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师范学院坐落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学院渊源于1938年的茂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阿坝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阿坝师范学院,属四川省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截至2015年5月,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024亩,建筑面积约22.60万平方米,有15个教学系(部),专任教师405人,全日制在校专科学生6867人。开设有文、理、工、管、法、艺术、教育、历史8个学科门类40个专科专业,2015年首批设置6个本科专业。
阿坝师范学院(原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获批更名)创办于1978年,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高等院校,也是目前四川省内唯一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是教育部中央教科所艺术教育中心副理事长单位、教育部中央教科所艺术教育中心艺术教育实验基地、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常务理事单位。学校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表彰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多次获得省级民族团结先进集体、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文明单位,高校后勤服务先进集体等称号。
学校原坐落于汶川县城美丽的岷江河畔。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使学校30多年努力积淀的办学硬件设施几乎毁于一旦。震后,学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了灾后整体异地重建工作。新校园位于被联合国评为“灾后重建最佳范例”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长寿之乡汶川县水磨镇。这里距成都市区仅60余公里,东距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世界自然遗产青城山20余公里,西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余公里,紧邻三江生态旅游区,是前往九寨沟、黄龙、红原大草原、四姑娘山等黄金旅游线的必经之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保护完好的生态环境,成就了这里成为距离成都最近的“香格里拉”,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独一无二的理想场所。今年9月,按照“质量一流、特色一流、风格一流、阳光一流”的灾后重建原则建设的美好新阿师将完全竣工,学生将全部搬至新校园就读。
学校新校园主要由中央灾后重建基金拨款,总投资近8亿元,占地面积1024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700多万元,馆藏纸质图书74万余册。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7000人,专任教师近40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30多人,博士硕士学历教师近200人,正在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0多人,有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现有15个教学系部、2个研究所、1个教研室和1个艺术团,现开设文、理、工、管、法、艺术、教育等7个学科门类34个专科专业。成人教育部招收函授学生,与本科院校联合开办专升本自考助读班、研修班等。在校学习或毕业时,品学兼优的学生均有机会“专升本”,所有学生都可通过参加校内组织的大、小自考助读班,取得本科学历。
建校30多年来,学校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以育人为中心的主体意识。坚持“重内涵、强质量、创特色、铸精品”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确立了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的办学观;坚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观;坚持“开放办学”、“产学研相结合”的育人观。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提出了“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专业技能熟、富有进取精神、具有创新协作意识”的人才规格培养目标,构建了以“两个体系、五个模块、一个标准”教学模式为支撑的“双证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十分重视教学科研工作。 十一五期间,学校教师累计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0多篇,其中70多篇被SCI、EI和ISTP检索。承担校级科研课题153项、厅级课题66项、省部级课题16项、国家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及省级社科课题研究5项,出版专著、教材54部,其中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10余项教学科研成果获省厅级以上奖励。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6个,科研教学团队日益成熟。2007年以来,学校学报分别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学报(期刊)优秀学报奖和名栏奖、第四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奖和特色栏目奖、四川省高校优秀社科学报二等奖、四川省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和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奖。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和特色优势建设。学校九寨神韵艺术团、熊猫合唱团、健身健美操代表队、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队等作为“学生锻炼的舞台,教师创作的平台,学校展示的窗口”,在各级各类赛事中多次获奖,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十一五以来,学校学生在国际比赛中获得1项金奖和1项第2名,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101项(其中14项一等奖),在省级比赛中获奖296项(其中59项一等奖)。其中,熊猫合唱团参加2010年第六届世界合唱大赛中获得民谣组金奖。体育系学生参加2010年法国《城市之间》获得第二名。拉拉操队在2009年全国“浩沙杯”万人健美操比赛中获得大赛一等奖和特别贡献奖。熊猫宝宝代表队参加第五届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暨2011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中国选拔赛获2项一等奖并取得代表中国参加2011年美国世界啦啦操锦标赛资格。美术系学生参加第五届四川省大学生旅游艺术设计大赛,获得7金15银7铜和最佳组织奖,金奖总数在参赛的60所高校中位居第一。计科系、电信系、数学系学生参加国家省级数学建模、电子大赛、工艺品设计大赛、师范技能大赛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
学校校地、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十一五以来,学校服务社会、服务地方能力不断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四川、海南、广东、福建等地共建师范类实习实训基地40多个,与全国各地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50多个。在学校近5年来承担的省部级、厅级和校级科研课题中,与藏羌民族地区直接相关的占到了60%以上。其中,2011年4月10日,阿坝师专与汶川县人民政府签订《县校合作项目框架协议》,由汶川县出资金、出土地,阿坝师专出人才、出管理,在综合、旅游、教育、现代农业、软件外包与IT服务、藏羌歌舞创编与表演等6大类项目上展开合作,建设总投资2000多万元,规模达300多亩的大学生科技文化创业园区,开创了省内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先河,为学校教师的科研,学生的实习、实训、就业,为打造汶川县文化、教育和旅游园区,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示范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藏羌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成绩斐然。十一五期间,民研所藏族祥巴(版画)研究和创作,实现了藏族版画从传统复制到艺术创作,走出了一条中国当代版画创新发展的新路,创作作品分别于2006年年和2007年在中国美术馆和台湾艺术教育馆展出,18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300多万字专著《羌族释比经典》、《羌族莎朗文化研究》等的出版”、“藏彝走廊:本波教朵玛文化研究课题被批准为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圣神与亲和——中国羌族释比文化调查研究》的出版”等一系列藏羌科研课题成果的不断涌现,更是奠定了学校在藏羌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领先地位。
在新世纪里,阿坝师专决心抓住西部大开发、民族教育大发展和灾后重建的良好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继续发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阿师精神,立足四川、辐射西部、面向全国,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熟、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初等教育师资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为建设“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省属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见到第五套人民币20元 可千万别花掉(组图)
四川音乐学院校考微信公众号2017艺术类校考成绩查询开通
安徽师范大学2017年艺考成绩查询(安徽省外考生)
深圳市首个故宫文化传播中心落户
2017潍坊学院省内艺考成绩查询方式复查安排
2017浙江理工大学美术类专业校考成绩查询入口
文博会肇庆主打广府文化名片 签约揽资18亿元
宁夏金丝路正式开盘 万众瞩目金色丝绸之路(图)
2017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艺术类部分)
有风来•刘海勇中国画新作展将在北京开幕(组图)
《风雪夜归人》再度登临国家大剧院(组图)
2017浙江理工大学美术类校考合格分数线
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深圳大楼室外雕塑群价值9000万(图)
重庆三峡学院2017年美术类校考成绩查询
武汉传媒学院2017年艺术类校考成绩查询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考成绩复查申请程序
北京首次普查可移动文物 总数居全国前列
2017南华大学艺术类校考成绩查询网址
重庆三峡学院2017年美术类校考合格分数线
2017华南农业大学音乐校考成绩查询入口
2017华北理工大学美术类校考合格证打印入口
马云画桃源、刘益谦藏桃源,高端收藏圈里它火了!(组图)
北京首次清点可移动文物 4年摸清家底
2017潍坊学院省外艺考成绩查询说明
2015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海昏侯墓入选(图)
2017华南农业大学美术类校考成绩查询入口
2017重庆三峡学院美术校考合格分数线
四川南充山洞现400多年前石雕群 图像清晰(组图)
2017山东交通学院甘肃美术类校考合格证名单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