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末美国艺术追随欧洲、失了本性的倾向,终于被有心人注意了,并且开始“谋反”。在本世纪初有一群美国画家,由一个叫亨利(Robert Henri,1865-1929)的画家领头,开始面对美国,用记实的态度画美国的凡人小事、街道杂院,用真代替当时画坛上流行的美、绘画味以及欧洲风。这群画家的做法,在当时显然是逆流而动,因此在美国艺术界引起轩然大波,被人骂为“黑帮”。却也从这里开始,美国艺术追随欧洲的风气被扭转了。
亨利原在美国宾西法尼亚艺术学院学习,1888年到巴黎继续深造。作为一个画家,他在艺术上并无创新,技术上跟其他在欧洲学习的画家比也不算出色,难得的是他有一种提倡自由、反对束缚的思想倾向。他虽然也置身在赴欧洲学习的潮流里,却看出了这个潮流带给美国艺术的负面作用,因此一直努力提倡美国艺术家独立自主,不必盲从欧洲的立场。
亨利的思想来源主要是美国19世纪超越主义的传统,象作家爱默生,诗人惠特曼等人反复强调的境界:人应该超越理性的控制,让精神自由解放,崇尚自己的良知,与自然和谐合一等等。因此亨利厌恶任何权威崇拜,敢于蔑视时风。他头脑清楚地看出,眼下的美国画坛完全跟随了欧洲的风气,丧失了美国人自己看事物描绘事物的立场,导致了美国艺术和生活的严重脱节。比如说学印象派,美国画家们不光学得了法国印象派表现光色的手段,也学得了印象派所选择的题材——在阳光下散步,聊天,喝酒,抽烟的闲暇人群。但是法国印象派的这些题材是从他们所在的社会里自然产生的,而美国艺术家照搬这种模式就是盆里栽花了。虽说美国也一样有灿烂的阳光,有阳光下颤动透明的阴影,但在阳光下生活的美国人却不见得和巴黎人一样。巴黎有很多悠闲的美妇娇娃,有很多悦目的花园空地;可纽约人比巴黎人活得要拥挤得多,忙碌的多,街上闻得到的主要是煤油味,而不是法国的香水味。而美国画家在用学来的印象派手法作画时,却偏要往法国人的样子上靠,让自己的漂亮女友在小花园里摆那种巴黎人的谱。就画出来的画而言,虽然模特儿是真实的,但对整个美国社会来说却不够真实,因为美国人不是这样生活的。
所以亨利认为现在宁可不去学欧洲绘画的技巧,也要恢复了美国人自己看事情的眼光。他说:“在我看来,美国艺术的发展只系于一件事,那就是美国人应该学会在他们自己的时代和自己的地方表达他们自己。在这个国度里,我们不需要艺术成为一种讲究,一种温文尔雅的行头,为了诗意或为了什么别的出于艺术自身的理由而制作的东西。我们需要的是表达当代人精神的手段。”亨利的这个主张在当时对美国艺术确有补偏救弊、振聋发聩的作用,于是凭了这个思想,亨利成为革新精神的代言人,影响了世纪初美国艺术的风气。
1891年亨利从欧洲回到宾西法尼亚艺术学院执教。在这个城市他遇见了一群年轻的插图画家,其中有格莱肯(Willian J.Glackens,1870-1938),路卡斯(George B.Luks),西因(Everett Shinn,1876-1953),梭仑(John Sloan,1871-1951)等,他们都在为一份叫做《宾西法尼亚新闻》的报纸画插图。在那个时候,这个工作相当于现在的摄影记者,因为当时照相技术还没有普及,报纸上的新闻必须由画家来配插图。正是这个特殊的职业,使得这批插图画家养成了善于观察美国社会,乐于记录身边的凡人小事的习惯。他们的这些特点和亨利的艺术主张正好合拍,于是,亨利便引导他们把这种真实记录美国人与事的态度从速写、插图转移到油画上,而且叫他们尽量用轻松的笔调去画,不要对油画战战兢兢,以为必须有严谨的造型功力和重大题材,才配画油画。这些人被亨利壮了胆之后,就把他们过去的插图题材直接升格成了油画。这样一来,当时被视为严肃画种的油画,在这批人手下成为一种对生活即兴的、印象似的记录,比如梭仑的“发廊的窗口”(图30),路卡斯的“角力者”(图31)等等。
他们这批人画的都是这样的日常小景,甚至内院后街,闹闹哄哄,蓬头粗服。但通过这样的观察和描绘,在美国艺术中“失传”了的写实的创作态度又回来的。而且,这类题材和这类写印象似的画法改变了美国画家素有的对创作油画诚惶诚恐的态度,他们从此变得敢画了,知道如何直接用画笔去记录现实和印象了。后来他们中有人感激地回忆道:“在九十年代,宾西法尼亚的一群年轻插图画家一无所知,只是象匠人一样工作着。亨利用他启发性的教授使我们成为画家。他是一道催化剂,一个启蒙者。他把美国艺术从幼稚的学院派成见里解放出来,他并且还把艺术家的个性和创造力激发出来。”
亨利的确是一个好教师,他几乎执教终身。他的教育方法的别具一格之处在于,他对学生的教育不以技术为主,而以解放学生的思想为主。他在美国的学校里是第一个用美国艺术家的作品当教学范本的教师。学生都爱听他的课,他的朋友顶爱到他那里去聊天,因为他时时处处鼓励人解放思想,放弃陈见。他对艺术的反权威的态度在世纪初影响了很大一批年轻画家。1900年以后,亨利移居纽约。他先在纽约艺术学院任教,后来在上百老汇开办了自己的艺术学校。过去在宾西法尼亚的那些年轻画家们也都跟到了纽约,他们常常聚在一起。渐渐地,在亨利周围,一个提倡画美国、画美国人生活的画家圈子形成了。
然而,这个圈子里的艺术家虽然有自己明确的艺术方向,他们却因为得不到展览机会,很难让自己的艺术主张被社会了解并传播。其实当时美国每年都有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他们也每次都把画送去待选,但从没有被选中过。因为主持者都是保守派的人士,他们对这批画家直接从生活取材的态度,以及“草率”的画风,根本不能相容。所以一年一度的美术展览总是把他们这批人的画拒之门外。
拒绝的次数多了,这些人全火了:什么玩意儿,这样再三再四地压着我们,这辈子也甭想出头了。他妈的,你们不让展,我们自己给自己展,难道非得在你这棵树上吊死?于是,这伙人自己动手筹备画展。他们说动了一家画廊接受他们的展览(在当时,这成了第一家肯展出美国当代绘画的画廊,那个时候,美国的画廊只展览已经死了的画家或欧洲人的画,新新鲜鲜活在眼前的美国人是轮不到的)。参加这个展览的一共有八个人,他们是:亨利,梭仑,路卡斯,格莱肯,西恩,潘得加斯特(Maurice Prendergast,1859-1929),劳森(Ernest Lawson,1873-1939)和戴维斯(Arthur B.Davies,1862-1928),这个画展因此被叫做“八人画展”,这群艺术家后来在美术史中也就被称为“八人画派”。
1908年5月,展览在在纽约的一家画廊开幕,一出台立刻在美国艺术界引起轰动。这是第一个和美国学院派分庭抗礼的在野艺术家独立举办的画展,而且展出的作品几乎都是取材于人们身边的日常生活。庸人琐事,不仅不美,而且还粗鄙龌龊,这让美国观众着实吃惊不小。他们已经习惯在画展上只看欧洲派头的、人物典雅优美、技巧精致讲究的油画,这个画展中的作品却告诉他们,油画也可以画得随便,轻松而且贴心——不必画大事情,就画日常生活;不必画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就照直画身边的市井小民——这些全是和他们的审美习惯反着的。于是,舆论大哗,画展一开幕,马上成为纽约城里的热门话题,评述的文章天天见报,毁誉迭起,但攻击“八人画展”的是多数。批评家们几乎气急败坏,骂不绝口,说他们是一群口味恶劣、道德败坏的“黑帮”,痛责他们绘画题材的粗鄙猥琐,丑陋庸凡,绘画技术马虎潦草,胡涂乱抹。客气一点的,还肯叫他们“八人画派”,不客气一点的就干脆叫他们“黑帮画派”,“丑陋的先知们”,“垃圾筒画派”等等,因为他们用真实的生活玷污了艺术考究的美。
虽然挨骂,“八人画展”总算成功地触动了美国美术界。它等于是一个宣言,明白无误地向美国人宣告:美国画家完全可以不模仿欧洲,而是脚踏实地,面对美国,画美国人自己的生活。“八人画派”给美国艺术界在当时带来的这个信息很可贵,尤其是进入了20世纪后,艺术的现代化成为美国艺术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八人画派”昭示的立场是指导性的:艺术不能是外来的,必须是自己的,必须从自己的社会中产生出来;让我们先把脚跟移过来,移到自己的土地上,面对美国作画,然后,我们才可以有前途,有发展。历史后来也证明,当现代艺术在美国真正产生的时候,也是美国人真正找到自我的时候。因此,虽然世纪初出现的“八人画派”的画今天来看的确是画得不太好——说他们“技术马虎潦草”其实并没有冤枉他们,而且他们完全没有触及当时已经开始了的艺术形式的革命,他们用的还是传统的绘画手法,但由于它立场正确,矫正了美国艺术只顾追附欧洲的心态,“八人画派”还是在美国艺术史上留下了一个很光彩的位置。
在“八人画展”之后,美国“在野”艺术家自己举办的画展成为一个扩大自己影响的利器。两年后,亨利他们这些人胃口更大了,办了一个规模更大的展览,起名为“独立艺术家展览”。这展览面对的不再只是他们这个圈子中的人,而是面对美国所有追求独立的,不肯跟从学院派的艺术家们。为了体现独立精神,他们有意不给这个展览划任何范围,也不设任何评选委员会一类的机构来给展览把关,谁想参加,都可以把作品送来,只要自己交一小笔放自己作品的场地租金就行。这么一来,这个展览吸引了许多未能成名的艺术家,结果一共有103个艺术家送作品来参展,全部展出的作品有260张油画,20件雕塑,219张素描和版画。为此他们不得不租下了一整栋三层楼的房子,把三个楼面全都放满了。亨利给这个展览写的前言中明白宣称:这个展览不为别的,就为了给美国艺术家一个展现自己个性的机会。他希望观众能从中受到启发,得到鼓励,对于个性的自由和独到的精神有更多的理解。
我们看到,离“八人画展”的出现不过两年,代表革新的力量已经有了这样的规模。人果然可以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亨利他们踩开的这条路改变了美国艺术中唯欧洲是尚的风气,也造成了美国艺术界某种多元的局面,尤其是鼓励了艺术中不因循守旧的革新力量。后来,尽管美国艺术的革新没有继续在亨利等人的路子上发展——因为“八人画派”的艺术形式不新,但亨利和他的“八人画派”依然可以被视为后来出现的美国现代艺术的开路先锋。
2014贵州舞蹈类统考报名时间考点安排
2012天津高考艺术体育类本科分数线确定
2014贵州播音与主持艺术统考时间考点咨询电话
天津外国语大学汉文化传播学院
2014贵州美术联考合格分数线 本科180分
2016年海南美术联考色彩考试题目
2014贵州美术联考统考分数段统计表
2014贵州广播电视编导书法学统考时间考点咨询电话
2015贵州艺术统考开考人数25126人
2015湖南美术联考成绩1分段统计表(理科)
2013年贵州美术联考统考试题
2016年海南美术联考速写考试题目
2015陕西艺术类音乐舞蹈类联考分数线划定
2015贵州美术联考考试考场现场图片
2014贵州舞蹈类统考考试时间考点咨询电话
2015贵州美术统考考试科目分值考试内容
长春大学2013年贵州美术类合格分数线
2014贵州表演戏剧影视导演统考时间考点咨询电话
2011天津美术统考考试招生简章实施办法
2014贵州舞蹈类统考分数段统计表
2015贵州艺术类专业统考科目及分值
2014贵州美术统考报名时间考点考试时间内容
2015贵州美术联考招生简章考试时间安排
2016年海南美术联考素描考试题目
云南2016年美术联考素描考题
2015贵州美术联考统考分数线划定
内蒙古2016年美术联考考试题目(汇总)
2015贵州美术联考统考分数段统计表
2016年新疆美术联考考试题目
2015贵州美术联考成绩查询分数线公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