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视点 > 吴休:反对艺术商业炒作

吴休:反对艺术商业炒作

查字典美术网 2013-01-29

8月29日,“温故探新——吴休八旬诗书画展”在北京画院落下了帷幕,80岁高龄的吴休,在挂满作品的家中接受了《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吴休强调,以炒作为目的的宣传不可取,艺术价值绝不等同商业价格。 忆当年:用画家眼光参加革命 “要用画家的眼光参加民主革命”,已是80岁高龄的吴休,回忆起当年的经历,顽皮的话语间似乎又回到了革命年代,也正是因为这段军旅生活,为吴休后期的艺术创作埋下了伏笔。 那个年代,吴休和战友到农村参加劳动,看到丰富的农村生活画面,满怀激情地深入工农兵生活,一心想为工农兵创作,“虽然辛苦,但甘之如饴,迄今无悔。”因此吴休创作出了代表作《花鼓灯》等农村题材的作品。 吴休坦言,因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后来又受到鲁迅影响的他,临摹了很多中国山水画,便以此作为自己创作的“主旋律”,同时又兼顾着花鸟、人物等题材的“多样化”,使得吴休的作品既不失传统,又兼顾全面。 在吴休看来,书法和绘画都是采用线条的表现手法,吴休用四个字概括:以形写神。在中国画中线条就是整个画面的主体。吴休举例西方艺术表现就有所不同,比如油画中更注重光和色彩来表现立体感。“观察的细致是创作的基本,其中包括线条的走向,笔墨的浓淡。”吴休说,要达到一个高度就要有所继承,要吸收前人的经验,有所创新。 此次展览还展出吴休晚年期间创作多幅荷花题材的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起荷花,吴休立即吟诗表达了自己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吴休之所以独爱荷花,正因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吴休评价李苦禅的作品:“他的荷花重浓墨,构图严谨,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了然于胸。王雪涛的荷花,则是细致入微雅俗共赏的风格。”于是,吴休吸取各位老师画荷花的技巧,形成自己的风格,“有生之年,学到老,画到老。” 说起自己的诗歌和书法情结,吴休脸上洋溢着童真的笑容,“小时候哥哥喜欢在家念诗,自己听不懂但又觉得那种音调听起来又很开心”,于是跟着哥哥吟诗的吴休,爱上了创作诗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吴休当即学着童年的哥哥的语调吟诵起来。 吴休认为,并不是每个画家都要诗书画兼顾,但一定要有思想。“要有诗人的气质和修养”。吴休仍然记得吴冠中的话,“画家和诗人是血缘关系,但是画家和摄影又是血缘关系”。其中,摄影因为受客观局限表现思想很难,不能赋予更多的东西,而诗画却不一样,能够充分独立地表现出艺术家的想法。 聊艺术:艺术商业价值不等同 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持续升温、部分艺术机构逐渐走向商业化道路的现状下,吴休坚持认为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是不可取的,艺术价值绝不等同商业价值。 恩师李可染的作品《万山红遍》在今年春拍中拍出2.93亿元,在吴休看来,高价是这个市场大气候推上去的。吴休强调,艺术品是不能拿金钱去衡量的,“这是个很荒谬的现象。” 吴休认为,现在艺术市场的过度宣传,甚至是炒作,让艺术品成为商品。因此市场上的价格,已经不是艺术品本身的价值而成为商品的价格。吴休认为这样非艺术品本身的高度而形成的高价是不可取的。 吴休担忧,“一张画怎么就几千万,上亿,实际上这不是艺术家起作用,而是一种商业活动,商业炒作在里头起作用。”这对青少年的思想、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吴休说,世界经济逐渐走向全球化,但是艺术方面不能完全走全球化模式,“我们要考虑的是,是否该保留自己民族的、特色的,我们的先进的、革命的文化。” 谈市场:金婚夫妻情更浓 年过八旬的吴休,谈及感情,脸上除了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更充满了对爱情的自信。吴休夫妇结婚不久,就开始了异地恋,长达15年。虽然分居两地,两人却通过书信传递浪漫,这份经历坚守了半个世纪,忠贞不渝。 吴休的妻子让我们称呼她为吴阿姨。话语间,她在家忙得不亦乐乎,年过七旬的吴阿姨细心地为吴休打理好生活的一切琐事。采访中吴休刚想说口渴,吴阿姨早已拿起吴休的杯子倒水,杯子选的是吴休拿着最舒服的一款,包括杯子放在哪、吴休怎么拿着最方便都要安排好。吴阿姨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刚过金婚的吴休感到幸福快乐。 创作10问 1.现在每天都画画吗?每天 2.创作周期?不定期 3.创作时间?上午 4.创作时怕打扰吗?怕打扰 5.创作影响最大的人?李可染、李苦禅、蒋兆和、叶浅予 6.是否要经常出去写生?每年两次 7.自己最满意的绘画是哪一件作品?《芭蕾舞红色娘子军》 8.自己最满意的诗是哪一件作品?《石老人赞》 9.自己最满意的书法是哪一件作品?《赞大理风花雪月》 10.今后的创作目标是什么?精品山水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吴休:反对艺术商业炒作"相关的文章

热门美术视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