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无疑是缠绕在每一个中国人心头的、大家都为之忧虑和纠结的噩梦。迅猛但却无序的经济发展使得雾霾就像随时可以吞噬掉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幽灵游荡在中华大地,挥之不去,驱之不净。曾几何时,我们只能套用《义勇军进行曲》里面的一句歌词来形容时下的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令人欣慰的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已经清醒地觉察到雾霾的隐患和成因,为了实现“中国梦”的各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治理和净化举措也已经开始实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雾霾只能是复兴中华过去进行时乐章某个章节中一个短暂的、不和谐的音符。不过,我们必须清醒的是,虽然它不可回避,但它却不可重来。要言之,要想有效净化大环境,必须从各个环节的小环境净化做起。
中国画坛,也开始了“中国梦”的起航,这是令人欣慰的。问题是,以往的无序也使得画坛充满了令人窒息的雾霾,表面上“大师”频出,实则是“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我们通过“大师滥出”的表现环境看到的却是贫瘠,贫瘠得只是杂草丛生。
前不久,一位批评家直言,当下没有几个可以称得上大师的画家。这话,我赞同。虽然有明白人这样说,但不明白的却大有人在。不明白的画画的人,被一些不明白的人(所谓“评论家”和“理论家”)吹捧成“著名画家”或“国画大师”。这现象,就好比其本身就是一桶杂质含量极高的汽油,再经过一辆根本就不环保的废旧汽车发动机燃烧,不污染环境才怪呢!
糟糕的是,一些读者和观众天生就特别珍惜自己的脑子,将思维固定在休眠状态,习惯于让媒体决定大脑,坚守“唯媒体论”,凡是发表了的、出版了的或上了电视的,都认为是好东西。理由是:不是好东西不会发表、出版、上电视。殊不知,现在的平媒大多已经市场化,有些板块是可以花钱买下来的。
或许正因为如此,“盛产大师”的局面也就自然形成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大师”的盛产又何足为奇!审视一下大街小巷,我敢说,随处可见的“国画大师”就像随处可见的乞丐一样,让我们习以为常。滑稽的是,虽然“国画大师”汗牛充栋,但可看的作品却寥若晨星。
应该说,历史上绝没有过像今天这样热闹的书画态势。除了因行政而协会的阶梯式庞大的画家队伍外,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冠以各种名号的画院、研究院随处可见,“主席”“院长”遍布各地,冠以各种名目的“某某导师班”“某某精英培训班”“某某工作室”更是层出不穷。这轰轰烈烈的场面、这热火朝天的干劲,恐怕就连上世纪50年代的全国各地各家各户砸锅卖铁“全民大炼钢铁”的“大跃进”也相形见绌吧。
有趣的是,无序加无知的“大跃进”并没有构建起中国钢铁工业的辉煌;相反,倒是演绎了一幕又一幕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闹剧,既劳民伤财,又糟蹋资源,更为糟糕的是污染了环境。时下各地各级别的“某某导师班”“某某精英培训班”“某某工作室”无异于“全民大炼钢铁”时期各地家家户户的“炼钢炉”,虽然“导”了或“培”了许多年,但却没有炼出几块“优质钢”,有的只是丝毫没有创造力但却深受“导师”宠爱的家丁。加之类似“墓志铭”的画家评论文章铺天盖地、“产业性的展览风”阵阵兴起,以及一些不良资本操纵市场的进一步推波助澜,使得画坛的雾霾指数一路走高。
如何驱散画坛的雾霾、如何净化画坛的土壤,可能是除“从我做起”无有他途。希望我们的画家在进军市场的同时考虑一下如何进军历史,因为只有历史的宠儿才是市场的宠儿,而市场的宠儿并不一定是历史的宠儿。
2011国际金属艺术展
画出鳜鱼的生活百态——初明玉水墨画展述评
“70一代”艺术家的“自旋”特性
北京画院策划少数民族艺术家系列邀请展
陈连富、刘墨在京联合办展
国图展出南阳汉画像石精品拓片
奥玛尔•嘉里亚尼作品展亮相央美美术馆
201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
人大举办中国画名家创作室观摩展
杜中良国画作品展在京举办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关注“未来与现实”
张培武中国画作品展将办
比利时艺术家安笃被“北京唤醒”
水墨人物画十人联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现代陶艺开拓者周国桢回顾展举办
油画风景 中国精神
首届中国时装画大展将亮相清华
张宝珠画展在京举办
台湾画家林覃大陆办展
于会见描绘大地乡愁
姜国芳姜川紫禁城系列联展开展
海上风韵——上海海派书画精品展举办
祝竹篆刻书画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
百年西泠·中国印”安卡拉特展开幕
央美毕业生优秀作品亮相伦敦
俄罗斯著名油画家作品邀请展在京举行
台北“四季故宫”新媒体艺术展开幕
第三届中国农民书画展郑州开幕
“走进中关村”书画作品展举办
圣保罗双年展避免救世主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