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丈岩瀑布(立轴) 1962年 陆俨少 陆俨少是20世纪产生并活跃在中国地方画坛,却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形成了重要影响的绘画大师。他的一生道路坎坷,而且艺术活动重心也屡屡变迁。1909年陆俨少出生在江苏省嘉定县南翔镇,1927年他拜师冯超然门下学习书画艺术,冯超然原籍江苏常州,如此说来说陆俨少的籍贯与师承起点都应该是在江苏。但是新中国成立后设立上海直辖市,1958年1月嘉定县从江苏省划归为上海直辖市管辖,且恩师冯超然也是在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嵩山路卖画为生,晚年专攻山水画,在上海地区名重一时。陆俨少拜师学艺是在上海,这样他的籍贯与师承就转到了上海。
这个时期陆俨少还交游吴湖帆等人,其他圈内师友也大多属于海派遗脉,所以说陆俨少的艺术基础是在海上画坛的背景下奠定的,成名之后他一直被划为上海名家,就这样结束了与江苏一地的缘分。 新中国成立之初,山水画面临被改造的处境,花鸟画面临被取消的危机,在解放前主攻山水画的陆俨少不得不改学人物,后在私人书局依靠画连环画艰难维系生计。1955年冬安徽省文化部门派人到上海引进专业画家到省内工作,陆俨少与孔小瑜、徐子鹤、宋文治四人应聘前往合肥。赴皖后被安排做展览会布置工作,他们在皖中参观访问,业余切磋创作,不久之后四人均分配到相应的艺术工作职位,陆俨少被分配到艺术学校任绘画系主任,使他终感有了着落。可是当陆俨少回上海办理迁居时,国家决定在上海成立中国画院,于是圈内师友吴湖帆、刘海粟都力劝陆俨少留在上海,陆俨少经历抉择。
这个时期的陆俨少虽然画名并不显著,但是他秉承恩师教诲,以艺术事业为己任,考虑到上海有着深厚的“海派”绘画艺术积淀,画院又是专业的创作机构,自己应该在这里为绘画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最终放弃赴皖。 从文化渊源上来说,陆俨少属于上海画坛,上海也是他的主动选择,但是他在上海中国画院的遭际却并不如人意。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工作启动,国家汇聚吸纳民国时期的中国画创作力量,陆俨少名列其中,却只是编外画师。不过陆俨少安贫乐道,十分珍惜这个职位,积极参与画院的活动,随其他画家一起到外地写生,参与集体创作。只可惜好景不长,接连而来的政治运动让他连这种编外身份也不能维持,陆俨少被取消了作画的权力,分配到画院资料室管理图书。
可以说陆俨少在上海中国画院的岁月磨难多多,当初力劝陆俨少留在上海的刘海粟几次向他表示歉意,说自己当初力主陆俨少留在上海,没想到却让他吃了这么多苦头。 陆俨少与浙江发生关系很偶然,1962年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科教师顾坤伯因病不能继续任教,学校急需聘任一名山水画家,这时一些画家纷纷到浙江办展推介,但主持教学工作的潘天寿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肯变格以求,所以一时未有人选。这时潘天寿想到了素昧平生的陆俨少,此前他在友人姚耕云处见到过陆俨少的诗文书画册页,认为其艺术风格与自己的中国画教学主张契合,所以最后决定聘请陆俨少。浙江美院联络上海中国画院请求调动陆俨少前去工作,上海中国画院不同意,要求另派别人,可是潘天寿又不要,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经协商由陆俨少两边工作,一个学期在学校任教,再两个月回上海画院工作。
到1964年,陆俨少在浙江美院度过了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光。在远离了凡尘喧嚣,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政治运动的净土,有的是浙地的山水名胜和学生的爱戴、同行的尊重,浙江美院的学风让饱受精神和肉体折磨的陆俨少得到了彻底放松,体味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尊严和自由。 “文革”结束后,艺术思潮由主题政治性走向了形式审美性,陆俨少的艺术影响力逐渐打开。北京、南京、上海、浙江等地政府机关以及公共建筑场馆纷纷邀请陆俨少前往作画,其中首都北京活动尤多,国家外交部、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紫光阁等机构的邀请纷至沓来,此外还有中国画研究院成立筹备工作以及荣宝斋举办展览,北京成为陆俨少的一个临时活动重心。 1979年浙江美院招收山水画研究生,陆俨少再次被评为导师,但是上海中国画院还是不放人,经多方协调,1980年他终于被正式任命为浙江美院教授,在上海中国画院挂名兼职画师。
陆俨少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他倾全力于教学和创作,把自己多年珍藏的名贵画集捐赠给学院国画系作为教学之用。1984年浙江画院成立,陆俨少以其艺术成就与社会影响力被任命为首任院长,1989年又被聘为西泠印社顾问。陆俨少成为浙江画坛的代表性画家,画史上也把他列为承继黄宾虹、潘天寿传统中国画文脉的浙江美术学院一系。 20世纪80年代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深圳作为特区向全世界开放,特区政府重视发展文化艺术事业,吸引了一批江南艺术名家,陆俨少也于1989年迁居深圳。他卜居园岭新村,取堂号晚晴轩,在这里读书作画,随之他的艺术活动重心又转移到特区以及港澳,游历办展,名动南国。
进入20世纪90年代,陆俨少的身体大不如前,他开始向故里回归。1983年应家乡父老之邀重游故里,1984年他将自己的代表性作品捐赠给上海博物馆,1991年故乡嘉定县政府决定成立陆俨少艺术院并选址奠基,他因病不能参加仪式,但捐献画作71幅并款数十万元。1992年陆俨少再次回到上海,在此养病,最后于1993年病逝。陆俨少的艺术人生正如同他笔下的浩瀚长江,波澜壮阔、曲折流转,他曾在一幅《峡江图》中题写到“三峡束长江,欲尽江流转。谁知破夔门,东流成大海。
”此乃自况乎?
民间工艺荟萃,“山花”初放——2019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侧记
铲地皮,拼的就是眼力见儿
“纪念碑谷2视错觉主题艺术展”在IOMA爱马思艺术中心盛大开幕
影像即世界——观“世界图像:徐冰《蜻蜓之眼》”艺术大展
红色记忆——木根雕展正在三坊七巷展览
2019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举办
王子月”问题剧场计划”的北京站
评展|简明展览与晦涩理论并不矛盾,比如爱因斯坦&达尔文
“指尖上的吴中”亮相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国防万映·百影百千画”主题展在西安举行
中华精品字库工程成果展举办 首批12种字体展出
徐跋骋:孤岛剧场 | 艺术汇 访谈
如何拥抱一个诗意的世界?来趟山东文博会就够了
郭沫若《屈原》手稿 亮相国家大剧院
纪念登月五十周年,上海当代艺术馆发起“塔台呼唤”
他的油画作品柔和细腻,未完成的遗作成为后世人体画的传奇
中间美术馆开幕特别新展:舞蹈即存在
第二届中原民间珍贵古籍展开展
红木之美,无可替代!
神玉艺术馆大唐风韵玉藏品聚磅礴之力震撼敦煌国际文博会
艺术档案见证新中国艺术繁荣与发展
清末海派六十家,大师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现象级艺术展览|“拒绝打卡II·天空艺术展”回顾(组图)
为新时代中国美术立言——第三届“中国美术苏州圆桌会议”将在苏州隆重举行(图)
“对话-边缘”——花桥纪2019年度提名展
第十二届漫画节下周五开幕 《哪吒之魔童降世》角逐“动漫奥斯卡”
2019第三届“东方之星·眼中的爱”清华美院艺术展开幕
强盗半路出家,竟成了大画家!
他是元四家之一,山水画构图繁密、气势磅礴、技法深厚、纵横离奇
洛阳火车站改建挖出汉代古墓 文物局否认曹操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