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资讯 > 关山月笔墨的“地方志”意义

关山月笔墨的“地方志”意义

查字典美术网 2013-01-29

秋溪放筏 关山月江南塞北天边雁 关山月 “西方在研究艺术史时,越来越注重所谓‘全球化下的地方志’研究。对于中国这样拥有丰富传统和艺术的大国,画家的地方属性如何成为全国属性,基于地域的艺术变成具有国家性和时代标识的创造,关山月的艺术人生堪为经典案例,可发掘到很多新素材、新视角。”中国美术馆馆长、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所主任范迪安如是说。 或许正是基于此,由文化部、中国美协、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体旅游局主办的“山月丹青——纪念关山月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学术研讨中,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历史系教授Ralph Croizier认为,关山月是把艺术和社会联系起来,为发扬新国画贡献最大的画家之一。 待细把江山图画 “山月丹青”展览以关山月的艺术探索历程为主线,分3个部分陈列关山月各时期代表作品125件,辅以相关手稿书信、书刊剪报、照片等文献,展现一位中国画大家的艺术探索心路。 展览的第一部分以“峥嵘岁月”为主题,以“漫天战火图为矢”、“志在写生行万里”为关键词,展现了关山月上世纪30年代末的抗战主题绘画和40年代西南、西北和南洋的纪游写生。关山月于漫天战火的20世纪30年代步入画坛,在“反映现实,走向民众”的社会思潮感召下,以深沉的艺术笔墨,揭露了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1943年,关山月毅然放弃重庆国立艺专教授的职位,开启了“志在写生行万里”的宏大计划,正如他所云:“不动便没有画”,强调在写生中创作,并在创作中体现写生鲜活的视觉体验和生命感悟,从而形成了关山月艺术模式的重要特征。如他创作于1944年的《今日之教授生活》,源于关山月写生途中探望了一位适逢结婚的任数学教授的朋友。观众可以从画面中看出,当时国统区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非常困窘,他把那个时代的真实情况用画笔描绘了出来。 作为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的弟子,关山月不仅熟习高氏提出的“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绘画理念,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更是倡导“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理念,不断探索传统中国画的发展与革新。 展览的第二部分“火红年代”以“改天换地建中华”、“革命圣地多诗意”、“教学相长辟新途”、“异域写生新气象”为主题,展现关山月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关于建设、革命圣地、毛主席诗词等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主题创作,以及他作为教育家在中国画教学、写生上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环境与政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学与艺术界也配合当时政治大方向而重建与革新。中国画的生存环境急剧改变,变革势在必行,这使得许多一辈子因袭传统的中国画家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变无所适从。但对于岭南画派的继承者关山月来说,并不觉得不适应。因为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20世纪初提出的艺术革命的宗旨就是改革当时画风萎靡不振的清末中国水墨画,推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国画,关山月作为岭南画派的传人,一直秉承这个理念试图在中国画艺术上作出突破。“关山月曾说,生活不等于艺术,将生活变成艺术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坚持‘笔墨当随时代’,以形写神,其画作《江山如此多娇》使岭南画派有了新发展。”关山月之女关怡说。 敏于感受社会政治风云,又能及时通过艺术的方式做出反应,并作为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有着重要地位的中国画家之一,关山月的思想基础和艺术实践,在新中国建设主题的中国画探索中,可谓占得风气之先。关山月的名言“不动我便没有画,不受大地的刺激我便没有画”,实际上是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自己艺术创作本源的一种简洁、朴素的诠释。 新中国成立后,关山月常常带学生到农村、工厂、建设工地,以及利用在北京或其他地方出差、开会的空隙画了大量反映新时代生活的写生,长期的写生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使他在创作中能够及时表现出自己对时代、对生活的新认识、新发现。他的写生创作因而表现为建设事业的实景写生、在写生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创作的主题性中国画和他参与的表现建设主题的合作画。 “关山月以其艺术实践表明建设主题中国画的成熟,并不是简单地深入建设工地,描绘人们劳动场面的过程,也不是简单地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加上建设工地和其他的一些体现现代气息符号的生拼硬凑,而必须要从形式、笔墨特别是文化结构和审美趣味这些根本问题上进行新的探讨和尝试,必须从对象到表现过程的不同方面进行艰苦的摸索、试验。对于关山月来说,技巧、形式的变化常常是以内容的变化为转移,中国画创新的动力只能是源自于社会生活的变化、新的审美观念的发展。面对这些画作,我们不能忽略新中国成立后关山月在艺术形式上自我创新和发展所做的努力,更不应该忽略社会、时代对其艺术创作的制约与引导。”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表示。 笔底随心化大千 不只是看作品,观众在“山月丹青”展览中还能看到关山月曾经用过的毛笔、桌椅,居室里挂着的对联,听到当年关山月爱听的粤剧。作为一个画家,关山月亦有着普通人的爱好趣致。上世纪80年代之后,他开始探索图新的艺术心境,作为其山水画艺术合乎逻辑的延伸,晚年的花鸟画表现出他对笔墨精神的独特理解和对传统诗画模式的探索,透露出一个经历了20世纪时代变革的知识分子内心的传统人文情结。 陈湘波介绍,晚年的关山月秉承“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艺术主张,坚持写生,创作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作品。这些作品注重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力,纵横恣肆的笔墨运动和浓烈斑斓的色彩令人感受到画家对祖国山河大地的激情,正如他在画语录中曾写下的,“人间何处有此境,笔底心随化大千”。此时的关山月进入创作的黄金时期。他开始试图在中国画的程式中寻找突破。他吸收了许多西方的观点,希望每幅画都能表现出不同,他画尖峰岭,要有尖峰岭的韵味;他画武夷山,要有武夷山的感觉。同时,追求画面语言的多样性,或全用色彩,或全用笔墨,或者更多地强调线条…… 他于1983年取材于日本鬼怒江的作品《秋溪放筏》即是明证。在鬼怒江,他正好遇见枫树红叶。看到这样的场景,他便思考如何用中国画表现色彩浓烈的景色——以重彩的形式层层上色叠加,是他的创作方式。这幅作品是他在创作风格上的一次重要转变,也是他作品中具有色彩张力和探索意义的名作。 如何将传统的中国画语言与西方的视觉经验结合起来表现现实生活的感受,是关山月始终坚持不懈的艺术探索方向。这位著名的艺术家,在“动”——不断接纳、更新来自大自然和生活的感受的过程中,寻求笔墨语言的突破,是一种富有魅力的实践。这或许就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潘耀昌所言:“潘天寿、关山月那一辈人的努力,对今日我们建立中国画体系,包括理论批评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关山月笔墨的“地方志”意义"相关的文章

热门美术资讯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