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资讯 > 延安之冬

延安之冬

查字典美术网 2013-01-29

延安之冬(版画) 杨 澧 在展会上多次被问,为什么画延安的冬天?我答,不是画,是用木刻刀刻了《延安之冬》。 1948年,我们奔赴延安正赶上隆冬季节。行军一路雪花飞舞,过了劳山,再过了十里铺,远远望见宝塔山的轮廓和塔影,大家高兴地欢呼:“延安到了!” 沿途和延安市区,一尘不染,万籁寂静。见得最多的是一队又一队驴驮,驮着粮食运往前线,运往缺粮的地区。延安刚收复不久,敌人败退时将抢来的粮食全部烧毁,颗粒不剩,须由山西老区支援陕北根据地军民所需口粮。各地把粮食集中到兵站(即运转站,一站与一站相距100里左右,约一天步行的路程),由边区政府组织运粮队,一站站传递到目的地。 当时我们感受极为深刻,革命事业、革命战争完全是依靠老百姓的支持。这些一队又一队接连不断的驮队,一袋又一袋沉甸甸的米粮,都是老百姓在土地上辛勤劳动的果实。他们省吃俭用,供给缺粮的乡村,供给勇敢而又智慧的人民子弟兵,也供给我们这些投奔革命的年轻人。走着走着,觉得自己很快全身心融入了革命队伍。 今年党的十八大,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提及“人民”这一词语145次。共产党人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最近,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习近平同志告诫党员干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老百姓对革命和建设的支持,靠的是一粒粒粮食、一点一滴的血汗。陈毅同志曾说过:“解放战争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的小推车(运送粮食和物资)推出来的!” 当年延安之冬一队又一队驴驮,好像是历史的脚步留下的足迹。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延安之冬"相关的文章

热门美术资讯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