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艺术家陶娜的作品正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出,她是迄今为止在国家馆参展最年轻的艺术家。近日,她在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时表示,她希望用时代特色语言进行创作,通过作品互动给人触动。 作品通过互动给人触动 为了这次展览,陶娜特意创作了名为《天阙》的装置作品。这件14平米的巨作由一万块橡胶磁铁、U2铝板和中国手工宣纸等材质构成。《天阙》由三层叠加的画面组成,第一层画面为最新北京城区地图,第二层画面为火星表面,第三层画面为银河。 陶娜认为,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关注着眼前的建筑、文化、文明,其实只是浩瀚的宇宙中一颗小星球上的极小事件。 新奇的是在展览现场观众可以挑选一块自己喜欢的方块带回家,作品在观众的互动过程中发生变化。“观众互动的过程,使画面瓦解剥落,最终留下浩瀚的宇宙,这如同我们对环境的瓦解和破坏,我希望通过互动的方式反思我们的行为。”陶娜用这个观点回应了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共同基础》。 用有时代特色语言创作 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建筑的经历对陶娜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筑是一个理性的专业,要求对空间、材料有准确的认识,并要学习分析方法,梳理思路和脉络。陶娜的创作来源于对这个时代的体验和分析,她希望用自己的语言记录她理解的时代。“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科技的、拼贴的、跳跃的、断层的、创新的、焦虑的、混乱的,创作形式和风格是表象,而作品记录和反映的时代才是本质。” 方块和手工是陶娜作品的特点,方块来源于像素,“现在,数字科技无处不在,像素组成了我们的各种信息,照片可以ps、文章可以用word文档修改,内容很容易瞬间被改变。一切信息可以拼贴、复制、重组。而我们从电脑、电视、报纸上所看到的事件是否是真正的真实呢?真实和虚幻的界限已经逐渐模糊。” 陶娜的作品能给人多层空间的体验,近距离观看时是抽象画面,由一个个肌理丰富的方块组成;当较远距离观赏时,画面变得具象。“我觉得这就像是看待事物的方法,”近距离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看到的是局部,看不清楚全貌,可当远距离面对时,就能看到大的趋势,就会对事物有宏观的、客观的判断。
读懂黄庭坚,就读懂了空间美学
《长白遗珠——吉林省博物院藏古代书画精品展》将在吉林省博物院张伯驹馆开幕(组图)
清中期青花牡丹纹壁瓶
到三坊七巷的这个艺术馆可以一次性看到12位国大师的作品
景德镇陶瓷亮相2019中国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
“楼兰”大型原创展
清代沉船出水瓷器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图)
新时代军旅美术的“自在从容”
紫砂花器之美你get到了吗?
西岸月历 |八月,来西岸聆听夏日协奏曲,邂逅你的浪漫!
临摹莫高窟(组图)
首次个展!60余幅精品带你了解高云的“自在”
雕塑与油画:一曲力与美的交响
那些历史中的闪光:国博将展馆藏经典美术作品
“三国志”特别展
“彩墨当下·和乐之韵”日中友好交流宴会在东京举行
烟标展军威
哲理禅思,文质辨洽
今日艺术 丨“姬子:精神之旅”个展将于8月3日下午在石家庄美术馆开幕
庆祖国70华诞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在云南美术馆开幕
福建、黑龙江两省瓷板画精品在哈尔滨开展
干道甫“青花和诗”作品展近日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
纸艺创意应更重视实用性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画巡回展在求雨山开幕
中国美术馆为驻馆武警战士塑像
UP / DOWN是什么?“青年艺术100”总监带你揭秘九周年主题 |100 · 启动展
爱的艺术全球影像艺术大展第四站上海站 | 刘豪格
揭秘民族文化瑰宝——中国漆器
中国手工刺绣传承创新大会在内蒙古开幕
王智“蓝色·旅途”天鹅生态系列摄影作品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