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举办个人展览会并邀同好一同品赏,乃是其艺术生涯的一件要事,亦是一大乐事。全国每年举办的大大小小的个人展览会数以千计,然而,对于一个严肃并已形成个人风格的艺术家而言,举办个人展览会往往慎之又慎,非积数十年之功不敢示予旁人。 2012,对于美术界来说的确是意义非凡的一年。早在年初,不少美术界的知名人士就把2012年定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个展年”。冯远、吴长江、刘国辉、许钦松、黄格胜、马书林、卢禹舜、谭平、唐勇力、李翔等早已扬名美术界的画坛中坚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在这一年举办其从艺以来首个最为完整且最为重要的个人展览会。
举办展览会包括个展,看似是美术界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在哪里办,是在地方还是在京城办;是在美术馆还是在画廊或博览会上办,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与价值。对于上述几位重量级的美术家而言,他们多数首选在中国美术馆,并且是在一楼的圆厅。那里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再熟悉不过,有时一天要来上几趟(出席同好展览会开幕式)。不过,当真的将自己的作品挂在拥有40米弧线的圆厅中时,那种既紧张又兴奋的复杂心情难以言表。
那个见证了中国美术辉煌往昔与繁荣当下的场域,让所有中国美术家魂牵梦绕却不敢轻易涉足。 好在,这几位美术家过了这一关,并且是顺利而不失精彩地跨过了。这里面有太多的故事,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不过,作为一个旁观者,当我们将这些个人展览会并置时,还是会发现他们的匠心独运与孜孜求索之处。 一个展览与一张画 不久前刚刚结束的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的个展,中国美术馆圆厅展出的一条耗时6小时划出的线条,让新老观众大为震惊。
虽然有参观者质疑作品难懂,甚至有人发问,“这厅里怎么没作品?”但这些都难以掩饰首个中国抽象艺术家的作品在此展出对于未来中国美术发展方向可能具有的启示意义。 同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也同为在一个展厅里展示一张画,唐勇力耗时多年的力作《新中国的诞生》,似乎更适合圆厅的气场与氛围。百余位开国功勋渐次排开,100多张配有人物解读的画稿,使观众除能形象知晓新时期中国画所能达到的高度外,也可全面体察一件优秀作品创作的始末。这种具有研究性质的将画稿与完成创作并置的展示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美术界同仁所借鉴。学术性的回归,使浮躁的美术界,开始集体反思其面临的现实生态与未来走向。
文人气质与新山水样 冯远作为美术圈里最具文人气质的画家,从艺40年来第一个个展的亮相,让太多人充满期许。从上学时的习作、早期的连环画,到创作生涯重要阶段的重大主题创作与最新力作《今生来世》,一位大多数人都不曾完整见过的画者冯远在中国美术馆的圆厅中被勾描出来。谦谨的冯远称其展览为“创作研究的阶段性小结”,正是这个小结在美术界掀起一股热潮,基本上所有重要的主流媒体都对其进行了翔实报道,而其承载的中国文人传统的内涵与意蕴也获得了美术界的广泛认可与持续讨论。 许钦松的个展与冯远的个展一前一后,一人主攻人物画,另一人擅长山水画,在各自领域里,两人都算是当代中国画坛的翘楚。两人的展览会在中国美术馆圆厅的相继举办,让广大美术爱好者大饱眼福之余,也让我们在横向比对后体察出他们在为人、为画上的同与异。
对于许钦松来说,在中国美术馆圆厅举办个人展览会亦是多年梦想,前些年偶尔聊起,他都谦逊地笑言再准备准备。如今,展览会的成功举办,并且气势非凡,不仅让其画价一路攀升,而且也让他成为京城画坛的一个热门人物。据笔者所知,其首次采取的大面积公交广告牌个人展览会宣传(以往多是某个画家的个人作品或公益广告宣传),不管其最终效果如何,画家想在京城获得最为广泛的认同之心可见一斑。然而,一个意外,本年度最火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海报挪用许钦松画作元素涉嫌侵权一事,让许钦松的山水画迅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学版画出身的许钦松,对光影变化的准确把握,加之独到的中国传统山水画体验,使其作品形成颇具当代韵味的山水“许家样”。
家园情结与跨界尝试 漓江画派代表人物、中国美协副主席黄格胜的个人展览会如期举办,高2.4米、长37米,由28张八尺整宣组合而成的巨幅画作《壮锦》横跨中国美术馆圆厅,一经展出,便以其气势震动京城美术圈。《壮锦》将广西壮、瑶、侗、苗4个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民居聚于一画,耗时半年多创作完成,凝聚着黄格胜的家园情结,也将漓江画派山水画创作的高度提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同是山水画家,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的个人展览会也选择将家园作为描述对象,只是与黄格胜不同,卢禹舜的家园更具精神性的表达。如果说《壮锦》是基于黄格胜长期深入生活的写生基础上而得来,那么卢禹舜的多数作品则是对现实元素的符号化使用。对色彩天生的敏锐知觉和独具风格的位置经营,让其山水画的创作更具现代意识与当代属性。
而对设计等视觉传达方面的触类旁通,也使其展览会的呈现更为丰富,“水墨禹舜”时装演出与展览的相继展示,让观众看到了当代中国山水画具有的广阔拓展空间。 除了上述画家外,刘振夏、谢志高等中国画人物画高手积淀多年的个人展览会也在中国美术馆一楼圆厅亮相,老一辈画家的最新探索成为其展览共同的亮点。而诸如李翔、李象群等正值盛年的美术家也都在各自领域展示了其当前重要的创作成果。与这些扎堆在京城办展的名家不同,吴长江和马书林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在上海美术馆办展。那个具有“洋派”味道的美术馆,当被吴长江的新水彩画(水性颜料、炭精与纸的最新实验)藏族系列和马书林笔下的可爱猫咪与戏曲人物占据时,有着海派传统的上海画坛还是为之一振。
当然,这两位画坛名家会同刘大为,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就是明年的某个时段,将带着他们多年的创作成果,来到那个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国美术馆圆厅,向京城画界展示与叙述几十年来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艺术故事。冯远为在中国美术馆圆厅举办的个人展览会专门创作的巨幅作品《今生来世》
以戏曲人物画创作扬名的马书林,在个人展览会上展出的作品《猫与绿萝》展现了画家的“另一面”
湖南省2019年艺术类专业非平行组已投档院校名单
海上名家姑苏诗意作品特展正式开展
陈爱萍小品画展在北京纪晓岚故居纪念馆开幕
中国福州承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图)
伦敦画派先驱科索夫辞世 深受伦勃朗影响(组图)
当代著名画家蓝山砚的书画作品作为首位参加“辉煌历程●建国七十周年大型艺术作品展示”将活动拉开帷幕(组图)
《三国志》展在日本东京举行开展仪式
复活故宫馆藏文物 《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登陆深圳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辽宁美术作品展(组图)
“世界眼中的老子”漫画展在埃及举行
中国画山东名家作品展亮相塞尔维亚
在阿富汗宝藏里感受文明融合
当代艺术思辨性展览纽约开幕:当黑色吞噬红色(组图)
无锡博物院:中国民族博物馆藏民族版画艺术展
2019n年江苏省艺术类提前录取本科院校第1小批录取工作已经开始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巡展合肥站开幕
王素《朝云小像》赏
是真实还是幻境?这个夏天跟随雷安德罗·埃利希一起挑战“现实”吧!
山西青铜博物馆即将开馆(组图)
沉痛哀悼一代宗师刘文西先生仙逝!(组图)
南海Ⅰ号:目前所见保存最为完整的南宋商贸船(图)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巡展合肥站开幕(组图)
临摹流失海外壁画:有技法传承 也见文物修复之道(组图)
守道人的耕耘——黄健生中国画品鉴会在穗举行
上博瓷器大展呈现瓷器发展史空白期(组图)
“马特奥·巴西雷、石良双人展”在鸿坤美术馆开幕
“光点”与“痛点”——第七届“天天向上·2019年度提名展”一瞥
首届“卫夫人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开展
黄宾虹钟馗图:传神象外的文人墨戏
篆书的造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