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界两会声音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两会如期召开,美术界代表积极参政议政,提交提案,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建言献策。《美术家通讯》特别收集了他们的提案或媒体采访,归纳辑录“两会声音”,以飨读者。
全国政协委员施大畏:文化需要价值观的理论支撑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最后落实到文化产品的生产,就是用什么来表达我们的思想、意念和理想。对艺术家来说,文化产品就是自己的作品,价值观更是在创作作品时所担当的责任。
艺术作品需要价值观的理论支撑,有了理论支撑作品才会宽广。要为这个时代讴歌,把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和理解,将艺术作品放在国际语境中来阐述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今天的艺术创作,不是停留在13亿人口中展示我们的才能,更要得到世界的认同,在国际语境中产生更大的影响。依靠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支撑,产生文化自信,变成文化自觉的行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就会壮大。这就是理论成果的说服力。
要有好的文化产品落地
“我们的文化艺术应该在人类文明的世界平台上,进行公正、平等的理性对话,而不是东办一个展览、西办一个展览。”施大畏说,今天中国的文化式样已与世界同行,中国艺术走向世界,就要解决“在什么语境下讲什么故事”的问题,这是一个宏观层面的战略性问题。要找准中华文化的精髓,并进行有效的阐释。“大家都在谈核心价值观,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文化产品落地,比如一部好电影、一本好书、一件好作品等就是一个标杆,而不是仅仅去谈一个概念,却说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好。”
美术馆作为公益事业单位,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施大畏认为文化惠民有三个要点,一是要有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二是要有一个好的平台,最关键的是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他举例说到最近上海的两个热点,一是莫奈展,一是《功甫帖》争议。“前者所强调的《睡莲》其实是商业画,而莫奈最具学术意义的作品是《日出的印象》;后者发展到最后,几乎没有多少人关注苏东坡那9个字的书法和文化含义,倒是追逐交锋本身了。”所以他认为,面对这样的局面,如果美术界不发声、媒体不引导,不把真正的要点跟老百姓讲清楚,其结果就是导向发生偏差,这是很可怕的现象。
“发现基克拉迪群岛的美——爱琴海掠影”摄影展在蓉启幕
上方美术馆国庆档推出当代雕塑邀请展
在娄水边遇见他们 从“四王”到近代娄东
艺考志愿填报:为何艺考越来越难录取?提前准备录个好大学!
大道传薪 刘江书法篆刻艺术特展
昊美术馆(温州)将为公众呈现展览“变量的活力”
展现当代水墨的丰富面相,“心象”当代水墨艺术展深圳开展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将转设为苏州城市学院(公办)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将转设为珠海科技学院(民办)
清代香炉瓷器的收藏价值
第六届京津冀非遗联展开幕 183项非遗文化项目亮相沧州
100余幅书画精品助力建德博物馆开馆
专访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专访
当伦敦遇上温州——中英艺术家云上对话
蒙克大展 除了《呐喊》我们还能看点啥?(组图)
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
“水墨天:2020中国水墨年鉴展”启幕
深圳民俗
历代艺术家眼中的猫
四川省2021年普通高考报名工作的通知
“天路长歌——唐蕃古道沿线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成都开展
解放区纪念邮票上的劳动节印记
齐白石《白衣大士图》的美好寓意
敦煌莫高窟逾三成洞窟实现数字化“永久保存”(组图)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转设为民办本科院校
盛世钱塘·幸福杭州 全面小康看杭州美术作品展(第一场)
闲凝眄 上海醉白池书画艺术展
在老建筑中探索影像艺术的边界(组图)
“机器·人·艺术·时代”新展亮相深圳华·美术馆
现代工笔画名家作品邀请暨山东巨野工笔画晋京展