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理工学院(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门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本科高等院校。
荆楚理工学院创建于1956年,前身为荆门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3月,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荆楚理工学院"。
截至2014年9月,荆楚理工学院占地面积21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8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亿余元。有纸质图书92万余册、电子图书40万余种,专任教师8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240余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8000余人。
荆楚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07年3月在原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基础上建立的一所公立省属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位于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荆门中心城区,坐落在风景秀美的白龙山麓。
学校设有16个教学院(部),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7000余人,现有专科专业点58个,本科专业点11个,并在今后几年内,以每年6-10个本科专业的速度递增,涵盖理、工、教、医、文等学科门类。通过深化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数控技术、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初等教育、护理、口腔医学等几个较有特色的专业。写作、高等数学、病理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设计等5门课程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有16种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高级护理专业‘两段制’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获省级教学成果奖,获省级其它教学奖励20项。
学校师资队伍不断提高与优化。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专任教师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40余人(教授31人、其他正高职称19人;副教授166人、其他副高职称2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8.55%;学校还聘请校外兼职教授20人。研究生学历教师200余人(博士、硕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49%;另有100余人正在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5人。
学校科研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教师承担国家、省、市科研课题100余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0余项,出版著作40余部,主编、参编各类教材230余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等收录50余篇、被国内核心期刊收录100余篇。
学校教学条件优良。占地面积达2165亩,校舍建筑面积58.29万平方米,校园规划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目前,学校有三个校区,分别为主校区、虎牙关校区、月亮湖校区,三个校区按照科学设置功能、合理调配的原则,与主校区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学校将重点发展主校区,最终实现一个校区集中办学。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5亿元,建有数控技术、印刷工程、口腔工艺技术以及基础物理、电工电子、IPv6网络、临床病理检验等各类实训中心和实验室9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8个。纸质图书92.3万册,电子图书40万种,纸质现刊2452种,电子期刊8000种。图书馆建有自动管理系统(ILASⅡ)和两种电子文献数据库。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正确的办学理念,严格的管理,高质量的教学,培养出了高素质的学生。刘芳艳同学“携盲母上大学”的事迹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共湖北省委领导关注,被列为2006年全国十大“中华孝亲敬老楷模”。
纪念吴作人:苏州、北京两地相继举办专题展
巴西国家博物馆重建或花费数年时间(组图)
美国放弃中国艺术品和古董关税贸易政策(组图)
“中国古簪精品展”在京开幕
容铁书画篆刻作品展在甘肃美术馆举行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彩墨世界》教案
海外华人艺术抽样展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展出
再造山河——20世纪50、60年代“新国画运动”研究展
当代水墨走进城市生活:桑火尧个展亮相杭州
首届中原文旅博览会吸引1000余家企业参展
书法教育的目的(图)
徐里 | 积分制:中国美协会员入会改革的新尝试(图)
“迷舟”2018百雅轩特邀艺术家作品展即将开幕
甘肃邀韩国书画家“笔墨传谊”交流共享艺术文化
中国故宫文物在雅典展出 希腊总统出席开幕式(组图)
2018年利物浦双年展两大看点(组图)
埃及4000多年前古墓首次对公众开放(组图)
巴塞尔带头降价 艺博会助力中小画廊过冬
北京故宫大规模展出清代“四王”绘画 一级文物过半
清华大学举办“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学术季
盗掘殷墟系列案:抓140人 追回文物713件(组图)
满江红花鸟小品展
西夏陵全力冲刺2020年“申遗”(图)
博物馆里看“玉兔”
美国芝加哥政府着力打造艺术之都
沈阳故宫展出清宫旗袍 让观众领略“皇家”风尚
“绿水青山中国森林摄影作品巡展”黑龙江展开幕
肖海生个展“我的问题不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组图)
江波书法作品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
这些年辗转“回家”的那些国宝文物(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