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阳明堡孙常非 《挣扎》《狂飙》《拓荒》《欢迎起义的国民党空军》《火烧阳明堡》……刀法豪放,刀风朴拙,充满了朴素情怀和斗争意识。由中国美术馆、鲁迅美术学院主办的“刀笔利痕——孙常非木刻展”于8月22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又让观众感受到鲁美木刻的别样风范。本次展览通过版画、素描等148幅艺术作品及孙常非倾注全部心力的理论著作,呈现他的人生之路和艺术创造,从而了解其刀笔耕耘中的崇高风范。 孙常非是20世纪初期东北版画界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亦是中国绘画透视学研究的先驱。他早年曾就读于吉林师范大学图画系学习绘画,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吉林诸所大中院校。
20世纪初的东北,阴霾笼罩社会,在鲁迅精神的感召下,孙常非以木刻版画的艺术形式履行艺术家的社会责任,《狂飙》《胜利》《拓荒》等作品所显现出的批判性、斗争性和顽强的不妥协性,使之成为沦陷区土地上革命美术的代表。 孙常非的木口木刻作品则展现出另一番艺术趣味。木口木刻多取纤维细密的木料横断面而作,画面以细腻的线条、流畅的刀法和富有层次的构成而见长,尤为适于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他于上世纪40年代创作的《建设公园》《炼钢》《欢迎起义的国民党空军》等木口木刻作品,就借助此一特殊的艺术特点,实现了题材、形式和材质的完美融合。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新中国美术教育的需要,孙常非毅然“转型”:接受新的工作任务——筹备鲁迅美术学院艺用透视课程。
面对空白的教案,他不惜弃刀封版,以全部心力开辟了另一番全新的事业。1958年所著《透视画法》就是这付出后初结的硕果。 在展览举办之际,孙常非的子女向中国美术馆捐赠58幅孙常非版画作品,由此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孙常非版画艺术序列,为后人认识、了解、研究东北地区早期版画,特别是新型木刻运动在东北地区的早期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捐赠,孙常非的女儿孙晓俄谈到:“父亲的一生,如同他的名字,常常出错,然而在这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父亲把整个身心都融进了祖国的教育事业,融得切切实实无些许保留。”
李可染画院首届高级研修班师生作品展开幕
2016年河南省艺术类本科A段征集志愿名单公布 | 今天下午18时截止
2016年浙江省艺术类第二批首轮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
99件明清遍布绘画精品亮相山西太原
天津商业大学2016年在宁夏美术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美术生如何检查自己的作品画面
为何六朝至明清时期金陵书画名家辈出
武夷学院2016年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国内青年艺术的发展前景和收藏价值预测
光线与阴影在不同画派中的应用
当代最具贡献书画家李苦寒专访(上)
著名画家叶岚:漂移在千岛湖上的《移动的画案》
油画绘画技巧知识详解之“肥盖瘦”原则
艺术家剪纸错位摄影,惊艳世界
杭法基水墨作品展专访:我是“无象”法门
武汉轻工大学2016年美术专业录取分数线
青年陶艺家戴非凡专访:你为什么要活在别人眼中的世界
民国女画家李秋君画作升值空间巨大
2016年河南省艺术本科A段征集志愿院校名单
余丁对话靳尚谊:一场自在途程
天津商业大学2016年在重庆市美术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郎绍君:中国画的批评二题
论版画现状:不应如此冷清
韶关学院2016年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画家叶智平专访:公交让座赠书法
天津商业大学2016年在广西区美术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福建江夏学院2016年美术专业录取分数线
素描绘画教程:素描静物阴影的处理方法
画家朱屺瞻:施色有大道
名画家专访:曹今奇《今奇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