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阿尔卑斯山之巅(国画) 覃志刚 在世界历史上,文官介入到艺术之中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应该数中国为最。但是,这种普遍的介入并不是以职业的艺术创作为基点,寻求技法上的成熟与个人风格的确立,并在艺术史上获得一种承前启后的关系,而是以修身养性或作为道德和伦理的昭示为终极目的。所以,梅兰竹菊这些具有君子品格象征的绘画题材成了文人的墨戏。 覃志刚经历丰厚,交友广泛,为人豪放,这些个性上的特点都有益于他的书画,而书画的养心又造就了他的个性特点。经历决定了他的眼力,交友给予了他的师承,为人奠定了他的品格,因此,他在书法的师承方面选择了林散之。毫无疑问,能够选择林散之说明他的专业基础以及他对于书法的理解不同寻常,而能够或敢于学习林散之则说明他对于书法的艺术追求不同一般,这一方面表现出他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在浮躁的当代书坛中的操守。 覃志刚学习书法的扎实稳健,使得他在林散之的中锋趣味中获得了书法的灵感,无疑,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他来说尤其如此。林散之的不可学在于他高度的中锋用笔以及流动的节奏几乎将这一风格带到了一个绝境,好在覃志刚没有固守于这一风格,他开始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书写方式之中,并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风格,因此,林散之的笔法以及风格成了他的血脉和基因。覃志刚的书法保留了林散之先生独特的笔性,并在流畅而不圆滑的线条中将书法笔画的节奏感熔铸成自己的风格和品格。 覃志刚以书法的写的方式画自己心中的图像,不拘成法,线的流动和墨韵的把握在一种自娱的过程中获得了心灵的满足。显然,在传承传统文人的方式中,覃志刚的画常常受到专业化的影响,因为他的好学以及他人的好教,加上他也在努力建立自己的专业基础,专业性的加强往往消解了他原来绘画中的文人特性,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因为,当代社会缺少文人画的社会基础,文人的艺术方式也成为非主流的形态,覃志刚的选择很难固守在完全个人化的自娱中。因此,在他走向专业化的今天,他早期作品中的天真趣味逐渐被成熟的专业化追求所替代。 覃志刚像传统的文人那样在纸上自娱自乐,他的山水也在传统的面对与现实的感兴之间来回游走,他没有从临摹起手获得山水格局的基础,也没有学习某种特定的技法或方法,因此,他没有沾染上一些专业习气。他在转益多师中获得了绘画的感悟,从而在日积月累的磨练中沉淀了属于自己的方式方法。因此,这种非专业的学习道路在现代艺术教育高度发达的今天看来存在着矛盾,因为人们已经忘却了传统中曾经有过的明清文人画的业余特质,好在他暗合了文人绘画的传统,其山水并没有拘泥于某种程式,往往是随着兴致的即兴表达,而山川树木、流云飞瀑也都是随遇而安。 多种笔墨样式的并存是覃志刚绘画的一个特色,他学八大、吴昌硕、齐白石,也学黄宾虹、黄秋园等当代名家,基本上能做到学什么像什么,然而又潜藏着他自己的一些理解和表达。当然,像《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瑞士阿尔卑斯山之巅》以及《风吹草低现牛羊》等一批新作,都是画眼前即景,生动而有趣味,在传统笔墨中又增添了天空、云彩的表现,并融进了色彩的意匠,这些可以说是覃志刚的自家面貌。 无疑,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覃志刚绘画中的某种不确定性可能在专业的评价体系中会带来个人风格的质疑,然而,多样性和变化性则成了他的风格,这在如今画坛中许多名家以不变应万变的时代之病中倒反衬出他的真诚。这年头,专业的越来越像业余的。因此,覃志刚用心所画带来的清新,尤其是画出感觉的笔墨,是值得正视的。
摄影作品捐赠展纪念沙飞诞辰百年
覃志刚的书画
海峡两岸书画展
珍藏展与群众展,都不可少
郑云云和她的瓷绘作品
齐辛民艺术大展将在京举行
真诚的艺术最打动人心
少儿画展放飞成长梦想
张鹏的油画艺术视野 充满情感介入和浸润
首届中缅美术作品交流展亮相瑞丽
“四签名·内观与外观”展现女画家情怀
寇宗鄂艺术馆霸州开馆
敦煌莫高窟百幅历史照片在国图展出
中央美院举办读书节让观众“触摸”典藏
默存于斋——刘振夏画室记
《抗震壮歌》大型壁画纪念“5·12”
张峰《影子》显影中国美术馆
名人书画院举办庆祝建军85周年书画笔会
马海方书画呈现北京风情
首届研修班:地方画院创作能力提升进行时
“美丽广西”中国画展举办
杨遇泰山水题画诗三首
“笔墨情致——中国书画大师精品展”在澳门展出
清风雅骨 ——吴月霖水墨人生
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携手合作
刘国松作品收藏脉络
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首展太原启动
首届绥风当代水墨艺术展举办
一批诚信画廊获授牌
首届喜马拉雅山国际美术论坛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