布鲁克大学、法国巴黎十一大学,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新西兰怀阿里奇工学院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等高校和机构建立了校际联系。学校注重加强国际间学术交流,长期坚持聘请外籍教师、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接受海外留学生来校进修和攻读学位。同时坚持派遣教师到国外进修、教学和进行合作研究,派遣学生到国外大学学习。
毕业生就业 学校为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就业。毕业生通过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的方法就业。学校在校内为学生举办各类专题招聘会和网络招聘会,为毕业生联系、推荐就业单位。近几年来,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稳居湖北省高校前列,学校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建校30多年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近5万人,毕业生中绝大多数扎根在湖北省基础教育第一线。学校已成为湖北省高等师范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培养湖北省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在新时期新阶段,学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按照“三步走,创一流”的总体思路,努力把学校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科性、实力强,在全国同层次院校中处于一流水平的省属师范大学。
民国燕大女校毕业纪念铜墨盒
世界最贵在世艺术家个展亮相 隆福寺打造文化地标
诚邀全球艺术家打造涂鸦圣地
用中国画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新金陵画派”作品齐聚上海
当代工艺美术开启“时代新章”
湖北名家画荷作品展
紫砂的“吐黑”是什么情况?
“丝路映像”中国时装艺术精品展柏林开幕
一见惊叹——张大千收藏苏仁山之作
清康熙青花开光人物瓜楞瓶
30年代“回忆杀” 老上海主题展在沪举行
“自由建筑”石上纯也个展
中国古画如何影响大卫·霍克尼?展览“大水花”里有答案
“柔软关系”孙江舒个展
“严肃游戏”群展
“剧场想象 ”群展
“动静之间”由金、张英楠双个展
制作一把完美紫砂壶的最后一道工艺是什么?
圜钱文字的保护工艺
美观实用的丁氏印香炉
清比翼双飞对凤银帐钩
金银纪念章如何正确保存?
三大国展齐聚山东 共庆新中国70华诞
清中期和田羊脂玉圆形玉佩
2019中国(青岛)艺术博览会将于10月举办
第六届“跨越太平洋——中国艺术节”在旧金山开幕
民国浅绛彩“羲之爱鹅”提梁壶
第八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汇集113个国家640件作品
景·色——中国当代青绿山水画学术邀请展9月3日将隆重开幕
春耕画卷标上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